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些电影,终于明白什么叫“日久生情,狗又生狗”了
据老衲研究,狗年看狗狗电影,有助于在新的一年积累福气……所以!老衲给大家推荐一部非常本土的狗狗电影——《忠爱无言》。
🐶狗狗电影:“宠物”的特殊地位
狗狗电影不同于一般动物电影,因为狗是作为人的宠物而存在的。它跟人的关系最近,近到如同伴侣,它跟人的关系也最简单,简单到最有防备心的人也会因它感受到轻松。
狗狗作为家庭成员,它身上一定有大家都喜爱的美好品质。老衲今天推荐的相关影片,就是以此为主题,相信你能从不一样的故事中看到人与狗之间的深情。
🐶情感上雪中送炭:因简单而极致
谈到《忠爱无言》,大家会很自然地拿它跟《忠犬八公的故事》、《一条狗的使命》比较,但它和前两者讲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如果说《忠犬八公》和《一条狗》是狗狗对主人锦上添花的故事,那么《忠爱无言》就是狗狗对主人雪中送炭的故事。
锦上添花又美又忧伤,雪中送炭却是完全的忧伤。
《忠爱无言》以一个中国本土的全新故事呈现,改编自《老人与狗》的真实故事,网络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视频,上面记载了电影在现实中人物原型的生活状态。
《忠爱无言》在视角上继承了《忠犬八公》和《一条狗的使命》的做法,加入狗的主观视角,用黑白和彩色来区分狗和人的视点,这一点上并没有特别的创新。
但它的主角却非常特别:一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主角的视角虽然也是彩色,但却因为长期只能趴在床上或者趴在自己的板车上,所以眼睛的高度跟狗看人的高度几乎差不多。于是《忠爱无言》就有了三种视角:一个是正常人的视角,一个是狗的视角,一个是残疾人的视角。
这就应证了影片结尾的那句话:“狗除了不会说话,哪点不如人?”人与狗的关系在这部电影里,又有了新的形态。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生命的平等,或者尊重,也可以说是人的命运跟狗的一种共通性。
🐶相处的五个阶段:就像谈了场恋爱
在前面提到的三部狗狗电影中,老衲总结出了一个相似的故事发展线:不接纳——接纳——离不开——被迫离开——怀念。
影片中几乎只要是主角想收留偶遇的狗狗,就会有人出面阻拦,通常是自己的亲人或伴侣;而当他们彼此最亲密的时候,总有一件事把他们拆散;最后的结局,不管是重逢还是再也不能相见,人或狗都会怀念对方。
这个发展线其实很接近爱情故事,这种情感一般不会出现在父母与儿女之间、或者朋友之间,而只出现在爱人之间。试想一下,你接纳你的儿女或者父母,会有人来阻拦你吗?面对你的朋友,你会对他说“我养你”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人跟狗狗的感情并不是养儿子或者是交朋友所用的感情,而是“类似爱情”。
既然是爱情,就有不同的相处模式:有的是吃醋、独占型,比如《忠犬八公的故事》;有的是“只希望你开心”的大度宽容型,比如《一条狗的使命》;还有就是相依为命、互不嫌弃型——《忠爱无言》。
《忠犬八公的故事》中,男主角有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感情也很好,妻子和女儿对小八都还不错,但小八就是只爱男主角一个人:男主角每天上班小八都去接送,男主角死后小八每天去车站等候,一等就是十年……这个程度,连男主角的妻子都做不到,倒不是妻子对丈夫的感情就淡一点,而是人要面对社会、需要继续生活,但小八的“优势”在于:“我不仅忠诚,而且有的是时间”。而且小八晚上听见主角跟妻子亲密地说话,第二天马上就对主角“甩脸色”,这种嫉妒也体现了“类似爱情”的性质。
《一条狗的使命》稍有不同,小狗贝利虽然对主角也很眷恋,但它却帮助主角去追求自己爱的人,因为它的主要目的不是独占,而是让主人开心,它认为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和使命。这种奉献虽然看似无私、无欲无求,但本质还是变相的“爱情”,只是不再占有。就像人有时候对自己爱的人,并不一定想要得到,而是希望看见对方过得幸福。
《忠爱无言》的爱情性质更为明显,因为二货其实已经是作为主角的“伴侣”而存在:主角明确提出“两条腿的姑娘我是找不到了,所以我就找个四条腿的狗来陪着”。而影片的最后,主角又把二货的儿子(一条小狗)接过来继续养。这让老衲想起了《我的少女时代》里的经典台词“日久生情,狗又生狗”,原来这句话不只是用来表白,还有这样现实和朴素的含义!
🐶幸福感的缘由:食物、陪伴、理解
狗带给我们的,并不是什么惊艳的体验,而是一种返璞归真。它让我们知道,幸福感不是建立在惊天动地的大事上,而是建立在很多的小确幸上面。
这些影片中的狗狗,普遍都有以下特质:
吃货思维:有吃的就开心,不管吃得好还是不好;虽然喜欢吃,但更珍视主人的爱,如果是其他人想要讨好我而故意用美食吸引我,我才没心情搭理呢!
粘人本质:我就喜欢待着主人身边,我想跟他一起睡觉、吃饭、一起上班……如果他不愿意,那我就假装生气一下,等他来哄我。
善解人意:我经常汪汪地叫——每当我同意主人的观点。我总是猜到主人的烦恼和渴望,我不懂是我偷看到了主人的心,还是主人进入了我的心……
其实这三种特质是递进的关系,也是人想要满足的需求:食物是最基本的一层,当这一层得到了满足,人会需要陪伴,有了陪伴,人就不会处于“alone” (独自待着)的状态;但这样也不够,人还需要得到理解,跟另一个人心灵相通,才会摆脱“lonely”(孤独)的状态,得到心灵的慰藉。
如果“日久生情”是一个过程,那么“狗又生狗”就是这一过程的延续。因为狗的寿命比人的寿命要短,狗与人的相伴最终大多以生离死别而告终……
幸好,我们还可以像《忠爱无言》里的老于,有机会继续养育狗狗的儿子;可以像《一条狗的使命》一样,与转世多次依然未曾忘记主人的狗狗重逢;还可以给《忠犬八公的故事》里小八这样的狗狗塑像,让它给我们的感动永远延续……
狗年老衲为大家祈福,祝所有人与自己所爱“日久生情,狗又生狗”~
![]() |
🐶狗狗电影:“宠物”的特殊地位
狗狗电影不同于一般动物电影,因为狗是作为人的宠物而存在的。它跟人的关系最近,近到如同伴侣,它跟人的关系也最简单,简单到最有防备心的人也会因它感受到轻松。
![]() |
狗狗作为家庭成员,它身上一定有大家都喜爱的美好品质。老衲今天推荐的相关影片,就是以此为主题,相信你能从不一样的故事中看到人与狗之间的深情。
🐶情感上雪中送炭:因简单而极致
谈到《忠爱无言》,大家会很自然地拿它跟《忠犬八公的故事》、《一条狗的使命》比较,但它和前两者讲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如果说《忠犬八公》和《一条狗》是狗狗对主人锦上添花的故事,那么《忠爱无言》就是狗狗对主人雪中送炭的故事。
锦上添花又美又忧伤,雪中送炭却是完全的忧伤。
《忠爱无言》以一个中国本土的全新故事呈现,改编自《老人与狗》的真实故事,网络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视频,上面记载了电影在现实中人物原型的生活状态。
《忠爱无言》在视角上继承了《忠犬八公》和《一条狗的使命》的做法,加入狗的主观视角,用黑白和彩色来区分狗和人的视点,这一点上并没有特别的创新。
![]() |
但它的主角却非常特别:一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主角的视角虽然也是彩色,但却因为长期只能趴在床上或者趴在自己的板车上,所以眼睛的高度跟狗看人的高度几乎差不多。于是《忠爱无言》就有了三种视角:一个是正常人的视角,一个是狗的视角,一个是残疾人的视角。
这就应证了影片结尾的那句话:“狗除了不会说话,哪点不如人?”人与狗的关系在这部电影里,又有了新的形态。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生命的平等,或者尊重,也可以说是人的命运跟狗的一种共通性。
🐶相处的五个阶段:就像谈了场恋爱
在前面提到的三部狗狗电影中,老衲总结出了一个相似的故事发展线:不接纳——接纳——离不开——被迫离开——怀念。
影片中几乎只要是主角想收留偶遇的狗狗,就会有人出面阻拦,通常是自己的亲人或伴侣;而当他们彼此最亲密的时候,总有一件事把他们拆散;最后的结局,不管是重逢还是再也不能相见,人或狗都会怀念对方。
这个发展线其实很接近爱情故事,这种情感一般不会出现在父母与儿女之间、或者朋友之间,而只出现在爱人之间。试想一下,你接纳你的儿女或者父母,会有人来阻拦你吗?面对你的朋友,你会对他说“我养你”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人跟狗狗的感情并不是养儿子或者是交朋友所用的感情,而是“类似爱情”。
既然是爱情,就有不同的相处模式:有的是吃醋、独占型,比如《忠犬八公的故事》;有的是“只希望你开心”的大度宽容型,比如《一条狗的使命》;还有就是相依为命、互不嫌弃型——《忠爱无言》。
![]() |
![]() |
《忠犬八公的故事》中,男主角有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感情也很好,妻子和女儿对小八都还不错,但小八就是只爱男主角一个人:男主角每天上班小八都去接送,男主角死后小八每天去车站等候,一等就是十年……这个程度,连男主角的妻子都做不到,倒不是妻子对丈夫的感情就淡一点,而是人要面对社会、需要继续生活,但小八的“优势”在于:“我不仅忠诚,而且有的是时间”。而且小八晚上听见主角跟妻子亲密地说话,第二天马上就对主角“甩脸色”,这种嫉妒也体现了“类似爱情”的性质。
![]() |
《一条狗的使命》稍有不同,小狗贝利虽然对主角也很眷恋,但它却帮助主角去追求自己爱的人,因为它的主要目的不是独占,而是让主人开心,它认为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和使命。这种奉献虽然看似无私、无欲无求,但本质还是变相的“爱情”,只是不再占有。就像人有时候对自己爱的人,并不一定想要得到,而是希望看见对方过得幸福。
![]() |
《忠爱无言》的爱情性质更为明显,因为二货其实已经是作为主角的“伴侣”而存在:主角明确提出“两条腿的姑娘我是找不到了,所以我就找个四条腿的狗来陪着”。而影片的最后,主角又把二货的儿子(一条小狗)接过来继续养。这让老衲想起了《我的少女时代》里的经典台词“日久生情,狗又生狗”,原来这句话不只是用来表白,还有这样现实和朴素的含义!
🐶幸福感的缘由:食物、陪伴、理解
狗带给我们的,并不是什么惊艳的体验,而是一种返璞归真。它让我们知道,幸福感不是建立在惊天动地的大事上,而是建立在很多的小确幸上面。
这些影片中的狗狗,普遍都有以下特质:
吃货思维:有吃的就开心,不管吃得好还是不好;虽然喜欢吃,但更珍视主人的爱,如果是其他人想要讨好我而故意用美食吸引我,我才没心情搭理呢!
粘人本质:我就喜欢待着主人身边,我想跟他一起睡觉、吃饭、一起上班……如果他不愿意,那我就假装生气一下,等他来哄我。
善解人意:我经常汪汪地叫——每当我同意主人的观点。我总是猜到主人的烦恼和渴望,我不懂是我偷看到了主人的心,还是主人进入了我的心……
![]() |
其实这三种特质是递进的关系,也是人想要满足的需求:食物是最基本的一层,当这一层得到了满足,人会需要陪伴,有了陪伴,人就不会处于“alone” (独自待着)的状态;但这样也不够,人还需要得到理解,跟另一个人心灵相通,才会摆脱“lonely”(孤独)的状态,得到心灵的慰藉。
如果“日久生情”是一个过程,那么“狗又生狗”就是这一过程的延续。因为狗的寿命比人的寿命要短,狗与人的相伴最终大多以生离死别而告终……
幸好,我们还可以像《忠爱无言》里的老于,有机会继续养育狗狗的儿子;可以像《一条狗的使命》一样,与转世多次依然未曾忘记主人的狗狗重逢;还可以给《忠犬八公的故事》里小八这样的狗狗塑像,让它给我们的感动永远延续……
![]() |
狗年老衲为大家祈福,祝所有人与自己所爱“日久生情,狗又生狗”~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