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之问1 | 时间漪涟~宇宙琴弦~万物互联
一,时间漪涟: 假设1:世界主体是以光球模式(c2,两个时空维度,黑洞奇点,宇宙类神经网络)高速运行着,我们存在的时空是远离光球中心的世界。
假设2:光波内卷至少一维空间弦和时间。光不仅存在普通空间,也在光球的格拉斯曼数坐标上涨落。 推论1——黑洞的时空关系: 黑洞是典型的宇宙类神经网络的节点,黑洞临界之上的光随着距离逐步打开内卷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由此产生了引力。 黑洞是光内卷弦打开的一种方式。黑洞引力能够吸引并改变光子的振动,同步足够多的时候光子的内卷维度弦被张开为虫洞(宇宙类神经网络的通道),星际穿梭的通道就可以被打开。 时间在不同空间(信息场,引力场)有不同层次,黑洞视界之上的时间,地球上的时间与银河系的时间,与宇宙时间不同,这是维度的差异。光在地球与月球间的几秒,在地球与火星之间的一刻钟,在地球与太阳之间的8分钟的概念,与地球与黑洞之间的“时间”是完全不一样的。近域的时空球体(地球)与广域的时空场(黑洞)之间存在“光速倍数”的转换(这里所说光速倍数只是因为时间再不同尺度上的差异而造成)。后续会讨论万物是信息而在不同尺度时空的投影使得时间产生“光速倍数”效应。 正是由于黑洞视界上的时间与地球时间快慢差异巨大,地球上几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视界上就是一条短线而已。 推论2——时间序列 时间序列可以是有重叠的,时间流不是线性的,可设想时间流是曲折前行的,所以时间序列有可能在某些节点存在前后链接的点。但这种链接点并不能因意志和行为相互影响前后时间点的因果关系,但可被“观察”到(人类的梦或许是这类现象)。黑洞的时空影像可以通过链接点投影在地球让。 黑洞内的光子轨迹呈现出弯曲且前后有链接的结构,时间线之间有链接点,且时间如潮水一样涨落。地球上的时间线是黑洞内时间潮水的不断涨落的结果。 二,绝对运动与时空 假设1: 暗物质是与光子另一种形式相关的物质,是一维空间和时间内卷两维空间的物质。 暗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组成了宇宙的大跨度时空结构,目前已知的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的作用严格限定在这类结构之中。暗物质之间联系的节点是各类黑洞。黑洞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各种超弦链接,这是第五种力的载体;随着暗物质转化变为四种已知的力作用。 有绝对运动,而没有绝对空间。宇宙中的物质被大跨度的暗组织组成的类神经网络“传送着”并形成的结果,物质是信息在量子涨落下力的载体及表现形式,因为所有物质相对黑洞的运动都是光速。这类传送通道比银河系组成的星系群的尺度还大的多,信息传送具有量子纠缠效应。运动是有方向的,从一个超级黑洞节点传向另一个。黑洞之间呈现量子纠缠的多维共振结构,信息场依然能够显现干涉效应。 黑洞的视界史瓦西半径 R=Gm/c2 (Rc2)*c2=GE 三,世界本质:万物信息 1、公式: E2/C2=P2+m2*C2 I2=P2+m2*C2 2、作为万物信息的世界构成: 信息本质: 由“物体”自身的动量平方(本地时空信息态)加上遥远的光球(宇宙神经网络状态)上的质量平方(量子信息态)共同组成
万物景观世界: 物质是信息传送形成的量子涨落下力的载体及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万物是由黑洞链接的,光速平方运行的宇宙类神经结构网络传送信息的载体,并由四种超弦关联链接着。包括: 神话体系(高维的信息松果体)两个层和一个信息链接结构。黑洞是万物信息的汇聚之源和发散之源,也是控制宇宙演化和生命体的发动机。银河黑洞的引力和千亿颗恒星交换信息,而又通过黑洞和其它千亿颗类银河交换信息。 万物的关联:是量子涨落和时间线的各种表征状态,包括动植物的世界;局部信息系统与全宇宙信息系统是紧密相互关联的,具有深层的量子纠缠关系。时间因为内卷,因果率在四位以上维度里(松果体)仅仅是相互链接的神经节点,因此地球的历史事件只是神经节点中的一次信号传递。 3 世界是什么:信息守恒与万物互联原理 爱因斯坦的世界:场(时间,空间和麦克斯韦的场组成)与粒子 信息场:力场与信息流的合集(时间,空间与粒子及信息内容组成) L'2 c'2=hG/c 信息熵的公式:S=-p log p。 4 信息传送的速度 通过五种超弦力传递维系时空关系,传递黑洞里的高维信息状态。在四维时空中测试有相对论效应,但高纬度的宇宙类神经网络中信息传送(分解为四维中的力)是光的倍数进行的。也就是看见遥远的星光不是想象的那么古老历史的“影像”,而是相当“新鲜”的事件。 5 多维的信息场量子涨落 存在多维的量子场信息场,跨星系尺度存在一种量子涨落,原子尺度存在量子涨落。不同尺度量子涨落会形成不同组合力的传导模式,且通过光子和其它轻子传导转换。信息传送随量子涨落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呈现分形特征。 两个相聚遥远的事件是量子涨落效应的结果,是高纬的宇宙类神经网络中信息传递在两端四维时空中分解的力的表现。 6 信息传送的等时性 物质不能跨时空传递,但信息可以。干涉现象是宇宙中信息传送的途径,体现信息编码传送的等时性(对比狭义相对论)。
双缝干涉同时间传送信息编码,并将其分布于不同空间;在宇宙大跨度时空级别的双缝干涉可一样可实现信息快速传送,而不同时空尺度下传播信息时间也有等时性(对比广义相对论)。 四,生物本质 1、生物物种 各种动植物物种包括人类是某个遥远星系黑洞视界上生长的松果体(一种智慧的结晶),以全息信息方式展现出来。同一类生物对应一个松果叶壳。而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只不过是每个松果叶壳间的信息流,从一个叶壳到了另一个叶壳。每种生物的生命迹象和群体复杂现象都是松果叶壳上量子涨落下的一种表象。
如同植物分为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一样,植物的地下的根系类似神经网络一样致密。所有地球上生命是视界以内松果体以神经网络形式存在。
通过普利高津的耗散理论的解读:松果体正是信息熵无序极大与远离系统平衡的地球的负熵状态叠加,使得生物能够形成有序的生命体,并持续进化。 2、生命进化 万物的进化和人类的历史都是遥远“黑洞”中的宇宙神经网络的量子涨落过程。从进化论角度来讲,人类肯定不是生物进化中的终点,也仅仅是一个环节,那么更高的智慧生命是存在的。
生物进化适应环境,也是存在不断双缝干涉的结果,基因信息编码适应环境的刺激影响。
病毒是一台智能编程机,不仅有很强的适应环境的自动行动力,还有强大的信息处理中枢。病毒的基因转录配对是一套可循环的自动编程-执行过程,是其对抗几十亿年的宇宙能量耗散的关键因素。病毒与世界斗争才产生了巨噬体、单细胞、多细胞和其它生物。所以没准其是很久远的古智慧生命留下的发明创造,并代代相传。病毒的基因编码或许可以通过量子纠缠和量子开关传送到遥远的星系。所以病毒或许是遥远空间的信使,它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和感知的信息编码,能够使得遥远星球的智能生命接受到信息,这些信息不断积累在宿主的基因和记忆里,并以宿主形式存在着。
智能体进化:病毒是最基本智能体,高一等级为单核细胞和多核细胞,然后分别是细菌、昆虫、爬行或脊椎动物、人类,最后再进化为智能社群体(智慧星球,若干共同记忆的社会群体),再之后就是黑洞中的智慧信息体。这个不同层级智能体是能量或信息在不同维度的体现。 从进化论角度来讲,人类肯定不是生物进化中的终点,也仅仅是一个环节,那么更高的智慧生命是存在的。那么反过来讲,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这种新智能生物出现必然很快与人类竞争,或者支配人类的行为(智慧星球)。
每种动物包括人类都是一个“感知器”,它们日常积累的信息可以通过某种量子计算设备来相互共享。万物有灵是存在的。 3、人类社会与意识 信息景观与人类意识:全人类的意识是某个光球(宇宙类神经网络)中信息的投影。人类意识是一个整体“大脑”,或者多个整体,通过语言精妙得编程并得到个体的记忆,传递与进化。需要充当了人类社会的DNA和RNA。这种进化就是意识,也是自组织现象。如同海里鱼群的群体效应是整体意识的自组织体现,不过人类社会根据需要传递信息更有可变性与可塑性。 每个人都是这个大脑中的一个神经节点(人类文化现象就是一种记忆神经传导过程),神经节点之间的量子纠缠使得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和传播知识。 4、宇宙生命一体论 这个概念来自信息守恒,或者说地球上的生命集中必然与遥远黑洞中的某类生物神经信息的集中密切关联。 银河系有1000亿颗恒星,已知的宇宙有1000亿个类银河系。这些星球都是由各类力和暗物质神经网络相互关联着,信息在这些大跨度时空中传递。而人类大脑只有860亿神经元,人类社会也不到70亿,所有人类神经元加关联在一起(语言,数理逻辑,网络交换信息)也没有宇宙的关联多。人类世界的智慧很可能只是宇宙智慧的一小部分。 宇宙智慧通过量子信息纠缠和分布式计算(或者说“思考”)将不同的诸如地球一样的智慧星球联系在一起,但每个智慧星球之间却不一定知道彼此存在。因此人类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世界场景中,宇宙中有千千万个此类场景。
天文学家发现武英座10-100亿光年的宇宙神经网络结构,全宇宙或许就是一个“大脑”。人类(群)和各类生物都是这个“大脑”的投影或者梦境(量子纠缠的一种低维状态)。 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受基因遗传和神经网络计算规则支配。是对抗自然界熵增的力量。宇宙大爆炸后一直处于熵增状态,但宇宙神经网络的出现也一样在对抗熵增,否则宇宙是一锅混沌的粥。因此,“上帝”真的存在?因为对抗熵增的因果逻辑和物理效应在宇宙各时空尺度里面都是等效的,否则也不会有生物存在的逻辑。
宇宙神经网络的存在能够推论出生命在宇宙中是广泛存在的。如同地球上生物进化年龄图显示,多细胞的碳基生命在历史长河中可分化为细菌、古核生物、真核生物,直到能够思考的人类;同样在硅基生命、铁基生命的进化中也有智慧生命,我们只是没法想象这些生命的形态,但信息计算规则和信息传送规律确是一样的。 五,人工智能 如果人类能够通过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创造出真的神经网络(人造大脑),那么人的肌体只是一种被编码的信息载体。这也证明人类不是进化的最后环节。 凡是能被AI能够学习替代的都不是世界最基本的信息,人类的语言不是。但音乐和数学没准是。如果人类能从AI的文学作品(诗歌,绘画等)体会到新的情感,的确人类的意识是局域性的。不过或许开心,沮丧是宇宙中的根本信息。 关于进化的基因组合,图灵编码机,双缝干涉及逻辑斯递映射,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结论: 世界是被编辑和可计算的,那么它应是一个更庞大系统的一部分,或者只是另一种存在物投射出来的“幻像”,世界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