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东北的食物
过年的时候因为姐姐带回了一个东北姐夫的奇妙缘分,我这个生在南方的伪东北人终于有生以来头一遭,踏上了我国大东北的黑土地。
其实想记录的事情很多,但似乎只有口腹之欲留下来的映像最为深刻,所以,我还是先记下我在东北吃的各种食物吧。
说起最喜欢的,竟然是东北的茼蒿菜。东北的茼蒿菜很好吃,和南方的茼蒿也不太一样,南方的茼蒿叶子大,叶梗短,而且味道还特别重,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一种青菜,家里多习惯用来打火锅;北方的茼蒿就不一样了,叶梗细细长长的,圆形,叶子附在叶梗上,很小,味道清清淡淡,用蒜蓉爆炒的话像极了南方的蒜蓉炒通菜,可好吃了。我一个人一次恨不得吃它一碟。
东北的冬天很少青菜,素菜多以大白菜、土豆、红萝卜、青椒等组成,而且做法都特别不纯粹,要不就是乱炖,要不就是杂炒,或者腌制,所以味道都普遍偏重,对于喜欢荤素搭配、口味清淡的南方人来说,讲真,不太习惯。
哦,素菜的话东北还有一种叫【心里美】的绿皮红心大萝卜,切块儿蘸酱生吃,嘎嘣脆,倒是很有意思。期间为了照顾我们的饮食习惯,亲戚家也曾尝试过从市场买回了整把的菠菜以满足我们对青菜的需求,但是他们似乎不知道怎么弄,用开水焯熟以后就直接上桌了,结果这把熟菠菜还是蘸酱吃,味道嘛就只能见仁见智了。
其次,饭桌上几乎不见鸡,大菜以海鲜为主,海虾、海鱼、海胆、海螺、扇贝等最多,不过因为东北的冬天温度太低,所有捕捞上来的海鲜上市场以后几乎都成了冻冰鲜,海虾也不例外,所以做法多是闷炒或者油炸,即使是白灼的大虾也不好吃,因为不是活虾,虾肉不管怎么做吃起来都很老涩,更谈不上滑嫩,虾本身的鲜味也多被酱料覆盖,嗯,我挺不喜欢吃的。
再说说这边的猪肉吧,猪肘子多是凉菜,整肉多卤熟切片,蘸大酱吃,大酱自制,里面还有鸡蛋,至于酱里其他的佐料就吃不出来是什么了;里脊肉多煎炸;还有东北的灌肠,吃过的有肉肠和肉蛋肠两种,也是切片蘸酱吃,凉菜,不喜欢吃。
东北的带鱼倒是很好吃,吃了几回,似乎感觉都比南方的带鱼要肥厚,肉多,南北的做法都是生煎。喷香。
还有这边的大葱小葱,跟南方的香葱几乎都不是一个概念,大葱、小葱、香葱,我感觉像是三种植物,也不知道对不对。
还有主食,这里的主食多是馒头还有稀饭,期间还吃过豆包、麻花和玉米糊,特别的是东北的稀饭不是南方的粥,不一样的,稀饭的水、米分明,却又非粥非饭,要吃白饭的话还得特地指明是干饭才行。
因为是回东北寻访父辈亲戚的一次旅程,所以20多天下来吃的基本上都是家常菜,下馆子的次数很少,都在不同的亲戚家里落脚吃饭,所以也许经典的东北菜没有尝到多少,倒是尝到了许多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家亲手做的家常菜,虽不一定合口味,但现在回头去看,这种体验却是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