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有感
最近阅读长篇科幻巨著《三体》系列,以及相关的如《极简宇宙史》等辅助读物。人的认知范畴分为信息—知识—理论(科学)—理念(价值)—哲学五个层级,在《三体》庞大世界观面前,如果仅从科学的范畴去解读这部小说是远远不够的。
哲学是我们认识和改变世界的根本方法,《三体》的哲学正是在宇宙尺度上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一个冰冷寰宇,充斥着残酷、黑暗和绝望。大刘是个彻底唯物论者,这种唯物夹带着残忍的现实。
《三体》将我们的宇宙描述为一个拥挤的多维世界,包含着各种文明、物质。与其他科幻小说不同的是,大刘对文明更替的生动刻画。地球与三体、面壁者与破壁者、蓝色空间号与万有引力号等都是对宇宙中文明分分合合的描述。一般来说,我们很难体会到一种文明的变革,而在小说里,我们对时空知觉被无限放大,各类文明也瞬间诞生、分离、冲突和灭亡。“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这句小说中的谚语正是大刘以旁观者身份发出的最真实感慨。
《三体》提出一种新的认知路径——“黑暗森林法则”。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而宇宙物质文明的总质量守恒,极力多占生存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争夺生存资源的主动权时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如果不考虑距离与时间,在可控的范围内,大文明会吞并小文明,以取得生存资源,扩张是第一要务;第二,考虑距离与时间,加上技术爆炸,文明的大小具有相对性、不确定性,生存便成了第一要务。在“黑暗森林法则”面前,大刘将人类文明比作一个小人物式的悲剧,既有愚昧、奴性和现实,也有执着、奋斗与理想。人类与三体争斗过程中构成了一个个苦情事件,虽然有如同罗辑一样的英雄人物,但最终也逃不过现实的悲剧。无数人类文明、三体文明的悲剧构成了整个宇宙文明的悲剧。读这样的文字,不仅是血淋淋的、一点一滴得被敲打,而且它使每位读者的内心都在震颤、酸楚和感动。
《三体》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复杂价值观世界。黑暗与光明、理想与现实、绝望与希望都是对立统一存在的。当我们大多数人仰望星空,无限遐想之时,大刘给我们狠狠的泼了一身冷水,浇醒我们对未知世界的美梦、对远方客人的期待,在我们梦醒时分已沦为别人阶下囚,盘中餐;当我们发现三体文明的侵略意图,面对智子的科技封锁,人类无力反击即将被奴役之时,大刘又让罗辑以不惜同归于尽的代价,作为执剑人,拯救了危机中的地球文明。或许,真正的希望就绝望之中的一丝希望,而真正的绝望是希望之中的一丝绝望。正是这种对复杂价值观生动描写,使得读者意识觉醒,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人与社会。
最初还没读《三体》时,我曾以为这部小说会用最宏大的宇宙场面征服我,但是真正震撼我的是它对人性与文明的深刻反思。当黑暗战役中蓝色空间号为生存摧毁自然选择号及4艘同类型战舰后逃亡时,我如同战舰上的军人一样,体会着背离道义带来良心上的谴责;当罗辑为地球文明倾尽其所有,独自与三体博弈时,还要面对人类社会谴责与孤立,我也深深体会到这背后的辛酸与苦楚;当程心不忍按下毁灭世界的按钮,却使得三体文明奴役人类文明时,我也体会到面临选择内心的挣扎与折磨。或许,真正的成长就是要经受住命运的考验,能屈能伸,能上能下,在理想中认清现实,在现实中追求理想,无论面对任何选择,不变的是追求内心深处的平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