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感
全能感。 三岁的W打人,受伤的是妈妈,受伤的是叔叔。被打的妈妈脸被挠坏,打了他一下,被打的叔叔头部受伤,吼他一次。唯独打W的爸爸没有受伤。孩子在打人的过程既是学习爸爸的过程,也是在寻找着全能依恋的人。 三国里的关羽是个极度忠诚的人。一个极度忠诚的人和一个极度奸诈的人在一起,后者会非常依赖前者。成也忠诚,败也忠诚。关羽因为放走了曹操,忠实于曹操,而后也败给了曹军。 汶川地震救灾老演员秦怡,有个精神病儿子。赈灾捐款自己的全部家当,她的精神病儿子是个攻击力非常强的人,天天打妈妈,而妈妈任他打,妈妈说“儿子,你打吧,除了脸打哪都行,因为妈需要用这张脸去赚钱。”儿子天天打,除了脸不打,其余地方打的妈妈浑身青紫。儿子像是恶魔附体般打妈妈,而这恶魔就是全能感。有全能感的人需要一个佛一般的人来信赖。 很多人的关系都是如此。恋人,夫妻,成人与孩子,领导与下属,主仆等等都是在全能感与忠诚感的杠杆间行走着,全能人与忠诚者之间竟然如此融洽。这种模式多是在重复人童年的模式,成人是长大的小孩。电影《追风筝的人》里,男二号对男一号是绝对的忠诚,这种忠诚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心灵创伤。 全能感者寻找着抚养者的爱,抚养者主要是父母。忠诚者寻找着被依赖,主要忠诚于父母。心理学家奥南朵每次比赛考试都是快第一的时候会出现点不愉快的小插曲,比如跑赛时,快到终点得第一时,膝盖肯定卡破皮,考试快得第一的时候肯定会出点小问题。等奥长大后觉察自己时,才发觉原来这种插曲是对生意失败的父亲的忠诚。 很多全能感者非常喜欢玩摔鼻涕的一种玩具,这样的玩具怎么摔都不变形,回到生活中会出现任我怎么任性,你都不许生气的模式。电影《危城》中,吴京饰演也是个很忠诚的反派角色。忠诚者寻找绝对的信赖与支持,这种信赖与支持一旦被建立,很难被打破。公司里如此,婚姻关系亦如此。 绝对全能和绝对忠诚都是种病态感。当父母以平和心态处理孩子每件小事,让孩子感觉到有安全感。绝对全能有种需要机器猫一样的幻想感,绝对忠诚感有种尽忠于老板的跪拜感。前者的幻想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后者的跪拜是现代社会已经废除的。但这样的交往模式仍在持续着。 当大人向孩子倾诉成人世界的事情时,孩子从倾听大人开始基本就告别童年了,倾听时孩子特别渴望成为奥特曼或超人一样的全能感中。 当大人要求孩子听话时,大人表现积极反馈;不听话,消极反馈。孩子在听话中一直是忠于父母的,也在忠诚中失去了本来的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