爱你就像爱生命
最近打算读读王小波的书。说来也是惭愧,从高中就开始听闻王小波这个名字了,居然到现在才开始认认真真读完一本关于他的书,为什么是关于他的,因为不是完全他一个人写的,大部分是李银河整理的他们的书信《爱你就像爱生命》。想读一本书在现代社会并不难,但因为各种因素和条件,读书或许像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一样,也是需要缘分的,我现在才第一次读到他的书,只能说之前是和小波的机缘还未到吧。
大学时曾经流行一句话“男人不可不读王小波,女人不可不读周国平。”,至今我也没有完全想明白这句话为什么这么说,我大致浅薄的猜测这句话的含义是想让男人们学习小波的浪漫风趣和情话,读周国平是想女人们了解男人心中的理想女性,无论怎样我想在某方面来说,这句话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王小波和周国平他们都是真正尊重和爱女性的,在我心中他们也都是真正的自由主义者。高中时我就在一些期刊上读了一些周国平的哲理散文,算是接触得比较早,至今还在看周的文章。
读完这本书,我只是想再思考下关于“孤独”和“爱情”。
周国平包括许多其他哲学家、思想家都说,人一生都在寻找摆脱孤独之法,交朋友,谈恋爱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因为孤独。但他们又说人类精神世界的孤独是永恒的,无论我们交多少朋友,谈多少恋爱其实都无法真正摆脱,只要你感受到了精神世界里面的它,与友人或爱人呆在一起,都只是暂时的回避了孤独,当一个人安静下来,孤独仍在。唯一的折中可行之法就是不要害怕孤独,要学会与孤独友好相处,习惯独处,然后享受独处,而且人类有时候是非常需要独处的。小波却在书里说“孤独是丑陋的,是可耻的。” 我想大概是因为他遇到了李银河从此便不再愿意孤独了吧。李银河在给小波的书信中也写到她看完美国女作家的《伤心咖啡馆之歌》感到非常难受和可怕,她无法接受书中观点:人的心灵是不能沟通的,人类只能生活在精神孤立的境况中。她说”看这种东西就像喝毒药,人会变得孤寂、冷漠。”从这一点上,我是赞同李银河的,如果一个人觉得人的心灵是不能沟通的,精神世界是永恒的孤独,从而可能拒绝心灵上的沟通,独守孤独的精神世界,在一定层度上我想是会多少令人变得孤僻冷漠。而人类精神世界里像小波和银河这样纯粹美好的灵魂实在太少了,因为他们只追求精神生活,可以说对社会,对物质无欲无求,他们只求互相陪伴,共同进步和体验美好。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我们欲望太多,仅仅为了生存就可以让灵魂不再纯粹,精神世界里那些肮脏的、丑陋的我们都无法与人说,都只能靠自己去接受和消化,这大概又回到了之前孤独的悖论了。
曾经问过一个比较仰慕的人是否相信有灵魂伴侣,他果断的回答了我“没有”,我当时非常惊讶,以至于我都忘记追问他为什么认为没有,因为之前我一直认为是有的,我也以为他会说有。后来的阅历和经验告诉我,“灵魂伴侣”其实是可以后天培养和磨合的,只要有基本的共通点,只要彼此真诚的相爱。而小波和银河则是天生的灵魂伴侣,银河看了小波写的一篇小说便断定“会和他发生点什么”。他们心意相通,他们无话不谈,他们是爱人又是朋友。银河给小波的书信建议他们要互相自由的在一起,没有感情就分离,但约好互相安慰的义务,即一个人虽然已经不喜欢对方,如果对方要求安慰,那个人有义务安慰对方,使这个人心灵好受一些。而且要他们的相爱抛开所有的一切,只关乎他们两个人,“我们是宇宙中游荡的灵魂,我们不愿孤独,走到一起来,别人与我们无关,好吗?” 这样自由纯粹的爱,没有海誓山盟,他们却缔结了一段比海誓山盟更牢固永恒的爱情。李银河说小波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她自己也是,这个自由包含了关系、爱情、性等方方面面,但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却从来没有滥用这份自由,欺骗或背叛彼此。小波曾说,我可以和别的女人搞但就是搞不起来,对别人都提不起兴致。敢问世间又能遇到几个和自己心灵契合,气味相投又有共同追求的人?此生得遇一人足矣,而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是无法遇到这样一个人的,就算有缘遇见也不一定能识得彼此,因为这些都太需要条件了。可能你们是对的人,但很可能因为外貌,性格,表达能力不好或者其他弱点而错过,就像一开始李银河差点因为小波不好看而拒绝他的追求。而浪漫骑士王小波的爱情,就像李银河说的是任何女性都无法抵挡的,他在书信里诗一般的情话已经被许多人当作了表白经典,他写的情话虽然动人,但最打动我的还是他真挚而纯粹的心,他写的话一点也不做作,读起来像一个纯真的孩子说的傻话,在我有限的阅读和生活经历里,我从没有看见过一个人对另一人像小波那样直白而热烈的表达自己的爱意,再加上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也相信是任何一个女性都无法抵挡的,当然这里有他作为一个作家的表达优势。其实许多作家都会写漂亮的情话,但他们无法拥有小波一样纯真美好的心,是再好的语言表达也无法复制的读者感受,而这正是小波身上最珍贵的东西,也是银河最爱他的品质。
我们都是宇宙中孤独的灵魂,精神的契合,心灵的沟通是连接真爱的桥梁。互相独立又彼此依恋,这种伴侣关系我相信才是最牢固的关系,也是最长久的保鲜剂,是抵御所有诱惑和风波最强大的力量。
“我和你就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的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
——王小波
大学时曾经流行一句话“男人不可不读王小波,女人不可不读周国平。”,至今我也没有完全想明白这句话为什么这么说,我大致浅薄的猜测这句话的含义是想让男人们学习小波的浪漫风趣和情话,读周国平是想女人们了解男人心中的理想女性,无论怎样我想在某方面来说,这句话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王小波和周国平他们都是真正尊重和爱女性的,在我心中他们也都是真正的自由主义者。高中时我就在一些期刊上读了一些周国平的哲理散文,算是接触得比较早,至今还在看周的文章。
读完这本书,我只是想再思考下关于“孤独”和“爱情”。
周国平包括许多其他哲学家、思想家都说,人一生都在寻找摆脱孤独之法,交朋友,谈恋爱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因为孤独。但他们又说人类精神世界的孤独是永恒的,无论我们交多少朋友,谈多少恋爱其实都无法真正摆脱,只要你感受到了精神世界里面的它,与友人或爱人呆在一起,都只是暂时的回避了孤独,当一个人安静下来,孤独仍在。唯一的折中可行之法就是不要害怕孤独,要学会与孤独友好相处,习惯独处,然后享受独处,而且人类有时候是非常需要独处的。小波却在书里说“孤独是丑陋的,是可耻的。” 我想大概是因为他遇到了李银河从此便不再愿意孤独了吧。李银河在给小波的书信中也写到她看完美国女作家的《伤心咖啡馆之歌》感到非常难受和可怕,她无法接受书中观点:人的心灵是不能沟通的,人类只能生活在精神孤立的境况中。她说”看这种东西就像喝毒药,人会变得孤寂、冷漠。”从这一点上,我是赞同李银河的,如果一个人觉得人的心灵是不能沟通的,精神世界是永恒的孤独,从而可能拒绝心灵上的沟通,独守孤独的精神世界,在一定层度上我想是会多少令人变得孤僻冷漠。而人类精神世界里像小波和银河这样纯粹美好的灵魂实在太少了,因为他们只追求精神生活,可以说对社会,对物质无欲无求,他们只求互相陪伴,共同进步和体验美好。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我们欲望太多,仅仅为了生存就可以让灵魂不再纯粹,精神世界里那些肮脏的、丑陋的我们都无法与人说,都只能靠自己去接受和消化,这大概又回到了之前孤独的悖论了。
曾经问过一个比较仰慕的人是否相信有灵魂伴侣,他果断的回答了我“没有”,我当时非常惊讶,以至于我都忘记追问他为什么认为没有,因为之前我一直认为是有的,我也以为他会说有。后来的阅历和经验告诉我,“灵魂伴侣”其实是可以后天培养和磨合的,只要有基本的共通点,只要彼此真诚的相爱。而小波和银河则是天生的灵魂伴侣,银河看了小波写的一篇小说便断定“会和他发生点什么”。他们心意相通,他们无话不谈,他们是爱人又是朋友。银河给小波的书信建议他们要互相自由的在一起,没有感情就分离,但约好互相安慰的义务,即一个人虽然已经不喜欢对方,如果对方要求安慰,那个人有义务安慰对方,使这个人心灵好受一些。而且要他们的相爱抛开所有的一切,只关乎他们两个人,“我们是宇宙中游荡的灵魂,我们不愿孤独,走到一起来,别人与我们无关,好吗?” 这样自由纯粹的爱,没有海誓山盟,他们却缔结了一段比海誓山盟更牢固永恒的爱情。李银河说小波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她自己也是,这个自由包含了关系、爱情、性等方方面面,但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却从来没有滥用这份自由,欺骗或背叛彼此。小波曾说,我可以和别的女人搞但就是搞不起来,对别人都提不起兴致。敢问世间又能遇到几个和自己心灵契合,气味相投又有共同追求的人?此生得遇一人足矣,而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是无法遇到这样一个人的,就算有缘遇见也不一定能识得彼此,因为这些都太需要条件了。可能你们是对的人,但很可能因为外貌,性格,表达能力不好或者其他弱点而错过,就像一开始李银河差点因为小波不好看而拒绝他的追求。而浪漫骑士王小波的爱情,就像李银河说的是任何女性都无法抵挡的,他在书信里诗一般的情话已经被许多人当作了表白经典,他写的情话虽然动人,但最打动我的还是他真挚而纯粹的心,他写的话一点也不做作,读起来像一个纯真的孩子说的傻话,在我有限的阅读和生活经历里,我从没有看见过一个人对另一人像小波那样直白而热烈的表达自己的爱意,再加上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也相信是任何一个女性都无法抵挡的,当然这里有他作为一个作家的表达优势。其实许多作家都会写漂亮的情话,但他们无法拥有小波一样纯真美好的心,是再好的语言表达也无法复制的读者感受,而这正是小波身上最珍贵的东西,也是银河最爱他的品质。
我们都是宇宙中孤独的灵魂,精神的契合,心灵的沟通是连接真爱的桥梁。互相独立又彼此依恋,这种伴侣关系我相信才是最牢固的关系,也是最长久的保鲜剂,是抵御所有诱惑和风波最强大的力量。
“我和你就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的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
——王小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