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
![]() |
每年回家,匆匆忙忙。离家久了,无端更渡珠江水,却望深圳是故乡。
年底,工作往往紧促。一年将尽,去年的很多计划没有完成,到年尾,时间没了,幡然醒悟 ,作新年计划,作鸿鹄之志,明知新年依旧壮志未遂牢骚满腹。几个朋友,年底了,约一个,涮四川火锅,来一碗酱料,酱起来。絮絮叨叨,历史人文技术。聚一聚的时候也多起来,慰藉一下踌躇满志与万念俱灰造成忧伤。往往要提前约,忙呀。
昨天下班,去爱马哥买几只公仔。逛超市,买火车上的干粮,选来选去,一桶泡面,一杯奶茶。买单时发现人太多,突然想起楼下有便利店,空手出超市。回去,买一桶泡面,一杯奶茶,打包装箱,收拾一番,没带多少东西,行李箱和背包就鼓鼓的。
早晨晚起,本想下面条,时间晚了,算了,开水麦片一杯。下载电子书到kindle,《毛姆读书笔记》《离散数学及其应用》《黄金时代-王小波》《人生的智慧-叔本华》。突然想起读的一篇关于Promise是Monad的文章,精到的解释了自函子上的幺半群上是怎么回事。想起《编程的本质》这本书,想读读抽象代数。可惜找不到书,手头没有,也没找到电子书。离下午的上车还有段时间,出门,转中心书城。没有找到这本书。退而求其次,想起《人类简史》中关于虚幻与人类社会的观点,有点意思,于是去找人类简史,直奔畅销书区,找到了,买单,直奔地铁。一般不会买畅销书,对商业化的包装的快餐书,总是打量一番,一般不买。
到罗湖转高铁去广州东。到樟木头站,停车不发。广播中给出的理由,前方无信号灯。骂声四起,有跟我一样到广州东转车的,误点错过火车就麻烦了,回家过年的火车。坐在前面的老人家,一口广东话,说有些部门最无耻,不退票,临时停车不说真正的理由,愤愤不平,拍桌子。旁边的大叔,没这情绪。原来他的飞机晚点一小时了,刚好,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不是相通的。当然,我的感受也是只觉得他们烦。不体会,赶紧想对策。最坏的打算,我有明天的火车票,还没退,晚上在这边住一晚。最好的打算,基本计算一下,大概可以在开车之前十几分钟赶到,不排除赶上的可能性。还有一个折中方案,查了一下车票,晚上有从广州东出发到武汉的车。我在想要不要提前买,关键点在于时间,如果把缓冲时间耽误没了,果断买票。
列车员通知,说赶五点的车的人去五号车厢,于是跟着人群走。到三号车厢,就到东莞了。我告知前面去五号车厢的人,我们可以下车走,快些。下车,问乘务员,说赶车的快些,于是狂奔,临上楼梯,再问,车号没对上。赶紧撤回,高铁关门前几秒钟上车。去五号车厢站着,坐票变站票。旁边一女生看书,一看竖排本旧书,有想搭讪的冲动。五号车厢无人通知后面怎么办,不知道集合起来干啥。临到站,突然又临时停车。这时我也不耐烦了,如果再消耗时间,就赶不上了。所幸一会儿后就开动了。我计算一下时间,基本能赶上车,算了不管了。到站,奔跑,问工作人员,这有没有快速应急的通道,答曰没有。于是往出站口奔。到口检票,匆忙中给工作人员两张票,广州东去武汉的也给她了,她一看,大吼,冲什么冲,出去就赶不上了,回去,6号站台,快。于是赶紧回跑,赶上绿皮车。
进来一看,卧铺改硬座,我是站票,找一个走廊的位置坐下。行李箱的拉杆被拉坏了,不能收下去。赶车跑得太快了,拉坏了。站在车厢里寻思,这咋放上去。一个坐着的大叔说,这个卧铺可以放,一看三层的,犹豫,我一个人不方便,得有人帮忙。一个年轻人看到了,说我来给你搭把手。放好箱子,感谢感谢对方,小伙子不说话,笑了笑。坐下,来了一位乘务员,黑框眼镜,年轻,颇健谈,大声说话,一节车厢的全在看着他。说及乘务员工作,这是加班,每天补贴八十,不想要这钱。又及,这是加班车,一年到头就春节跑几趟。今天这趟人少,才一千多,昨天有两千多人。旧车,不能烧水,现在有热水,快去打水。
我一看时间点,吃晚饭的点,去泡泡面。遇到乘务员大叔,要我们三个打热水的排队。把挂在打开水的地方的包包拎出来,不让挂里面,煞有介事。突然把手机给我,说帮忙拍照,我惊讶之中抓拍他帮乘客打水的过程。回来,对面大叔告知,有好几个人要坐我位置,他说这个位置是他的,帮我占座了。我一听,赶紧感谢。末了,加上一句,待会儿我有事,你也帮你看一下我座位。我一想,老人家心思不错,不过我并不认为有人占我座位,因为车厢人不多,有些都是睡卧铺的。不计较,就当是善意吧。
和旁边的人攀谈起来。谈及在家做养殖,有风险,又说其实风险不大,又说,怕什么来什么。提起养鱼养鸡,可能一两天就没了,养牛会好些,还有养羊,绵羊肉不同于山羊肉,山羊肉好吃。说起价格问题,时而涨时而跌,鸡蛋跌的时候,就杀鸡,价格就涨了。我听了乐了,这是很经济学的观点,供求关系嘛。对面大叔说,养殖不能这样,做生意的人知道,不赶俏,不扔跌。我一听,就觉得深刻,颇有做人的道理。旁边两位大叔不同意。当然,不同意也是有道理的,得有本钱支撑到下一波好行情。我问,大家知道在家养殖的好坏,如果让你选一样养殖,你会养什么。笑而不语,大家都是在外打工奔波的人,怕是不会回家种田了,在外打工,怎么着,都比在家强。
和陌生人聊天 ,眼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来自不同的阶层,见解带着各自的特点,也能看到环境观念带来的约束。这些人往往是我的长辈,知道其生活的年代,我可以借此了解父辈们,在家能相处愉快一些。现在的年轻人,持父母是祸害观点的,怕不少吧。父母不了解你,你又何尝了解你父母。中国的家庭,或多或少都有沟通的问题。在过年的时候,亲人让晚辈为难的关心,大抵如此。比如,催婚,如果你从农耕时代,人口对家族的重要性,你就能理解。比如,家里一碗水不能端平,长子可能被疼爱多一些,在家族里,长子尤为重要。不过,我们这一代人,怕也要受现在所见所闻的约束,人往往局限于自己的观念。承认人的局限性,就可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
有两位说家乡话的人,说起打热水的事。我于是补充一下,热水得赶紧,这趟车不烧水。后来老乡坐我对面,闲聊起来。他下半年在广东铺木地板,上半年在福建皮革厂。福建皮革厂很辛苦,皮革气味难闻,一般人干不了多久。气味影响胃口,吃不下饭,吃不下饭,人身体就垮了,干不长久。他身体好。刚过去也吃不下饭,老板请他去家里喝粥,适应过来了。从不请假,三年未请假一天,老板特喜欢。我说勤快的人,到哪里都受人尊敬。他说,不请假,别人请假,可以顶替一下,一月多一点钱,可以五千多一个月。说起厂里有调色的人,需要大学学历,认识英语,一万多一个月。下半年,他来广州安装地板,木地板只有下半年生意好。去碧桂园安装,碧桂园大,成千的保安,开车一个小时也绕不完。不让进,需要老板引领进去。业主有钱,做完工给一两百,不知道广州这边人怎么这么有钱,还请打扫清洁的。我说这是一个辛苦体力活,他笑了,说那地方那需要打扫卫生,都是很干净的,房间里面穿拖鞋,窗户紧闭,没灰尘。他们厂里老板都是家乡人,改革开放时就来深圳了,现在都发达了,一家人一个个都是三四十万的车,在深圳大学城有三栋楼,有钱,家里人来都是坐飞机类,村里人来,直接宾馆招待。我问家里有几个孩子,两个,我说那你任务不轻,他说大的是女孩,嫁人了,小的在部队当兵,趁放假出来打工十几天,挣钱五千多。我说不错,这么勤快。他说这娃在家帮村里人修电器,村里的老人都喜欢他。读一中(我家乡最好的高中),老师也喜欢他。可惜了,前年他才告诉我读书不认真的事情。晚上把几件床单串起来,作绳子,从三楼爬下来,去玩游戏。这种事儿,我读一中时,有耳闻。他说可惜了,读大学之后去当兵。现在他能挣钱就挣一点,但也只能帮一把,将来还得靠他自己。我听着这话,有太多父母讲过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反而是拼命为了孩子劳苦奔波。我说现在年轻人压力大,结婚的房子车子什么的,你们那个年代哪里这么复杂,有自行车缝纫机就很好了。他听了一番感叹,说他结婚就五百块钱,还包括了买菜招待亲人。问我现在是不是四十多了。我一听,乐了,把我认成大学生的不少,说我是四十岁的还是头一次。我只好说,我比较年轻。
我常听上一辈人讲故事,也爱听。喜欢找中年大叔或老人家聊天。当然,历史书也读了不少,我还可以聊民国,大叔不知道会猜我多少岁。
大叔是一个老实勤快的人,有着农村人最典型的性格,玩游戏而误读书的孩子,也是典型的这样家庭里会有的孩子。死板的学校教育,两代人的沟通问题,对孩子的爱之深恨之切,往往是如此结果。而大家往往归因于是孩子不听话,不认真读书,特别是当事人成人之后,悔恨交加,承认了。我看,恐怕是孩子太听话了,一旦可以不听话,就没有节制,没有自律,人就不能为人。教育的难处,在于使人自我能成之为人,而非你要使人成之为你所想的人。
早晨到赤壁,下车冷风扑面而来,有家乡冬天的温度。坐车回家,坐在班车上,家乡话嘈杂而来,熟悉又陌生,突然发现自己是旁观者,似乎不身在其中,听家乡话聊天,说过年,买年货。其中有一个带黄帽子的和尚,很健谈,开车之前和司机聊天不停。说及与人相处,与好人居,像入兰花之室,不闻其香,与坏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所以要与好人做朋友。我听了,有惊讶,这句话是孔夫子说的。没有选进语文课本,一般人不知道。这位老乡,用家乡话说孔夫子的话,与原文略有出入,道理却讲得通透。司机说不过和尚,看了这位和尚带的年货,里面有酒,故意问,这是酒么?和尚说,不是,这是阿弥陀佛。司机听了,摇头一笑,不说话。家乡人大都有这么一分机智,很好玩。
到老家附件一个站,下车,老爸接我。坐在车,冷风扑面,突然发现,我离开深圳,到老家了,过年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