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摘(2018年二月上)杂志摘抄

谁能救你
文/陈丹青
什么叫做救自己呢?以我的理解,就是忠实于自己的感觉,认真做每一件事,不要烦,不要放弃,不要敷衍。哪怕是写文章,标点符号也要弄清楚,也不要有错别字——这就是我所谓的救自己。
——摘自《同学少年》2017年第3期
与人为善
文/[美]王鼎钧
刚直的人有戾气,俊逸的人有妄气。忠厚朴实近乎愚,辩才纵横则近乎肆。
——摘自《开放的人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把拖鞋放好
文/(台湾)林清玄
日本近代禅学大师山田灵林,把人归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混沌未开,不受任何知识上的苦恼,能像动物一样和平生活的人,叫作“自然人”。
第二类是头脑明晰,智能发达,却受尽知识的烦恼,以至于神经过敏,过着不愉快生活的人,叫作“知识人”。
第三类是超越了知识的苦恼和情意的苦恼,能任运无碍过活的人,叫作“自由人”。
为了说明这三种人的不同,他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
某家五人居室的前廊上,一双拖鞋翻了过来。
这个家的女佣虽然好几次出入主人的房间,办好了好几件事,但她对翻过来的拖鞋一点也没有注意到。她正如在深山里混沌未开的少女,只把主人吩咐的事在能力范围内办好,所以她每天十分快乐,能吃就吃,能睡就睡,没有任何心事——这就是自然人的典型。
这家的少奶奶拿信件要进屋时,看见了翻过来的拖鞋,但因男主人吩咐要处理一件紧急事务,来不及翻那双拖鞋。一会儿她端着红茶要进屋,又看见那双拖鞋,心想,一边拿饮料,一边翻拖鞋有碍卫生,还是没有摆正它。要离开房间时,她突然听到孩子的啼哭声而跑向婴儿室,根本没有想到拖鞋的事。就这样,她一整天都挂虑那双拖鞋,以致在房间、在婴儿室都不能平静、不能专心,因而苦恼万分。少奶奶读过大学,她想把学来的知识全部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反而带来日日夜夜的焦虑不安,这就是知识人的典型。
这家的老太太,因有事来找她的儿子,她看到翻过来的拖鞋,马上随手翻正,也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老太太是很沉着的人,她善于发现问题,而一发现问题,马上就能轻易地处理好;如果是一件不能处理的事,她马上就把它忘掉,因此她的心境一直平静而稳定——这就是自由人的典型。
放拖鞋这个譬喻很值得我们深入思索。拖鞋可以说是烦恼的一种象征,这家的女佣可以说是从来不知烦恼为何物地生活着,就如世界上许多神经迟钝的人。他们既见不到烦恼,同时也不知道精神的愉悦是什么,只是像动物一样过日子。少奶奶虽然知识丰富,却为知识而受苦,被种种知识扯来扯去,从而陷入一种紧张而焦躁的状态,但是我们不应反对学知识,而要把知识收集整理,利用生活经验来驾驭它,到能无碍地生活的时候,心地自然像前面的老太太一样平和。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介于自然人和知识人之间。完全自在无碍的心灵是每个人渴望的,其实现方法就是放下!放下什么呢?看到拖鞋翻了,把它摆正吧!摆正了的拖鞋,再也不要放在心上,如是而已。
——摘自《读书文摘·经典》2017年第12期
好工作的定义
文/静姝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没有一种模式可以恒久不变,没有一碗饭可以饱腹一生,不顺势而为,总会被时代无情地抛弃。一份工作,当你做得不费吹灰之力、没有任何提升余地之时,你得警惕了,因为你已进入舒适区,如果不改变、不提高,可能是毁灭的开始。
时代与时代的大相径庭,不过二十年,再也没有了一劳永逸的“金饭碗”,动辄六七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每年涌入人才市场,竞争惨烈。
更残忍的是,职场如战场,现实是血淋淋的,你不进步,分分钟有人让你相形见绌。没有职业素养,每天浑浑噩噩,等待你的只有一眼望到底的职业生涯,毫无希冀与阳光。
……
停留在舒适区的人,可能会舒服一时,却不能舒服一世。
……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一份工作的好坏与他人的看法没有半点关系,家长的期许、你的虚荣心和所谓的“面子”“好听”……这些都是浮于外表的泡沫,一触就破。
……
工作,可以不对口,但不要不对胃口;前提,永远都是顺势而为的那份“努力”。
——摘自《大学生·中国校园》2017年第12期
于音:飞跃厚云天
文/李想
不少人评价于音能坚持,但她自己更喜欢用“自然而然的热爱去形容”,对她而言,坚持带着某种痛苦感,跳伞是发自骨子里的热爱。
——摘自2017年11月3日《中国青年报》
我知道,爱情比任何事物都顽劣,它不会如你想象的那样发展。你以为那个人来到你的世界,他就不会走;你以为他走之后前路险恶,再也不会像这样爱一个人了。但最后会有另一个人出现,把回忆变得微不足道。——《我们从未陌生过》张皓宸
新知 游戏测量智商
“游戏玩的好的人聪明”,这是游戏沉迷者经常用来自我安慰的一句话。这句话眼下有了靠山。英国的约克大学数字创新实验室的研究者指出,一个好的战略性玩家需要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力、牢固的短期记忆,以及通过延迟满足获得更多奖励的意志力,因此“你在这些游戏中的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你的智力水平”。不过如果你不打算拿游戏谋生,就别把这当作沉迷游戏的好理由了。研究者强调,游戏玩得好的人智商高,玩游戏却不一定能让人智商变高。
住在自家树上的豹子
文/[印度]佩德罗·B·萨利科斯坦
译/陈荣生
此时,它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对别人的问题不闻不问,最终这些问题都成了自己的问题。
——摘自2017年11月21日《羊城晚报》
远行者
文/[美]哈金
继续走吧,你走得越远
在那些走不动的人的眼里
你就会变得越渺小
直到有一天
他们再也看不见你
于是就宣布你已经消失
你不自量的选择
将使自己变成孤魂野鬼
走吧,千万别回头
带足食物和水
按自己的地图往前走
愿你每天都扬起
高昂的兴奋
但再好的风景你也不要久留
要是你在开辟新路
就别指望会遇到路友
如果偏离了方向
你还有太阳和星斗
——摘自《哈金新诗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白居易:诗魔的宦海沉浮
文/金陵小岱
纵观白居易在宦海沉浮的一生,从开始对官场规则的生疏,却不唯唯诺诺阿谀奉承,敢为真理冲上前去,有着那么一股“达则兼济天下”的热血;在经历了被诬陷被贬谪后,有着“穷则独善其身”的反思,内心虽凄苦,却从未冷掉那颗为国为民的心,从未漠视过世事,也从未消沉过人生。
——摘自2017年12月28日《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