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一口锅,一把刀,一块砧板,拉开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帷幕。 利用人物故事来讲述美食,让美食充满人文的温度,舌尖上的中国一开播便召来无数拥趸。这招用在本草中华,第三极等纪录片都屡试不爽。 其实这是一个老梗。早在2006年探索频道就拍过列国图志,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地区选取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信仰的人来讲述一个国家,如巴西就选取了桑巴舞者,柔术格斗者,直升飞机驾驶者,亚马逊河流居住者等来介绍这个地域跨度大的多民族国家。精彩的人生故事,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很快就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让讲述不再枯燥,纪录片更具有可看性趣味性。 无数少女都拥有一个梦想,梦想总有属于自己的小店,书店花店或咖啡店。殊不知这种店面基本就是找死的节奏。现在去任何一家大型购物休闲综合体,有人气的是电影院儿童乐园电玩场所,要排队的是餐厅。购物橱窗除了大牌可以支撑,其他基本都被残酷的市场逼退,梦想终究敌不过烟火气。人文情怀者更迷恋纪录片,杨澜也不例外,曾创下阳光卫视想作为纪录片的专业频道来推广纪录片。由于落地等等问题最后不得不由于经济压力变卖。杨澜都调侃自己,当初全凭一股一厢情愿的青涩情怀和一无所知的热血勇气踏进这个市场,早知道这个市场是这么艰难也许不会涉及,当然也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失败让自己更清楚自己的定位,成为内容供应商。拍一部好的纪录片真心不容易。 你有故事我有酒,可是,我有茅台,换来的也是一大堆心灵鸡汤和重复不已的悲情泪水,好的故事在哪里,有了好的故事生动的表述又在哪里,有了好听的精彩故事平台又在哪里,我有故事你愿意听吗?纪录片真是任重道远。 饮食文化最怕的就是有了文化没了饮食。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就不小心犯了这个错误。听了不少故事,却没留下美食记忆。 早在2008面央视就和 BBC合作拍摄美丽中国,当时就由于拍摄理念,拍摄技艺等不同而有争执,不过拍出来的片子还不错,同时也让央视纪录片水平一下提高不少,加上央视本身拥有的丰富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型纪录片如货币,华尔街,河西走廊等都拍出了水准。其实央视也在追求改进,最近推出的充分利用高科技的高空航拍和低空无人飞机拍摄相结合,三围动画的引入,使航拍中国让人惊艳不已。以省为单位,从一张地图开始,沿着飞行路线俯瞰祖国大好河山,跳出了讲故事的老范畴,节奏明快,植物的四季变更,动物的各种灵动,多一个角度看世界,纪录片也多了一种维度的表达。 好的纪录片层出不穷,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受众,终究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看厌了穿越,看多了宫斗,看烦了神话,来部纪录片,也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