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骆汤嵇从新手到大师
书流日刊014《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 c) 读者:骆汤嵇
书如其名,讲的就是怎样成为大师,无非是大量的练习+正确的励志文。本是扫一眼就可以了的书目,但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一个刚刚入行咨询的人,想成为行业内的大师,那么这本书多看两遍,同类的书再多看一些,也就是我的“刻意练习”了。
偶尔会有朋友关心,问,你的微信头像是个啥呀?

他是艾萨克·尼特罗,日本漫画家富坚老贼的作品《全职猎人》中的人物,系猎人协会的会长,最强的念能力使用者。读这本书时想起他来,感觉很符合“刻意练习”的道理。
会长的人设是这样的:毕其一生追求武道极致的人。46岁时,会长感到自己的肉体和身体都达到极限,对于自身至此的武术成就感受到无以形容的恩惠。为了寻求进一步的突破,便开始在高山修炼一天一万次满怀感激的正拳突刺。最初一万拳要用18个小时,到了超过50岁时,只需花1小时便能挥出一万拳,从而得到更多的祈祷时间,领悟到“百式观音”的意念。下山时,会长的拳速超过了声音,去踢馆只挥一拳便让馆长心悦诚服,感动不已,将招牌双手奉上。

结合到本书的内容,“天才”是训练的产物。选择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动漫中的念能力),找一位能够布置训练作业的导师(也可自学),大量的训练(每天一万次正拳),保持专注(每一拳都满怀感激),最终获得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的良性循环(百式观音),成为世人眼中的天才。
可并不真的是人人都能成为天才的(所以很多时候不愿意读这种书,弱弱吐个槽),四五岁的小钢琴家满大街,可又能有几个是莫扎特呢?当你刻意去培养心理表征的时候,天才早已经用自带的BGM走到更远的地方去了。我们应当在天才的光芒面前感到惭愧,这是认知自我很重要的一步。
可真的是人人都能成为专家的。当我们对一个领域感到陌生,会望而却步,可一旦你去学习,是很容易得到一些相关知识的。比如钢琴的音阶、八度、和弦、大跳,我并不懂的他们的原理(讲真,这几个词语都是我刚刚问度娘要的),但我相信稍微学习一段时间后,我能分辨并使用;再学习更长的一段时间后,估计还能考个证书。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我到底要练习钢琴呢,还是做好咨询呢?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认知自我更重要的一步。
然后去做,再一步。
还用上了刻意练习的方法,更进一步。
于是乎,这一个月看了很多咨询的书,从公司的方法论到麦肯锡那一家子,也就是我的“刻意练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