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过年习俗
查看话题 >初五初六,出年界后上族谱,迎来灶神添新丁!
年初六,上族谱,先祭祖,再订新丁。 培田人很敬重祖先,经历过大逃亡的时代,更加珍惜现在的安宁和幸福。不忘祖恩,铭记乡情,族谱世代延续,认为“三代不修谱就不孝”,从不断更。


有了感恩,才有传承;有了祖,才有家;有了根,才有归属。那一份族谱,万人归一,天地人和,也是对一千年客家文化的历史拜祭和继承。 一大清早,提起“花轿”,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大家前往衍庆堂、敬思堂等祠堂,祭祖之时,奉上茶酒,让祖先吃上香喷喷的鸡,五花肉,豆腐,“腐”和“富”谐音,祖先啊,祝福大家过上富贵好日子啦!

上檀香和大香小香,洒米酒——敬祖,敬天,敬地,一饮舒畅,不禁笑眯眯。

然后就是跟祖先报喜啦!乡贤们口中念念有词,祭文说给祖先听。 “有创有垂,泯骄奢而敦礼义;克勤克俭,务稼穑而重诗书......翼子贻孙,叠见藻芹撷秀;继志述事,咸推桥椊联芳......”

今年添丁的人家上族谱,告诉祖先 ,哪房子孙喜得贵子了,贵子贵姓贵名,祖先听了,笑逐颜开。

现如今,族谱已有120多万字,密密麻麻记录的都是培田子孙的名字、心志、祖训,它是活的,流淌着吴家人的血脉,也将随着历史的长河流淌下去。

春雨落,净水暖,那一片辽阔的田野上,人们开始种植烟草,烟草透过薄膜,吐露新芽,绿意盈盈,充满了新生的力量。


年初五,圆个年,迎灶神,烧小火。 初五清晨,天蒙蒙亮,店铺开市啦!灶君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天,初五下凡“回家”,人们时刻准备着,盛情款待。

这不,一大早,灶王爷披着大红服从天而降,大家开开心心的请灶王爷喝喝茶聊聊天,呈上丰盛的牲醴,暂时收起厅堂的祖宗画像,将贴于门楣的门钱纸取下烧掉,爆竹响,金纸烧,灶君“回家”,万分欢庆,吉祥如意。

清晨迎接灶神就是出年界,闽西客家人一般称为“开小正”。 开小正,心诚则灵。主家男人手持三香,当天叩拜三下,口中默念:“三杯清酒五碟糖,欢迎灶君回厅堂,玉帝面前奏好事,回家带来吉与祥”。 然后恭恭敬敬把香插回厅堂香炉。

过年后无论是第一次上田做事,还是下河洗涤,都要带上香和纸,祭拜祭拜神。上田一束线香、一叠金纸,下河则是香纸,土地公公和水神心领神会,给予五谷丰登之福。

吃上一顿大餐,有着传统的客家风味,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拜完年,圆年啦,夜里,门前烧起小火,驱赶年兽,年怕火,看到晃动的火苗,便不敢靠近,也不敢危害人间了。


摇曳的火苗,燃烧着,唱着歌,仿佛在静静等待着,与日光重合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