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人物:三十功名尘与土,一位中国汽车工业永远绕不开的人物!
金融天才仰融 本文由原创人物专栏《参考人物》原创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这是个经济时代,公司作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也享有了至高无上的时代荣耀和地位,而作为公司缔造者和开创者的企业家更在这个时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和尊敬。 这个时代,跟在国家领导人身后的不再是大将军而是大老板;不再是无奸不商,而是财富价值;不再是士农工商的最低阶层,而是这个时代世人尊敬的企业家。这一切,起源于一个时代话题“经济全球化”,而对于中国,这一切开始于一个南巡的老人! 三十年改革开放,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本土成长起来了一批著名的企业家,在中国胡润榜公布的有200位影响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著名企业家。参考君发现一个意外的现象,他们被称为92派(企业发迹于92年之后),在这200位重量级企业家里面,《参考人物》给予最高评价的是海尔集团张瑞敏、格林柯尔顾雏军、联想柳传志、华为任正非、华晨控股仰融,。时至今日,其他几位我们都依然耳熟能详,但有一位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他就是华晨中华的缔造者——仰融。 由于篇幅有限,此处参考君以华晨控股仰融为例具体解读一下这位曾经在中国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人物。更多精彩人物还原解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参考人物,每天五分钟,让您日习一典,日明一理,日累一技! 仰融在中国有诸多个第一的头衔,例如他是第一位操作内地企业赴美成功上市的企业家(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连续在美上市四家公司的中国企业家,他也是创造八年上市五家企业神话的企业家,他也是开创中国公司国际化融资和资本市场运作第一人。 仰融成就了好几个在寻常人看来是匪夷所思的故事:一是拿中国企业到美国纽约去上市,这在90年代初期时被人们认为是绝不可能的;二是从不懂企业管理到娴熟管理门道,从不懂汽车到学会生产制造汽车,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管理成为当今中国最优秀的轻型客车制造厂。在哪个奇缺金融人才的时代,他巧妙的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对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亲睐,引进技术、资金支持,中南财经大学金融博士出身的他,又擅长跨境资本运作,他将技术与资本完美结合创造了“华晨系”商业帝国。 今天,哪怕是最不看好仰融的人,都不会怀疑仰融的金融天才和金融成就。1992年10月19日华晨作为国内第一家企业在国外成功上市后,拿回了7200万美金的仰融却面临“非法上市”的指控,“有一次一位领导开会时拿了我一张名片,说你看看这个仰融,连名字都改成搞金融的了” 身材不高、浓眉飞扬、"大背头"永远纹丝不乱的仰融,平时极少把观察他侧面以至背面的机会留给他人。他在中国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除了创造一个个奇迹,当时就已经身价高达300。他的成就远不是财富就可以界定,他在产业+金融的道路上算是在最早的时候为中国企业家趟出了一条路子,如果说大佬,他实至名归。正如福特对自动生产线的改造一样,一个企业家多少年后能被时代铭记的,从来都不是金钱。 华晨上市,被评为1992年中国十大新闻之一,第一是老人的南巡讲话,最后一条就是华晨上市。美国哈佛大学把华晨上市招股书评为经典案例教材,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一家在纽约挂牌上市的公司”,当时香港、新加坡、台湾都没有一家在美国纽约股票市场上市的公司。1992年华晨海外上市时,中国证监会还没有成立!在华晨上市第三天从美国归来的华晨高管层在中南海受到最高规格的接见,更是轰动一时。 华晨上市后,作为金融博士出身的仰融,因熟悉境外金融操作,擅长资本运作,1992年5月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几大国有银行联合发起组织的中国金融教育基金发展研究会成立,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尚明担任基金会主席,仰融被给予厚望出任副主席。 令人唏嘘的是,在国际汽车领域叱咤风云的仰融在最风光的时候,最后出逃美国。在随后的多少年,他也一直没放弃过对华晨的司法诉讼。 据《参考人物》了解到,2013年仰融在香港成立150亿美金的汽车投资基金,欲透过投资基金再次进入中国内地汽车市场,当然引起一片哗然。这个给中国汽车工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男人,至今没有释怀他对中国内地汽车市场的情感瓜葛,或许是又爱又恨吧! 更多其中股权争斗细节、前后原委,此处不便做过多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参考人物》,在专栏主页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