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的唠叨
12月17日中午,半睡半醒中隐隐约约听到老妈正向老爸告我的状:这个老大啊,现在也变了,不听话,还老顶嘴,我都不想管他了。老爸好像回答了一句,可惜我没有听清,转身又睡着了。午睡醒后,老妈的这句话还记得清清楚楚,并久久萦怀,念念不忘。每次想起,心里都阵阵发酸,既感动又羞愧。
近期老妈比较火大,可能跟不适应北京干燥寒冷的冬天有关,也可能跟长期辛苦劳累有关。老妈本来就爱唠叨,现在一火大,唠叨得就更厉害了,言辞也更加激烈。听得多了,难免心烦意乱,加之自己年终本来烦心事就多,所以常常不顾老人家感受,直接给吼了回去。估计老妈也伤心了,声称“再也不管了”。
老妈自然是不会不管我的。这种气话她已经说了多次,甚至当着我的面也说过。一般气消了以后,就会涛声依旧,接着管我、唠叨我。有时候还主动跟我说:你是妈的儿子,我怎么会不管你呢,不管你我管谁去。
老妈自小精明能干,成家后就篡了老爸的权,当起了一家之主,操心起一大家人的衣食住行。凭着自己的长袖善舞和吃苦耐劳,老妈把我们日子安排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不过以前我倒没有觉得老妈唠叨,一是因为老妈很忙很累,没时间唠叨,二是自己长年在外读书上学,也没有什么机会听到她唠叨。
现在,老妈退居二线,卸下了家长的重担,奔波于厦门和北京之间,帮我们带孩子。相处得久了,发现老妈居然很唠叨。原因可能是年纪大了,也可能是现在没有执行力,只能靠唠叨。老妈唠叨的对象主要是我,对我各种“不满”。在我看来,老妈唠叨我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绝大多数时候,我都是笑着听听,偶尔解释一两句,有时候实在烦了,就顶嘴,叫她不要管。可惜我的“威胁”对老妈根本没有作用,消沉一段时间,只要我“恶习不改”,老妈就会接着唠叨下去。
老妈对我的“不满”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我穿的衣服太难看而且还不买也不会买,裤子和鞋子也是如此。前些天,老妈在楼下看到一同事穿了件漂亮的羽绒服,居然气呼呼地跑回家,劈头盖脸地质问我为什么不去买件羽绒服,把自己收拾的帅气点、精神点。穿衣服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自从老妈不再负责我的穿衣大事以来,她就经常唠叨我不买衣服和不会买衣服。应对此问题我是有经验的。我耐心地告诉她:第一、我工作时穿单位的制服,不太需要买衣服;第二、业余时间,我也不是没有衣服,柜子里不是都挂着嘛。老妈可不管这个,高声说:你那些衣服既便宜又难看,穿起来跟老头子似的,而且还喜欢在网上买,又不能试,老买不好。说了这些,老妈还嫌不够过瘾,调转枪口对准了我妻子:你这个老婆怎么当的,老公整天穿成这样,你也不管管?接着又把枪口对准了我的居住环境:这个破地方连个像样的商场都没有,买件衣服都要跑老远,还说自己是北京呢?
一通点射加扫射后,老妈为了增加说话分量,搬出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我弟,作为正面典型,对我进行进一步的教育:你看你弟,衣服、鞋子多的数不清,每年都会买新衣服,听说最近又买了好几套,你看看你,多久没有买新衣服了?我辩解道:我又不是没有衣服,干嘛老去买?再说我弟是做生意的,那是工作需要,我的工作又不需要另外买衣服。但是老妈哪里听得进去,又是一顿“数落”,并开始了“人身攻击”:你看看你,好歹也是拿国家工资的人,穿的跟农民工似的。作为资深农民工的老妈,居然讲出了这样贬低自己同行的话,我只能使出最后的杀手锏:我的事不用你管。老妈也很干脆:不管就不管。可惜老妈说话不算数,没多久就又开始管了。
虽然我向来对穿衣打扮没多大兴趣,但也不至于像老妈说的那样“无衣可穿”。其实我等自诩为读书人的人,只要没有穿的像竹林七贤那样搞行为艺术,已经很给列祖列宗面子了。可是老妈不管这些呀。在她的眼里,自己儿子必须穿的崭新整齐、光鲜亮丽,在家里自己看着满意,走出去人家看着羡慕。这种朴素的贫下中农审美观根深蒂固,无比强悍。在它面前,我只能认输。
二是我不会也不懂得照顾自己,把自己搞得“很惨”。这些天有点咳嗽,断断续续的拖了大半个月。由于病情不重,我也没有放在心上,该吃吃,该玩玩。可是老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的宝贝儿子怎么能生病呢。一上来就唠叨:平时叫你吃叫你睡,你不听,现在动不动就生病,年纪轻轻的,身体这么差,你爸60多了,啥毛病都没有。我说:这种小感冒小咳嗽是很常见的,一年都要得一两次,还能增强抵抗力呢。老妈可不管什么抵抗力,直接就找到了病因:上次踢球叫你不要去你皮厚偏要去,刮那么大的风,就是那次吹到了冷风得的感冒。我一下子就蒙了:怎么啥事都能和踢球扯上关系呢?
老妈痛恨我踢球,每次去都要严加阻拦,说:工作那么累还不好好休息,踢什么球,那么危险,不要去。还四处告状说:我们家这个老大不听话,动不动就去踢球,踢完回来满头大汗、衣服湿透,看上去比割稻子还累。在老家,割稻子是最累最苦的一项农活。踢球既然比割稻子还累还伤身体,自然是要坚决阻止的了。可是儿子长大了,毕竟不能啥都听她的。所以每次我厚着脸皮偷偷去踢球时,老妈都要翻白眼,回来还要再数落一通,并把我身上所有的毛病都归因于踢球:感冒是因为踢球,咳嗽是因为踢球,腰酸是因为踢球,肩痛是因为踢球,头晕是因为踢球——
除了踢球,我还常常不好好吃饭。老妈厨艺一流又舍得下功夫,所有家里几乎每天都有花样翻新的美味佳肴,其中各种做法的鸡鸭鱼肉最为常见。虽然老妈现在伺候的主要目标是四个孙子孙女,但我作为老目标,目前还没有完全消失在老妈的瞄准镜里:吃吃吃,多吃点;喝喝喝,多喝点;再来一碗不行,再来一勺还不行,再来一口总行了吧。每次吃饭,老妈都会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地叫我们多吃点多喝点,为此还保持着夹菜的优秀传统习惯。可是我眼瞅着肚子越来越大,哪里还有心思大吃大喝呀?老妈可不管这个:胖点好看,肚子大点没关系,你看谁谁,身体那么好(胖),就很有当官的样子。我只好无语了。
更不能容忍的是,我还经常熬夜看书和看电影。由于多年值班,养成了晚睡的陋习,更由于白天忙忙碌碌、吵吵闹闹,只能在深夜里找到片刻属于自己的清净时间,所以常常她们睡了以后,我还书房里看书啥的。老妈则频频过来干涉,甚至直接拉闸断电。如果我在看电影,老妈就说:电影有那么好看吗?花花绿绿的,说的又是外国话,你看的懂吗?好像我没有上过大学似的。如果我在看书,老妈更绝:这么大年纪了还看什么书,你又不去读博士,看书有什么用?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怀疑我这辈子有两个妈:一个是小时候常常表扬我鼓励我看书读书的妈,一个是现在不让我看书的妈。
天下没有不唠叨的妈。不管孩子多大,在妈的眼里,都是需要她照顾的孩子。比如我,虽然已经是两个女儿的爸爸,虽然已经年届不惑,虽然已经当家做主,虽然在工作上早已独挡一面,但在老妈眼里,还是那个需要她操心照料的孩子,吃饭不好好吃,觉也不好好睡,更过分的是,明明能够穿好点却不去收拾。这些都让老妈很着急、很烦恼。老人家又不能替我们做主,只好不停地唠叨,直到你达到她的要求为止。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的我们,现在已能够亲身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那份无私无畏、无微不至的爱。说实话,平时我们对孩子又哄又骗、又吼又叫,让她们吃好穿好玩好睡好,跟老妈的唠叨其实都是一会事。想到这里,将心比心,就能理解并享受老妈的唠叨了。我暗暗下了决心:以后老妈唠叨的时候,即便再烦,也不再吼回去了。对于老妈的指示和要求,能够落实的就赶紧落实,能够改正的就尽快改正,实在不合理的就嬉皮笑脸地应付,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千万不能再惹老人家生气。
有妈唠叨,那是这辈子的福气。听一次少一次,且听且珍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