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奇葩大会刘可乐的演讲后
今天看了奇葩大会刘可乐的演讲,听了三遍,每次都热泪盈眶,每次都能想到很多……
这几年来我一直让自己每年完成一个任务,非工作外的目标,2017年却实在没有完成什么?可是去年却是我非常有感悟的一年,只能说是心灵之年。但是坦白说这样说很玄乎,是玄学。
刘可乐说了很多,追寻生命的意义,可是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或者最后明白活着就是意义本身,其实抑郁,是失去力量,失去活力,整个人像一滩泥,生活变得没意思,一件非常简单事情都做不到,或者说做与不做,又怎样?明明在生活,为什么自己生活如此失控,连跟自己相关事情都做不到,觉得没有希望,一切都没有动力。
接着可乐又说不要轻易接受社会标签,自我心理暗示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力量,我是谁?是由社会定义的,还是由自己来定义,不是自己内心的定义,而是你行动的定义,因为行动才是你的内心与这个世界的互动,才能体现你的主观能动性。曾记得二十多岁时候被误会,被曲解了会恨不得把心剖开给别人看,可是三十多岁会发现,即使被误会曲解非议,也带了对方很多主观的看法,并没有那么客观,只有不给你实际生活造成什么困扰,其实完全是过眼云烟,如果这些非议引发你的强烈情绪,你需要处理这些情绪,让你看清楚自己的心灵地图。
最后触动我的是接纳,接纳自己的脆弱,脆弱是我的软肋也是出口,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懒惰,接纳自己的衰老,接纳不尽如人意的生活现状,接纳自己的恐惧,接纳自己的经历苍白,又听过太多真假参半的故事,接纳自己的尴尬,接纳并不是凭此时此地努力就能改变的自己,它是过去三十多年的累积,无数好或坏的习惯构成的自己。
最近在看一本书讲自尊的,讲了无数的自尊高或低的对比,我发现高自尊的人其实就是良性循环人生,健康的自恋,有更积极稳定的自我,做一件事更多沉浸于事情本身,成功了纳入积极自我,失败了也不影响自我积极评价,而自尊低的人永远在意的是事情结果,因为每件事都影响自我评价,成功了担心下次不保,失败了就打击到自我评价,无论成败永远得到比较消极的自我评价,胜不骄,败就馁,自尊低就是不积极,因为费劲力气去行动,得不到快乐成就感,而且非常可能被打击脆弱稳定的自我印象,自尊低就是把自我评价跟各种结果,外界评价构成的,好评价必须与顺境相联系,否则就是一泻千里的自我评价,说白了就是没有稳定积极自我,而糊里糊涂接受各种标签,这样的人没有内心力量,因为所有力量来源是建立在外界,对自己的接纳是也有条件的。
自尊是根基,自律和自我关怀才是树干,太多优秀习惯需要坚持才看的到效果,可是没有稳定积极的自我,又怎样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坚持到开花结果!况且我目前还是他律阶段,需要一个团队约束,需要教练、学费之类的最后一巴掌,我才能乖乖的内心想做的事情。
新的一年,过了一个比较颓的假期,我发现我内心需要的是人际联结,出门交朋友,社交,而不是窝着不停在修正自己问题,越修整越觉得问题很严重,简单一点,健康饮食,运动健身,快一点化妆出门,多接收正能量,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而不是集聚一堆负能量的朋友,开导她们,最终引发自己的恐惧担心。
自我关怀也不是放任惰性,怎样舒服怎样来,毕竟结果不美好,一无所成也是需要艰难面对的,只是在积极成就目标的努力向前时候,也停下来感受下自己紧绷,释放下莫名情绪,而不是仅仅活在别人眼中,死活绷着,累死自己也在所不惜,坚持正念冥想,争取暑假参加一个止语静观。
有时候与众不同面对最难受的是,孤独,话题和烦恼的截然不同,不太好形成共鸣,这也是我最感到孤独的,人终究是社会动物,之后我也会多多记录关于自己的日记,情绪日记,时间精力日记和金钱日记,这真的是目前最宝贵稀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稀缺,得好好地用在刀刃上,如果暂时没有目标,那就好好吃和睡,读书和健身,不寄希望急速改变,四处求医问药,报课程。记一个感恩的日记吧!每天找三件人或事情去感谢或表扬!多看正面的,积极的事情!
最后非常感谢刘可乐,活着就是意义,行动是最强的自我暗示,接纳自己不满和不足,但更多去关注积极面,持续鼓励肯定自己!从可以做到小事情开始,一件一件来,正念生活。只要是向前,哪怕是慢慢的!
这几年来我一直让自己每年完成一个任务,非工作外的目标,2017年却实在没有完成什么?可是去年却是我非常有感悟的一年,只能说是心灵之年。但是坦白说这样说很玄乎,是玄学。
刘可乐说了很多,追寻生命的意义,可是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或者最后明白活着就是意义本身,其实抑郁,是失去力量,失去活力,整个人像一滩泥,生活变得没意思,一件非常简单事情都做不到,或者说做与不做,又怎样?明明在生活,为什么自己生活如此失控,连跟自己相关事情都做不到,觉得没有希望,一切都没有动力。
接着可乐又说不要轻易接受社会标签,自我心理暗示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力量,我是谁?是由社会定义的,还是由自己来定义,不是自己内心的定义,而是你行动的定义,因为行动才是你的内心与这个世界的互动,才能体现你的主观能动性。曾记得二十多岁时候被误会,被曲解了会恨不得把心剖开给别人看,可是三十多岁会发现,即使被误会曲解非议,也带了对方很多主观的看法,并没有那么客观,只有不给你实际生活造成什么困扰,其实完全是过眼云烟,如果这些非议引发你的强烈情绪,你需要处理这些情绪,让你看清楚自己的心灵地图。
最后触动我的是接纳,接纳自己的脆弱,脆弱是我的软肋也是出口,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懒惰,接纳自己的衰老,接纳不尽如人意的生活现状,接纳自己的恐惧,接纳自己的经历苍白,又听过太多真假参半的故事,接纳自己的尴尬,接纳并不是凭此时此地努力就能改变的自己,它是过去三十多年的累积,无数好或坏的习惯构成的自己。
最近在看一本书讲自尊的,讲了无数的自尊高或低的对比,我发现高自尊的人其实就是良性循环人生,健康的自恋,有更积极稳定的自我,做一件事更多沉浸于事情本身,成功了纳入积极自我,失败了也不影响自我积极评价,而自尊低的人永远在意的是事情结果,因为每件事都影响自我评价,成功了担心下次不保,失败了就打击到自我评价,无论成败永远得到比较消极的自我评价,胜不骄,败就馁,自尊低就是不积极,因为费劲力气去行动,得不到快乐成就感,而且非常可能被打击脆弱稳定的自我印象,自尊低就是把自我评价跟各种结果,外界评价构成的,好评价必须与顺境相联系,否则就是一泻千里的自我评价,说白了就是没有稳定积极自我,而糊里糊涂接受各种标签,这样的人没有内心力量,因为所有力量来源是建立在外界,对自己的接纳是也有条件的。
自尊是根基,自律和自我关怀才是树干,太多优秀习惯需要坚持才看的到效果,可是没有稳定积极的自我,又怎样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坚持到开花结果!况且我目前还是他律阶段,需要一个团队约束,需要教练、学费之类的最后一巴掌,我才能乖乖的内心想做的事情。
新的一年,过了一个比较颓的假期,我发现我内心需要的是人际联结,出门交朋友,社交,而不是窝着不停在修正自己问题,越修整越觉得问题很严重,简单一点,健康饮食,运动健身,快一点化妆出门,多接收正能量,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而不是集聚一堆负能量的朋友,开导她们,最终引发自己的恐惧担心。
自我关怀也不是放任惰性,怎样舒服怎样来,毕竟结果不美好,一无所成也是需要艰难面对的,只是在积极成就目标的努力向前时候,也停下来感受下自己紧绷,释放下莫名情绪,而不是仅仅活在别人眼中,死活绷着,累死自己也在所不惜,坚持正念冥想,争取暑假参加一个止语静观。
有时候与众不同面对最难受的是,孤独,话题和烦恼的截然不同,不太好形成共鸣,这也是我最感到孤独的,人终究是社会动物,之后我也会多多记录关于自己的日记,情绪日记,时间精力日记和金钱日记,这真的是目前最宝贵稀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稀缺,得好好地用在刀刃上,如果暂时没有目标,那就好好吃和睡,读书和健身,不寄希望急速改变,四处求医问药,报课程。记一个感恩的日记吧!每天找三件人或事情去感谢或表扬!多看正面的,积极的事情!
最后非常感谢刘可乐,活着就是意义,行动是最强的自我暗示,接纳自己不满和不足,但更多去关注积极面,持续鼓励肯定自己!从可以做到小事情开始,一件一件来,正念生活。只要是向前,哪怕是慢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