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德富芦花散文(二)
我家的财富
一
房子不过三十三平方,庭院也只有十平方。
人说,这里既褊狭,又简陋。屋陋,尚得容膝;
院落小,亦能仰望碧空,信步遐想,可以想得很远,很远。
日月之神长照。一年四季,风雨霜雪,轮番光顾,兴味不浅。
蝶儿来这里欢舞,蝉儿来这里鸣叫,小鸟来这里玩耍,秋蛩来这里低吟。
静观宇宙之大,其财富大多包容在这座十平方的院子里。
二
院里有一棵老李,到了春四月,树上开满了青白的花朵。
碰到有风的日子,李花从迷离的碧空飘舞下来,须臾之间,满院飞雪。
邻家多花树,飞花随风飘到我的院子里,红雨霏霏,白雪纷纷,眼见满院披上花的衣衫。
仔细看有桃花,有樱花,有山茶花,有棠棣花,有李花。
三
院角上长着一棵栀子。五月黄昏,春阴不晴,白花盛开,清香阵阵。
主人沉默寡言,妻子也很少开口。这样的花生在我家,最为相宜。
老李背后有棵梧桐,绿干亭亭,绝无斜出,似乎告诉人们:“要像我一般正直。”
梧叶和水盆旁边的八角金盘,叶片宽阔,有了它,我家的雨声也多了起来。
李子熟了,每当沾满了白粉的琥珀般的玉球骨碌碌滚到地面的时候,
我就想,要是有个孩子,我拾起一个给他,那该多高兴啊!
四
蝉声凄切之后,世界进入冬季。山茶花开了,三尺高的红枫像燃着一团火。
房东留下的一株黄菊也开了。名苑之花固然娇美,然而,秋天里优雅闲寂的情趣,
却荟萃在我家的庭树上了。假若我是诗翁蜕岩,我将吟咏“独怜细菊近荆扉”,
使我惭愧的是我不能唱出“海内文章落布衣”的诗句来。
屋后有一株银杏,每逢深秋,一树金黄,朔风乍起,落叶翩翩,恰如仙女玉扇坠地。
夜半梦醒,疑为雨声;早起开门一看,一夜过后,满庭灿烂。
屋顶房檐,无处不是落叶,片片红枫相间其中。
我把黄金翠锦都铺到院子里了。
五
树叶落尽,顿生凄凉之感。
然而,日光月影渐渐增多,
仰望星空,很少遮障,令人欣喜。
大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们面对河川的感情,确乎尽为这两句话所道破。诗人千百言,终不及夫子这句口头语。
海确乎宽大,静寂时如慈母的胸怀,一旦震怒,令人极起上帝的怒气。然而,“大江日夜流”的气势及意味,在海里却是见不着的。
不防站在一条大河的岸边,看一看那泱泱的河水,无声无息,静静地无限流淌的情景吧。逝者如斯夫,想想那从亿万年之前一直到亿万年之后,源源不绝,永远奔流的河水吧。啊,白帆眼见着驶来了…………从面前过去了,…………走远了…………望不见了。所谓的罗马大帝国不是这样流过的吗?啊,竹叶漂来了,拿破仑尽皆如此。他们今何在哉。溶溶流淌着的唯有这河水。
我想,站在大河之畔,要比站在大海之滨更能感受到“永远”二字的涵义。
芦花
“芦花没有什么看头。”清少纳言这样写过,而我独爱这个没有什么看头的芦花。
在东京近郊,从洲崎到中川河口江户河口之间,有一片芦洲。秋天的时候,从品川新桥之间的汽车窗口远远望去,沿洲崎向东海,茫茫的一片,就是芦花之雪。
一天,由洲崎经过堤上向中川走去时,堤上的狗尾草开始是没膝高,渐渐地没了腰,最后混杂着有芦苇的狗尾草高没了人头,近在咫尺,什么也辨别不清。信步沙沙地走去,忽然撞上了什么,一下子摔倒了,对方也呀地喊叫了一声,仔细一瞧原来是扛着鱼竿的渔夫。
再往前走,堤上的尾草、芦苇逐渐稀疏,可是堤外东西两三里,茫茫一片,几乎完全是芦花之洲。往远处眺望,看见洲外有一条碧绿带和帆影,才知道是海。一条水路把这芦花丛分开,弯弯曲曲伸向大海。在退潮的时候,露出满是小洞孔的干沙滩,带有泥巴的芦根处有小螃蟹在爬着。在满潮的时候,一望无垠的芦花在水上映出倒影,意外地从四周传来渔歌和摇橹声。
芦间不仅是鲻鱼、虎鱼、虾等愿意栖息的地方,就是苍鹭、鹬鸟等也把这里当作隐身之所。
我站在堤上,刚要休息,听远处响起一发枪声,鹬鸟鸟、百舌鸟顿时大吃一惊,一边鸣叫,一边振臂飞起,从我头上飞驰而过,猛地投入芦花丛中去了。然后是一片寂静,只有无边无际的芦花在风中簇籁作响。
海上日出
撼枕的涛声惊破晓梦,我起身推开房门。时值明治二十九年十一月四日拂晓,身处铫子水明楼中,楼下就是太平洋。
刚过凌晨四时,海上灰蒙蒙的,只是不时传来阵阵涛声。遥望东天,水平线上泛出了淡淡的桦树皮色。一钩弯月高挂在头顶上黛蓝的苍穹中,宛如镇守东海的金弓,发出皎洁的清光。左面黑黝黝的犬吠海峡的尽头,灯塔的回转灯在陆地和大海之间划出一道道白色的光环。
片刻之后,凛凛的晓风掠过漆黑的海面,夜幕悄悄地从东方被揭了开来。熹微的晨光踏着波涛走来,拍打着矾岸的白浪渐次清晰可见。举目仰视,晓月不知何时从金弓幻化成了银弓。混沌的东天也变得澄明,很快就系起了一条锦带。浩森的海面上翻动着白色的浪花和黑色的波谷。夜梦仍在海上徘徊,可是东边的天际却已张开了眼睑。太平洋的夜幕即将拉开。
突然,曙光似蓓蕾初绽,如涟漪四泛,天空、水域豁然开朗。海面愈白,东天愈黄。弯月、灯塔的光芒渐次暗淡下去,最后消失在茫茫之中。此时此刻,人们不由自主地会联想起候鸟啼叫着掠过海面的情景:大海中的所有波涛全部踮起足尖顾眄东方,一种饱含期待的喧嚣——无声之声充溢着四际。
又过了五分钟——十分钟。眼看着东方的太空放射出金光。忽然,大海的尽头浮现出一点猩红,那么迅疾,竟令人无暇想及日出。屏息定睛,只见海神轻展双臂,使仅露出水面的红点化作金线、金梳、金色的马蹄,旋即一跃而脱离了水面。初升的太阳早在离水之前就已喷出万点金滴,一瞬千里,犹如长蛇飞腾在太平洋上由远而近。蓦地,眼前的矶岸突然溅起两丈多高的金色雪花。
一
房子不过三十三平方,庭院也只有十平方。
人说,这里既褊狭,又简陋。屋陋,尚得容膝;
院落小,亦能仰望碧空,信步遐想,可以想得很远,很远。
日月之神长照。一年四季,风雨霜雪,轮番光顾,兴味不浅。
蝶儿来这里欢舞,蝉儿来这里鸣叫,小鸟来这里玩耍,秋蛩来这里低吟。
静观宇宙之大,其财富大多包容在这座十平方的院子里。
二
院里有一棵老李,到了春四月,树上开满了青白的花朵。
碰到有风的日子,李花从迷离的碧空飘舞下来,须臾之间,满院飞雪。
邻家多花树,飞花随风飘到我的院子里,红雨霏霏,白雪纷纷,眼见满院披上花的衣衫。
仔细看有桃花,有樱花,有山茶花,有棠棣花,有李花。
三
院角上长着一棵栀子。五月黄昏,春阴不晴,白花盛开,清香阵阵。
主人沉默寡言,妻子也很少开口。这样的花生在我家,最为相宜。
老李背后有棵梧桐,绿干亭亭,绝无斜出,似乎告诉人们:“要像我一般正直。”
梧叶和水盆旁边的八角金盘,叶片宽阔,有了它,我家的雨声也多了起来。
李子熟了,每当沾满了白粉的琥珀般的玉球骨碌碌滚到地面的时候,
我就想,要是有个孩子,我拾起一个给他,那该多高兴啊!
四
蝉声凄切之后,世界进入冬季。山茶花开了,三尺高的红枫像燃着一团火。
房东留下的一株黄菊也开了。名苑之花固然娇美,然而,秋天里优雅闲寂的情趣,
却荟萃在我家的庭树上了。假若我是诗翁蜕岩,我将吟咏“独怜细菊近荆扉”,
使我惭愧的是我不能唱出“海内文章落布衣”的诗句来。
屋后有一株银杏,每逢深秋,一树金黄,朔风乍起,落叶翩翩,恰如仙女玉扇坠地。
夜半梦醒,疑为雨声;早起开门一看,一夜过后,满庭灿烂。
屋顶房檐,无处不是落叶,片片红枫相间其中。
我把黄金翠锦都铺到院子里了。
五
树叶落尽,顿生凄凉之感。
然而,日光月影渐渐增多,
仰望星空,很少遮障,令人欣喜。
大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们面对河川的感情,确乎尽为这两句话所道破。诗人千百言,终不及夫子这句口头语。
海确乎宽大,静寂时如慈母的胸怀,一旦震怒,令人极起上帝的怒气。然而,“大江日夜流”的气势及意味,在海里却是见不着的。
不防站在一条大河的岸边,看一看那泱泱的河水,无声无息,静静地无限流淌的情景吧。逝者如斯夫,想想那从亿万年之前一直到亿万年之后,源源不绝,永远奔流的河水吧。啊,白帆眼见着驶来了…………从面前过去了,…………走远了…………望不见了。所谓的罗马大帝国不是这样流过的吗?啊,竹叶漂来了,拿破仑尽皆如此。他们今何在哉。溶溶流淌着的唯有这河水。
我想,站在大河之畔,要比站在大海之滨更能感受到“永远”二字的涵义。
![]() |
芦花
“芦花没有什么看头。”清少纳言这样写过,而我独爱这个没有什么看头的芦花。
在东京近郊,从洲崎到中川河口江户河口之间,有一片芦洲。秋天的时候,从品川新桥之间的汽车窗口远远望去,沿洲崎向东海,茫茫的一片,就是芦花之雪。
一天,由洲崎经过堤上向中川走去时,堤上的狗尾草开始是没膝高,渐渐地没了腰,最后混杂着有芦苇的狗尾草高没了人头,近在咫尺,什么也辨别不清。信步沙沙地走去,忽然撞上了什么,一下子摔倒了,对方也呀地喊叫了一声,仔细一瞧原来是扛着鱼竿的渔夫。
再往前走,堤上的尾草、芦苇逐渐稀疏,可是堤外东西两三里,茫茫一片,几乎完全是芦花之洲。往远处眺望,看见洲外有一条碧绿带和帆影,才知道是海。一条水路把这芦花丛分开,弯弯曲曲伸向大海。在退潮的时候,露出满是小洞孔的干沙滩,带有泥巴的芦根处有小螃蟹在爬着。在满潮的时候,一望无垠的芦花在水上映出倒影,意外地从四周传来渔歌和摇橹声。
芦间不仅是鲻鱼、虎鱼、虾等愿意栖息的地方,就是苍鹭、鹬鸟等也把这里当作隐身之所。
我站在堤上,刚要休息,听远处响起一发枪声,鹬鸟鸟、百舌鸟顿时大吃一惊,一边鸣叫,一边振臂飞起,从我头上飞驰而过,猛地投入芦花丛中去了。然后是一片寂静,只有无边无际的芦花在风中簇籁作响。
海上日出
撼枕的涛声惊破晓梦,我起身推开房门。时值明治二十九年十一月四日拂晓,身处铫子水明楼中,楼下就是太平洋。
刚过凌晨四时,海上灰蒙蒙的,只是不时传来阵阵涛声。遥望东天,水平线上泛出了淡淡的桦树皮色。一钩弯月高挂在头顶上黛蓝的苍穹中,宛如镇守东海的金弓,发出皎洁的清光。左面黑黝黝的犬吠海峡的尽头,灯塔的回转灯在陆地和大海之间划出一道道白色的光环。
片刻之后,凛凛的晓风掠过漆黑的海面,夜幕悄悄地从东方被揭了开来。熹微的晨光踏着波涛走来,拍打着矾岸的白浪渐次清晰可见。举目仰视,晓月不知何时从金弓幻化成了银弓。混沌的东天也变得澄明,很快就系起了一条锦带。浩森的海面上翻动着白色的浪花和黑色的波谷。夜梦仍在海上徘徊,可是东边的天际却已张开了眼睑。太平洋的夜幕即将拉开。
突然,曙光似蓓蕾初绽,如涟漪四泛,天空、水域豁然开朗。海面愈白,东天愈黄。弯月、灯塔的光芒渐次暗淡下去,最后消失在茫茫之中。此时此刻,人们不由自主地会联想起候鸟啼叫着掠过海面的情景:大海中的所有波涛全部踮起足尖顾眄东方,一种饱含期待的喧嚣——无声之声充溢着四际。
又过了五分钟——十分钟。眼看着东方的太空放射出金光。忽然,大海的尽头浮现出一点猩红,那么迅疾,竟令人无暇想及日出。屏息定睛,只见海神轻展双臂,使仅露出水面的红点化作金线、金梳、金色的马蹄,旋即一跃而脱离了水面。初升的太阳早在离水之前就已喷出万点金滴,一瞬千里,犹如长蛇飞腾在太平洋上由远而近。蓦地,眼前的矶岸突然溅起两丈多高的金色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