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一下柏林电影节的“亚洲璀璨之星”
好吧这篇其实没啥料。我觉得主要是咱在外国电影节上丢人事儿干尽了,忽然来了个守规则的赞助商,大家有些不信任。主要是做个铺垫,明天发一篇关于戛纳的。你们懂的。
这几天有一篇人民网的报道,说是《芳华》剧组“受柏林电影节主席邀请”参加电影节。大家应该是搜遍电影节选片名单也找不到《芳华》,也没有他们的人来做评委什么的。唯一的解释就是赞助商,但报道中也没有提到。
其实这里面并没有什么猫腻。跑电影节的童鞋都知道柏林的赞助商中有一个通灵珠宝(Tesiro),根据公领域能找到的信息来看,应该还挺靠谱。总部在南京,据说在安特卫普有分部,我找不到相关信息。不过珠宝这种生意,多多少少都要藏着点儿。大家可以看看创始人沈东军的百度页面,写得词藻浮华很宣传文案,但稍微剥一下还是可以感觉到是成功企业家。当然这些都是从公领域信息来揣测,不一定准确。我不认识人家,也不想知道什么内幕。
柏林电影节也是一笔不错的生意,还不知道的童鞋可以去看看他们的B2B网站。通灵去年跟他们合作办了首届“亚洲璀璨之星”,《综艺》、《好莱坞报道者》、《中国底片》都有报道,在离电影宫几步之遥的索尼中心办的活动。当时我在柏林看片做报道,但并不知道有这个事儿。虽然不是官方单元,但在柏林电影节和欧洲电影市场(EFM)支持下举办,同时还有北电和《看电影》作背书,可信任度瞬间提升。
《中国底片》去年批评了“亚洲璀璨之星”打着亚洲的旗号实则都是中国电影,今年第二届选了19部片子,有很多不同国家的,算是一个进步。《综艺》马上表扬了这样的扩展,还提到评委文隽在北京公开批评大陆的审查制度,《好莱坞报道者》和《中国底片》也有报道。文隽此人大家各有说法,但是请这个骂完金鸡奖骂上海电影节的前金像奖主席来做评委,还是蛮敢请的。反正这门生意做得还算光明磊落,如果真能起到提携新人、推广亚洲佳片的目的,也算是好事一桩。
大家要是觉得选了《战狼》掉价呢,那也就是个意识形态问题吧。资本坐庄通过文化输出意识形态,这都是资本主义世界非常正常的事情。大家可以进行系统批评,但整个事情看下来,其本身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反正都不是丢人的事儿。常跟底层创作者混在一起的影评人当然明白,有钱了你搞个创投什么的比什么都强,不过钱是人家的我也没权利教人家咋花啊。
回到开头人民网的报道,绝口不提“亚洲璀璨之星”,信息有误导性。虽然都没说错,不过藏着掖着感觉像做贼一样。而且人家民族资本家在外面正经投了个活动,又不是丑事儿,可以直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