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歌舞伎在中国


1924年:二代目市川左团次的中国公演,是我们从史料获得的歌舞伎最早进入中国的文化交流事件。二代目市川左团次(1880-1940)作为初代的长子,是日本明治后期-大正和昭和初期促进歌舞伎现代化的戏剧革新者。1924年在松竹和当时日本使馆支持下,左团次一行于8月9 日抵达中国大连,举行友好亲善和南满洲铁路建设慰问巡回公演,足迹遍及东北各地、北京、天津和上海。
8月11-19日在大连剧场公演戏码是《鞍马山》、《修禅寺物语》、《繰り三番叟》、《慶安太平記》、《浄瑠璃供奴》、《箱根霊験躄仇討》、《鳥邊山心中》、《河内山》、《賤機帯》《綱館》、《石切梶原》、《南部坂》、《鈴ケ森》、《番町皿屋敷》、《越後獅子》。
8月21-23日在沈阳奉天剧场公演戏码是《鞍马山》、《修禅寺物语》、《繰り三番叟》、《慶安太平記》、《浄瑠璃供奴》、《箱根霊験躄仇討》、《鳥邊山心中》、《河内山》,张作霖夫妇出席。
8月21-23日在长春剧场公演戏码是《鞍马山》、《修禅寺物语》、《繰り三番叟》、《慶安太平記》、《净琉璃供奴》、《劝进帐》、《箱根霊験躄仇討》、《鳥邊山心中》、《河内山》、《賤機帯》
8月27-28日在哈尔滨新舞台公演戏码是《鞍马山》、《番町皿屋敷越後獅子》。
8月30-31日在抚顺公会堂公演。
9月2-3日在安东剧场公演了《鞍马山》、《修禅寺物语》、《繰り三番叟》、《慶安太平記》、《浄瑠璃供奴》、《箱根霊験躄仇討》、《鳥邊山心中》、《河内山》、《賤機帯》
9月16-18日二代目市川左团次一行于到访大邱、釜山进行公演,9月22日又从大连乘船三天抵达天津港。9月24-28日在北京逗留访问交流。此后行程没有再安排演出。左团次首次见到梅兰芳先生,是他1919年访日演出。五年后左团次在京重逢。此前,他向梅先生提出有机会能在北京共演的意向。当时《顺天时报》报道还记录了对日中两位名家共演的期待。梅先生对他们一行来北平表示了热烈欢迎。作为东道主,他在东四牌楼大条胡同冯耿光先生的府邸,主办了文化界戏曲界知名人士参加的欢迎会。听说左团次对京剧脸谱非常感兴趣,郝寿臣先生邀请他到自己家,将收藏的脸谱展示给他。之后左团次又参观了富连成科班,对学生和老师表示了极大赞赏,并向他们赠送了食品。虽然左团次没能实现和梅兰芳共演的愿望,但在北京还是看了很多戏。
9月29日以后左团次到访天津,与黎元洪会面,参观了他西洋风的私人宅邸小剧场。随后抵达上海。在村田孜郎陪同下参观了京剧后台,观摩了许多京剧戏码,参加了戏剧家欧阳予倩先生举办的欢迎派对,并与上海名演员夏月润就日中戏剧进行了交流对话。10月10日从上海回到长崎。



1926年:山森三九郎率当红歌舞伎名伶十三代目守田勘弥携养子坂东秀歌(即十四代目守田勘弥,五代目坂东玉三郎的养父)、村田嘉久子等为首的守田座剧团50余人于北京公演,媒体上说这是歌舞伎历史上的首次访华,显然有纰漏,说成北京首演应该比较恰当。守田座于北京开明剧院公演三日,歌舞伎戏码有《镰仓三代记》、《连狮子》、《大藏卿》、《道成寺》、《宫岛默斗》、《六歌仙容彩》。中方三日京剧戏码有《战蒲关》(梅兰芳、王凤卿、刘景然)、《取金陵》(朱桂芳)、《变羊记》(萧长华、诸茹香)、《金山寺》(梅兰芳、姚玉芙)、《打瓜园》(朱桂芳)、《一匹布》(萧长华、诸茹香)、《六月雪》(梅兰芳、龚云甫)、《娘子军》(朱桂芳)、《荷珠配》(萧长华、诸茹香)。






1955年:松尾国三率以歌舞伎名伶二代目市川猿之助(初代市川猿翁)为主的日本歌舞伎剧团访华,在北京、上海、广州上演《劝进帐》、《倾城返魂香》、《双蝶(二人)道城寺》。随团主演还有:市川中车、三代目市川段四郎、市川荒次郎、市川八百藏、岩井半四郎、市川猿三郎、片冈我童(十四代目片冈仁左卫门)、市川松茑等。



1960年:河源崎长十郎、三代目中村翫右卫门率日本左翼剧团前进座访华,在北京、西安、武汉、南京、上海、广州等演出《左仓宗五郎》、《俊宽》、《鸣神》、《劝进帐》。主演还有:河原崎國太郎、瀬川菊之丞、嵐芳三郎、嵐圭史、嵐芳夫、中村鹤藏、藤川八藏、中村梅之助等。

1966年:河源崎长十郎、三代目中村翫右卫门率日本左翼剧团前进座二次访华,演出《鬍套》、《巷谈本牧亭》、《五重塔》。主要演员还有:河源崎静江、瀬川菊之丞、嵐芳三郎、嵐芳夫、嵐圭史、中村鹤藏、藤川八藏、中村梅之助等。




1979年:为纪念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日本歌舞伎使节团访华,人间国宝二代目尾上松绿、人间国宝七代目尾上梅幸、十七代目市村羽左卫门、初代尾上辰之助、三代目河源崎权十郎、七代目市川门之助、七代目坂东蓑助等,在北京,杭州,上海演出《忠臣藏》(第一、三、四幕)、《镜狮子》等。


1980年:应中国文化部邀请,前進座第三次访华,在北京、天津、南京,由河原崎長十郎主演郭沫若的剧作『屈原』(这是在日本演出大获成功的中国剧目),可惜郭沫若已于两年前去世。


2003年:为纪念日中国交正常化、唐代高僧鑑真和尚东渡日本1250年,前进座在北京、上海、揚州上演根据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同名小说改编的剧作「天平の甍」,由岚圭史等主演。


2004年:三代目中村雁治郎(四代目坂田藤十郎)率日本松竹大歌舞伎近松座,参加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在京演出《藤娘》、《太刀盗人》等。主演还有其子五代目中村翫雀(四代目中村鴈治郎)以及中村龟鹤、中村雁乃助、中村雁成等。


2007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松竹大歌舞伎访华,人间国宝坂四代目田藤十郎携近松座,在北京、杭州、上海、广州四地巡演《倾城返魂香》、《英执着狮子》。主演还有其子五代目中村翫雀(四代目中村鴈治郎)等。


2010年:日本歌舞伎人间国宝、五代目坂东玉三郎参加应邀上海国际艺术节,与苏州昆剧院联合上演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并主演歌舞伎《杨贵妃》。

2015年:尾上菊之助于4月参加北京举行的中日友好京剧-歌舞伎汇演,在梅兰芳大剧院出演《春興鏡獅子》。这是继他的祖父尾上梅幸于1979年中日友好条约缔结在中国公演此剧后,再次上演。



2017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松竹大歌舞伎在北京特别公演《义经千本樱-鸟居前》、《恋飞脚大和往来-封印切》、《藤娘》。主演有四代目中村鴈治郎、八代目中村芝翫、片岡孝太郎以及中村福之助、中村桥之助、市川门之助、中村壱太郎、上村吉弥等。
-
髙等の遊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2-01 17: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