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上班的理由(5)——如何创作出有影响力的内容?
直升梯:
《我不上班的理由(4)——“给Vice供稿是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关于《从严禁早恋到疯狂催婚:中国家长的畸形婚恋观》这篇文章,读者提出的问题。
关于它的几个小秘密(数据):
a. 本文著于在2017年12月,发布于2018年2月,雪藏了两个月才发出来,是因为没过某杂志社的终审;
b. 这是作者有史以来传播力度最广的一篇文章。在最初发布的豆瓣,目前累计有50万+浏览量,2万多个“喜欢”。转载的微信大号,不少也有10万+阅读量。不过,本人不保证今后都能维持这种传播效果;
c. 目前有41个微信公众号向我申请转载,搬运到简书、微博、各种论坛和APP上的也不少。需要声明一点:没有署我的名字,就是盗用。本人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为内容进行维权。——其实我这里的授权特别好拿,只要提前说一声,附上作者信息和出处就好,也不需要转载费。为什么不呢?
d. 目前我的私人公众号(阿猫啥都不知道)关注量刚满1000,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涨很多粉。
读者关心的问题如下:
1. 有稿费吗?(@梁某某)
答:没有,但是有打赏。
这篇文章在最初动笔的时候,其实没想好要给哪个平台投递。写到一半,有杂志社的编辑姐姐来约稿。沟通过后,对方觉得这个选题可以,我当时也以为,终于可以有稿费充实一下我这个穷鬼的口袋了……可惜最后没过三审(主编要求很高),稿酬自然也是不存在的。
后来,该文被很多大号包括营销号转载,但我并没有伸手要钱(最开始,也是不知道“转载费”一说)。不过,微信公众号 @猜火车 主动给我转了300元作为转载的费用。这是个好公众号呀。
一个尊重创作者的平台,必然会得到创作者的青睐。今后要我在约稿的平台里选,我也会优先选择它。
另外,担心我饿死的宝宝可以放心了。虽然没稿费,但是有打赏呀。在豆瓣上我大概收了1000多元吧。
感谢所有打赏的朋友,一元两元也是珍贵的。
2. 怎样才能让大号都来转载呢?(@行走在消逝中)
问题提得好。换一个说法,就是怎么创作出有影响力的内容。
马克·舍费尔写过一本书,叫《热点》,书中一个观点,就是要为内容“嵌入分享基因”。
什么样的内容值得分享出去呢?
a. 让你看起来更酷、更有趣,或是更有智慧,总而言之,有助于提升个人形象;
b. 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共鸣,让你笑、让你哭,让你觉得寓意深刻,值得与他人分享;
c. 它很实用而且合乎时宜,传播出去也能让朋友受益;
d. 这是一个新点子、新想法、新的声音,之前没有过的;
e. 你与作者感同身受,不得不用分享出去为Ta点赞。
虽然笔者写作时并没有考虑那么多,但如今看来,本文确实具有一些“分享基因”:
第一,它挺长的,看完不容易,转发出去,至少说明自己有一定阅读水平,是个思想独立的年轻人;
第二,本文的主要读者,基本都有被父母催婚,或禁止在学生时代谈恋爱的经历。用网络用语说,就是“戳到了G点”,而且是一个国民性的痛点;
第三,它很新。一直以来,都没有系统的文章来阐释这个一直存在的问题,至少没有自媒体认真写过;
第四,文末提供了反击妙招,又恰逢春节这个特殊时期,转发出去,可以帮助朋友解决燃眉之火(不管是否真正奏效),又可以增进互动(点赞留言),何乐而不为?
第五,觉得作者写得太好了,说到了自己心坎上,不得不转发出去表达支持。
分析完毕,打住吧。所有渴望进步的文艺创作者们,大可忘掉上述内容。你只需记住最重要的三点:
一、你的选题是不是已经被写烂了?如果是,换一个。内容休克的时代不需要千篇一律的废话;
二、你有没有在说真话?如果没有,删掉那些陈腔滥调,重新思考;
三、你有没有在糊弄读者?如果有,停笔。一个把读者当作蠢蛋的作者,读者也会视Ta为蠢货。
我在《二零一八,铁石心肠》里说过,没有人有义务给你的梦想点赞。换句话说,平台没有义务必须登载你的内容,读者/用户/受众,不管什么说法也好,也没有义务把宝贵的注意力砸在你身上。所以想想,为什么别人要把内容分享出去?——因为有价值啊。价值才是每个人手里最想握住的东西。不是花招,不是修饰性的漂亮话语,也不是骗取点击量的可笑伎俩,好的内容,才真正抵达人们心里,开花结果,也让播种者收获回报。
至于价值,每个人深耕的领域不一样,对世界的理解也不一样,这个答案只有你最清楚。
希望对你有帮助。
3. 我也想写一些生活中的感悟,但是一点头绪也没有,要怎么提高呢?(@社会主义继承人)
答:灵感就像恋爱的机会,要么毫无踪迹,要么接踵而至。一点恰到好处的火花,有些时候难以把控,但在等待爱情期间,至少可以把自己捣腾得像样一点,万一遇到爱神赐缘,也不至于吓跑人家姑娘。
写文章也一样。
创作干旱期,灵感之神好像遗忘了你的存在,你磨笔霍霍,却写不出一个字。那么我建议你停笔,不要再写了。去看书、去观影、去生活、去游历,让自己整个人丰富起来。然后再写。就当写日记一样写,像所有外界的眼睛不存在一样写,把五脏六腑掏出来一样写。让这些思绪穿过你,抚慰你,蹂躏你,促使你从床上挣扎起来,走向书桌,自然而然地记下那些字句。当你实在写不出时,就停笔。
搜刮枯肠的滋味太难受,我明白,但这个世界上不缺一篇痛苦写就的平庸之作。我不希望你强迫自己去创作,因为那样就好像说,只要你努力一点,锅里还是能挑出肉的。可我们明明看到,那里面空空如也。
你应该去狩猎,像个真正的猎人。你的猎物是世界上一切可写之物。
去喝酒,写她喝酒的故事。
去弹琴,写钢琴老师的故事。
去短暂地迷恋,写心碎的故事。
去读诗和小说,那里面有最丰富的素材。
别着急,我们有一整个春天的时间,用来挥霍,用来日复一日地耽溺幻想。
没有什么是不能错过的,也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生活本身,诱惑我们,爱上创作。
4. 你会感觉选题枯竭吗?(@王二小)
答:我没感觉过选题枯竭,反而常常觉得一双手一颗脑袋,写不尽万千选题——真希望拥有三头六臂。
由于我是写时评的,选题主要来自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意。只要现实一日不让我彻底高兴,我就一日不缺选题。感谢现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