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大苹果及其他:甲基癸烯醇的发家史
既然说了铃兰,就继续再说说铃兰香里的万金油原料……原文题目稍微改了下
不要乱转= =
文: Matvey Yudov
要说的这个芳香物质不免会与Roman Kaiser这个名字联系起来,这位瑞士芳香化学家为奇华顿工作了近半个世纪。他最重要的突破之一就是被称之为顶空萃取的技术—— 1975年发明的这项技术能够让人们研究植物本身散发的香气。在此之前,化学家们只能去研究植物精油净油的气味。
研究者面面俱到,体现在精准,对于整个过程我们能够精确到小时:1978年5月29日早9点,Kaiser开始了他的一项重要试验。当时他对铃兰气味中所含的几种微量物质产生了兴趣,他认为这些未知的微量成分中可能含有铃兰气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约有30种铃兰经过传统方式的检测。
在这些不稳定的未知物质中,人们发现了一种带有独特绿意花香的分子。它含有11个碳原子,尽管未被验明身份,这也算是一大成功:Roman Kaiser与Dietmar Lamparski合作,合成出一些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其中之一有着绿意香,略带铃兰、猕猴桃、紫罗兰、梧桐花的花果气息;它被命名为undecavertol(甲基癸烯醇),名字来源于“undeca”既“癸”,“vert”意为“绿”,以后缀“-ol”结尾是因为化学上它属于醇。
起初,人们只是用微量的甲基癸烯醇被用来修饰玫瑰香和梨香的深度和层次感。Givenchy的Extravagance d’Amarige里甲基癸烯醇含量大约是0.1%;Lancaster的Sunwater大概含0.4%。还有一款桦树叶香的香基也与甲基癸烯醇有关:奇华顿调制的这一用于日化加香的香本是主打北欧市场的,却意外流行最后跻身高档香水原料。大家可以在Calvin Klein的Escape for Men里找到甲基癸烯醇(作为布枯叶香基166的组成成分)的身影。
甲基癸烯醇因其带有的紫罗兰气息,又展现出了另一“本领”。有着紫罗兰叶香的福力酯(Folione,庚炔羧酸甲酯),成功之路要坎坷得多:它被束之高阁将近90年鲜有问津,1989年Dior的Fahrenheit上市后才一夜成名。然而福力酯的成功没有持续太久,广泛大量的应用显然引发了过敏,于是其在香水成品中的用量被限制在了聊胜于无的0.01%。所有基于超量使用福力酯调制的香水产品都不得不修改配方,以其他香气接近的原料替代它。前来助阵的不仅有新福力酯(Neofolione),也有上面提到的甲基癸烯醇。
第一次超量使用甲基癸烯醇要追溯到2000年,那是Michael Kors一款“重新诠释晚香玉”的花香麝香调香水,由Laurent Le Guernec和Alain Alchenberger调制,他们在配方中甲基癸烯醇的用量之大胆高达2.3%,构建了极其浓郁的绿白花香调。不过保持惊人用量记录则是DKNY传奇的Be Delicious,由Maurice Roucel调制的这款香水令甲基癸烯醇一跃成为主角,做配角的日子一去不再。
为了展现出青苹果的气息(大苹果是纽约的昵称,始于20年代),Maurice Roucel采用了甲基癸烯醇与传奇的黑醋栗香基345B的组合。这款香基成功模仿了黑醋栗,主要成分是一种环氧乙烷(恶烷),因为有着复杂而强烈的硫化物气味所以很难用。这一原料很长时间以来都是芬美意的内控料,也就是说无法购买的,即便后来没有限制可以买到,调香师也还是倾向于使用那些久经考验、香气平衡又好用的香基。就像我之前说的,Be Delicious里甲基癸烯醇前无古人的浓度大可以吹上一番,这里前无古人说得就是接近8%。后来的各种版本都达不到这个程度:比如说DKNY Be Desired里为突出黑醋栗气息使用的甲基癸烯醇只有区区2.9%。
Maurice Roucel解释了自己这一创意的精髓就是将甲基癸烯醇当作构香的粘合剂,就像“浸出液肉汤”(译注:稍微搜了这东西就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有牛肉做的还有些更奇怪的东西做的),用来融合并衬托整体香气。通常的绿意芳香原料还不够,所以需要甲基癸烯醇扮演通常是紫罗兰酮戏份的“粘着剂”角色。紫罗兰酮是一类有着独特紫罗兰气息的芳香物质,其在香水中的浓度可以达到30%(参考知名的红色莫斯科 Krasnaya Moskva)。
现在就是大致这样的情形:甲基癸烯醇是一个有着独特气味特征的芳香原料,不同浓度且广泛存在于各类香型的香水之中——从微量到过量(高达8%),就同Be Delicious系列一样:原版的青苹果香调被无所顾忌地复制了十来年——含有甲基癸烯醇的构香成为了经典,果香、花香(甲基癸烯醇成了菩提花香主题的必备)、绿意香(黄瓜,竹香,绿茶香都和甲基癸烯醇携手共行)、紫罗兰香、柑橘香、醛香、木香还有美食香都少不了甲基癸烯醇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