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翻看的老照片––家庭相册
2018.2.24 图/文 Kris
每个家庭都有一本相册,或多或少记录着这个家庭的变化,孩提时代,青少年时代,青年时代。父母的茂迭芳华与不惑中年,还有承载这一切的城市变迁。

表姐、表弟、我,仨小孩儿,三四岁左右,依稀记得是去赶集的日子,大人们开心了嚷着要去给我们拍张照片,我有记忆以来,这算是第一次拍照片,兴奋极了,跑的太快以至于摔了一跤,膝盖上一团污渍,小手拉着背后的灌木叶子,皱着眉头满脸傲娇,定格了这一瞬间。后来这成为我们姐弟仨之间最经典的影像。

背景跳到1998年,那时专拍小孩儿骑马照的叔叔走到我们家附近,在池塘边的小路上吆喝"照相!!照相!!和马儿照相哟!" 我几乎开心到飞起来,跑着跳着告诉妈妈,我想和马马拍照,于是我得逞了,一手被抱上马背,手里举着个刚剥一半儿的橘子,露出开心的笑容。多年后再看时发现妈妈一只手扶着缰绳,避免马儿乱动。对,那只穿着紫色滑雪衫的手臂,就是妈妈的。

每次看见这张照片都有许多感叹,一是感叹父母白衣飘飘的纯洁年代,看着妈妈的笑容觉得那时的年轻,真美。二是感叹原来我老爸还有如此帅气的时候,一个热血沸腾、初尝家庭滋味的男人。每次看着这张照片,能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

妈妈刚生完弟弟的,没有我在场的,全家福。妈妈的盛世美颜看起来真是美,看见她坚定朴实的眼睛,醉在她的酒窝里。

陵川子弟学校,那时陵川兵工厂还没有搬迁到成都,这里大部分人是国企单位职工们的孩子,在那个时代是显得比较阔绰的家庭,能从后排多个孩子的穿着看得出来。有一些脸蛋儿隐约有点印象,如果机缘巧合,愿他们能看见这篇文章,那该是多么地震惊呢。

重庆解放碑八一路附近合影,那时略微懂得拍照摆pose了。俩马尾辫的我,甚是可爱呢。

我芳姐从小是学霸,我们的标杆,智商情商max的姐姐。

在老妈的指导下摆着这个pose拍了这张照片,我看起来头大身子小,好似一个大头娃娃。

小学四年级左右,学校开展圣诞节活动,老师要求每个同学穿红色衣服,结果我穿了一件睡衣(说实话那时候没有睡衣的概念觉得没啥2333),值得一说的是我旁边的好朋友,杜海霞,我一度想要再找到她,那时候她可真是个小可爱,皮肤白白的,个儿又高,学习好(我经常抄她的数学作业),字儿漂亮,她腼腆的笑容,我那时好喜欢她穿着的这双小红靴啊嘤嘤嘤,看着这照片好想她啊。
至于我的神情....拍照的时候忽然想起来闭着眼睛能看见我的内双眼皮...应该会很好看。事后才知道这个动作是要闭着眼的,不适合拍照,我那时可真是傻缺啊2333333....

妈妈在三峡广场99元买来的胶片机,俗称"傻瓜机",初中毕业时妈妈借给我,拍了一个交卷,洗出来有的还能看,那时候没有胶片复古啊什么的这种想法,只是拿着相机"咔咔咔"一顿拍,只懂得按快门,好似机子不傻,其实是我傻而已啦。

值得一提的是,我和妈妈念的是一所中学,这张照片是妈妈的中学时代,妈妈和她的好朋友们,是学校花坛里拍的,当然我上学那会儿这地方已经大变样了,感叹这所中学历史悠久啊。

对这张照片的印象很弱,只知道画面中那位漂亮阿姨是妈妈的好闺蜜,地点,故事背景不详。值得一看的是粉红阿姨那时候的"潮流"打扮。粉色滑雪衫搭配黑色脚踩裤,绿色袜子无疑是个点缀哈哈哈。

放这一张照片为了说明02年时解放碑周围的建筑还没有这么高,与现在相比,好多高楼都还没有建起来,据老一辈的说,八十年代时解放碑是这里最高的建筑,周围都是民房,前不久我再去解放碑时,它的那种威严俨然消失了,被包围在重重高楼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