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 精读展览 | 思想之光:拼尽全力地活着
作为《安藤忠雄展·引领》展览第一部分,「思想之光」展区以视频方式,展现了安藤先生建筑生涯中引以为傲的8个「光」的经典作品。几十米的弧形走廊,以书为媒展现了安藤忠雄相关的「五个时代」、「二十个事件」、「一百个瞬间」、「二百本书籍 」及「三百件作品」。

作为明珠美术馆的开馆大展,同时也是刚刚落下帷幕、在日本东京国立新美术馆举办的「安藤忠雄展·挑战」的姐妹展。「安藤忠雄展·引领」在策展之初,我们与安藤先生就下定决心,要做一场只有在这个空间才能看到的展览。这面长达37米的展墙,如同一条时空走廊,带领观众一点一点走进大师的世界。
人生中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其实就在你自己的心里。就像我一样,我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受过专门的建筑训练,但是我自己的人生可能性一直在我心里、一直握在我的手里。

1941年,他出生于日本大阪市。
17岁时成为一名职业拳击手。
没有上过大学。
却是跨越20、21世纪的世界级建筑大师。
先后担任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
世界名校的客座教授,
并成为东京大学的终身荣誉教授。
1995年,他获得业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
拼搏力与发现力
2012年,安藤先生在上海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讲演会,听众达到了1万3000多人。2017年9月8日,我们再次邀请安藤忠雄先生在上海影城举办了一场名为「创造可能性」的千人演讲会。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一个建筑师会拥有如此多的粉丝。
从生存的角度,安藤先生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给了没有学历背景或看不到希望的人们以拼搏的勇气。也许是年轻时做过职业拳击手的经历,「屡败屡战」成为安藤忠雄的人生信条。他始终坚信自己的能力,并不断拼搏着。
从1969年创立事务所至今,将近有50个年头了。这些年,与其说自己是不断挑战到了今天,我更愿意说我是以自己的方式,拼尽全力地活着。

除此之外,安藤先生一直认为他最大的财富,就是年轻时的旅行经历。自学成才的他坚信,所谓建筑的学习,一定要用自己的双眼观察,一定要用自己的身体经历。1963年,22岁的青年安藤靠打工赚到的钱,决定开始一个人的日本旅行。从大阪出发,经由香川县的高松,游历四国、九州岛,花了2个月的时间最终抵达北海道。在旅途中,他从建筑先驱丹下健三的作品中获得许多启发。通过对东大寺、唐招提寺全方位的观察,切身体验到了日本的美学意识和建筑的精髓。

1965年,他又充满豪情地前往欧洲,开始了人生中首次海外之旅,亲眼看了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还看了帕特农神庙、万神庙和圣马可广场。在一个人的旅途中,他开始思考建筑的本质。他感悟到:所谓建筑,就是一种创造行为,创造一个能让人们相聚一处、交流对话并共享感动的场所。返程中,船沿着赤道而行,大海辽阔,天空壮美。这一切令安藤强烈的意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今后的工作将以这个地球为舞台」。
想象力与行动力
安藤先生有一种能够迅速领悟事物本质的才能。他的建筑,无论出现在哪里,都能令人们迅速理解其中的空间精神。他的创作思想及建筑作品既现实又超越,甚至跳脱了建筑学的发展节奏,具备契合当下,直指人心的精神力量。在这条「思想之光」的隧道中,我们可以放慢脚步,静静阅读建筑大家安藤忠雄的成长印迹。

我一直觉得想要成为一个建筑师,非常关键的是需要有自由的想象力和行动力。正如今天我来到上海这座非常自由的城市一样。这个地方让人充满想象力、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场所。正如音乐要自己听一样。建筑其实是要自己去看、自己去感受,而不能只是通过电脑画面去了解它的形象。

安藤忠雄先生非常喜欢叫“柯布西耶”的小狗。在全世界各地的演讲会上,安藤先生经常会提起它。这条迷路的小狗刚来到事务所时,所有人都反对,大家觉得开事务所已经够忙了,哪有时间再养狗呢?安藤先生却执意决定要把这只小狗留下来。他认为建筑是给人用的,人需要与有生命力的事物在一起。小狗能培养建筑师的感性。爱犬“柯布”非常通人性,它对不喜欢的业主会狂叫不停。安藤先生有时也会跟业主开玩笑说,柯布西耶不太喜欢你,所以这个项目我不做了。
创造力与判断力
安藤先生一直坚信,住宅是建筑的原点。他接到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朋友的自宅。当时业主委托说:“希望您能为我们盖一个三口之家的房子”。一年后,这户人家因为一对双胞胎的出生而成为了「五口之家」,原有的设计已无法满足业主的居住需求,于是,安藤先生自己买下了这座房子。这就是现在的安藤事务所。买下后,安藤先生对其进行了多次加建,他还买下了对面的土地,建成事务所的附属建筑。从这个99平米的住宅出发,他有了建「城市游击住宅」的想法,他决定「要像游击队员一样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从事物的原点出发,去思考,去战斗,去建造能对抗社会陈旧观念的房屋」。
人生一直面临着变化也一直处在不停地判断当中。也是从这个项目中,让我明白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师一个人完成的作品,他需要业主、需要建造的工人们。一件作品的完成,业主和建筑师的精神契合是非常重要的。

长屋位于大阪老城区,基地条件非常局促,宽度仅为3.6米,但这反而激发了安藤先生的奋斗激情,他要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创造一个无比辽阔的宇宙。在他的意识中,他希望将一切多余的东西都去除掉。所以“住吉的长屋”对外封闭,通过混凝土墙壁与外界彻底隔断,但内部却嵌入了一个中庭,向自然彻底开放,安藤先生觉得,居住的本质,就是与自然共处的生活。当时日本的建筑界对此多持批评态度,认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实在不可理喻,夏天没有空调,雨天还要打着伞去上厕所,一点都不舒适。但业主倒是与安藤先生一样充满勇气,他觉得夏天能在中庭泡澡喝啤酒,冬天雪花能飘进房间里,顺应四季更替的生活非常棒,40年来业主夫妇一直生活在里面。
文化力与影响力
光是安藤建筑作品的永恒主题。建筑宗师柯布西耶的廊香教堂开启了安藤先生对光的认识。他甚至说,建筑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如何把光导入内部的过程。比如在“光的教堂”中,安藤先生有意识地把自然的各种因素限定为光,通过这种极端抽象的自然手法,他实现了能触及人类精神根源的空间。其实对安藤先生来说,光不是表现的终极目的。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光来表现空间精神,通过光,赋予建筑和空间以生命。

安藤忠雄的最新力作,就是大家现在所处的「光的空间」。我们最初期待这个场所,能通过艺术、阅读及空间感受,为每个人的身心,带来如同光一般的美好感受,这一理念打动了同样热爱阅读的安藤先生。他最终通过这个空间中各种光的演绎,实现了我们的初心愿望。在参观展览的同时,也可以不间断地感受到安藤建筑设计中对现场光元素的把控及运用。

在我的建筑设计中你可以看到很多从窗口洒进来的光。窗口的外面其实不是光,而是希望。每个人能从这样的空间里感受到自己的希望在哪里,自己人生的目标应该走向哪里。书籍与阅读也同样带给我们这种希望。同时,建筑还有着非常不可思议的力量。一座好的建筑能够汇聚很多人,能够让大家聚在一起,能够让大家在一起交流、在一起思考。
安藤忠雄一直很喜欢书,所以在他的事务所有非常多的书籍,他把这些书当宝贝一样。而明珠美术馆则是一家独特的「带书店的美术馆」。展览现场不仅有安藤忠雄事务所的影像资料,还有一比一还原的安藤书架局部,让我们得以窥见安藤的精神空间。
作为明珠美术馆开馆首展,这次展览不仅限于建筑领域。我们尝试用展览讲述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故事,诠释安藤忠雄的精神与理念,让每一位走进展厅的观众发现自己人生的一个参考,从思考中被希望照亮。
其实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是在被别人的诟病中成长起来的。我也很愿意在今后一边听取别人诟病和建议,一边将自己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得到成长。希望大家对自己的人生绝不放弃,活到一百岁都不断的努力,成就一个真正的自我!
图 | 李雪峰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 | 上海拾分之壹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如需转载请联系明珠美术馆PAM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