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1第十天:京都西本愿寺、东本愿寺,返回北京
阴天。
最后一天~返程前的上午半天,安排了东、西本愿寺。两个寺都离京都站不远。之前做攻略也看到了讨论东本愿寺和西本愿寺哪个更值得去之类的话题。似乎是东本愿寺的御影堂更高大,而西本愿寺被列入了世界遗产。考虑到历史上东本愿寺是从西本愿寺分出来的,于是还是决定以以西本愿寺为主,尽管从京都站过去要多走几步路;而东本愿寺也可以在返回的时候路过看一眼。
先再访京都站。顺利跟清洁员小哥询问到了地下书店的位置;逛了一圈没找到,只好找了个妹纸帮查询库存,竟然没有我鱼最新一册,只好给YT买了本书就撤了;然后顺便在旁边小超市帮人带了瓶胃药。
之后向西本愿寺进发。感觉走了好远的路,一度以为走错了,其实并没有。只是比预计的路程远了一点。最终走到正路上,看到一个寺庙就冲了过去,进门就被门口的梅花震惊了。真是好美!右手一棵红梅怒放,左边一棵白梅刚开。二话不说掏出相机手机啪啪拍照,拍了十多分钟都不够。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梅花,既高大又有姿态。寺院也十分清净,街道尘嚣立刻被甩在身后。门内一侧有个人对着红梅写生,到底没好意思走近看,怕打扰人家。但寺院并不大,人也很少,停留了半天就只看到遛狗的老奶奶、穿过寺庙的两三个路人和一两个快步走过的僧人。一步三回头对梅树恋恋不舍,总算出门才发现,诶?!!这不是西本愿寺啊,原来是兴正寺= =b。其实人家门口就有写“真宗兴正派,本山兴正寺”,被我直接忽略了。只想着地图的位置,差点就错把兴正寺就当成西本愿寺了。还好真正的西本愿寺就在旁边,门楼高大不容错过,一出兴正寺门往北打眼就能看见。不过误入兴正寺,看梅花也值啦=w=。





西本愿寺非常好看!大门广场、御影堂和阿弥陀堂都既大又漂亮,规整庄严让人肃然起敬。一棵老银杏树虽然光秃秃的,粗大的树干和根根直指天空的树枝也足够吸引眼球。不过走近看说明也才400(?)年历史。爹妈说不如俺们蓝田辋川那棵王维手植银杏老嘛。但西本愿寺这棵银杏也算是成了精,历经两场大火活了下来,很不容易。御影堂和阿弥陀堂之间有连廊,连廊本身就好看,从连廊回看银杏也好看。后来发现竟然和去年秋天去玩的同事选了同一个角度拍银杏,她拍时还是一片金黄,我这时只有纵横交错的枝干了。
我们脱了鞋登上御影堂的木阶梯,经过一个年纪略长低头认真拖地的老和尚。上殿要脱鞋,自取木箱里的塑料袋拎着,踏上厚厚的木阶梯。可以在殿外侧的廊上走,可以进殿去看,也可以顺着连廊走到阿弥陀堂。毕竟是冬天,穿着棉袜踩在木地板上还是觉得凉。不过后来看到一群来参观的幼儿园小朋友,都是穿着短裤短裙露着白生生半截小腿,上衣也极其单薄,不过是衬衣加短外套而已,而我还裹着长款羽绒服,实在令人自惭形秽。
御影堂和阿弥陀堂都可以进,可以安静跪坐在地上参拜,也可以坐在后排椅子上休息。殿内装饰低调而华丽,天花板、吊灯、市内装潢和摆设以及略显昏暗的光线都营造出一种肃静的气氛,令人不敢高声说话,也不好意思拿出相机来拍照,生怕扰了佛祖清净。日本的佛寺的御影堂供的是祖先,阿弥陀堂供的是阿弥陀佛。在阿弥陀堂刚好遇到一家人做法事,和尚们很有礼数地躬身引导和接待来客,最年长的是在轮椅上缩成小小一团的老太太,真得有点类似动画片里那种以前总觉得夸张的形象,一家人六、七个,按顺序站好坐好,然后和尚跪坐定了开始唱经。一路看过来感觉日本人信佛的比我们多,日本的和尚也专业得多。
西本愿寺是个大寺,南侧的龙虎堂是寺务所,感觉是一座新建但体量也不小的仿古建筑。进去大厅有休息处,里边是银行柜台一样的接待处。寺院的工作人员事务繁忙,看来香火鼎盛。去休息处和卫生间得脱鞋进入,老妈去溜达了一圈,回来告诉我卫生间豪华得如五星级宾馆。
最后去西南侧的唐门看了下。后边的院子不对游人开放,但唐门这个国宝可以看,据说是16世纪京都伏见城的遗物,后来迁移至西本愿寺。唐门是日本安土桃山时代建筑杰作,实物非常华丽,精美雕刻着无数只动物,颜色鲜艳,眼花缭乱,装饰性极强。
老爹对西本愿寺非常满意。一则大。西本愿寺是日本第二大木质建筑群,御影堂和阿弥陀堂都是庞然大物,殿前广场也不小,用我们的低端相机手机无论从哪个角度也难以将两座大殿同时收入镜头。御影堂1636年重建,长62米、宽48米、高29米;阿弥陀堂1760年重建,长45米、宽42米、高25米。御影堂跟故宫太和殿(我国现存最大古建)相差无几,太和殿长64米、宽37米、高26.92米(连台基35.05米);但跟世界最大木结构建筑东大寺比还是差了点,东大寺1709年重建,长57.01米、宽50.48米,高48.74米(是最初创建时的2/3)。二则漂亮。建筑本身就很好看,木料粗大厚重,宽敞稳当,各种装饰摆设华丽又低调。三则可以进殿坐着体验。四则不收门票。老爹说,这个寺好,比之前看的许多要买门票的都好,早知道看看这个就行了。我则暗自觉得自己机智,最后才来看西本愿寺,否则还怎么哄老爹进那些要收门票的寺庙呢2333。












西本愿寺走到东本愿寺也仍然要一些路程。期间穿小巷,路过外形奇异的西式建筑(竟然是本愿寺传道院),路过一院子玩门球的老头老太太,路过无数摆在门口的盆栽和盛着清水的防火用水桶。最终东本愿寺只是匆匆一瞥,华丽的大门口看了看和西本愿寺如出一辙的高大的建筑物们,感觉更加宽广的广场上却没有那么老的银杏坐阵。






之后回旅馆取行李。临走时服务员小姑娘是跪坐在地上俯身送客的,如此大礼又让爹妈震惊了。
返回关西机场我选了条需要倒两次车但便宜的路线。主要是对霓虹国的地铁/火车换乘已经十分熟悉并且有信心了。而且换乘并不比直达的时间长多少。具体如下。
- 京都七条至关西机场(便宜路线)(换乘两次)(约2小时)(1950日元)(用icoca卡):乘坐 京阪本线:特急淀屋桥(京阪電気鉄道)到 北滨(大阪);换乘 堺筋线:北滨(大阪)各停天下茶屋(大阪市交通局) 到 天下茶屋;换乘 南海本线:空港急行关西机场南海机场线 到 关西机场。
- 京都七条至关西机场(贵路线)(无换乘)(约1小时40分钟):从七条步行到京都站(20分钟),或乘公交到京都站(230日元);在京都站买HARUKA票(3370日元)乘坐HARUKA(半小时一趟)直达关西机场(1小时20分钟)。
总之一路顺利,提前了不少到机场。缺点是就算没有需要托运的行李也仍然得排长队在柜台办理值机,这点东航真是不行。当年我们去巴黎法航凭我自己打印的登机牌都是可以登记的。作为穷游典范这趟又啥也没买,只最后在关西机场为了花掉剩下的日元买了一瓶威士忌和一瓶梅酒。钱刚好花完,真是计划得当。
晚上抵达首都机场,舅舅特意来接我们。于是又玩回来啦,要开始计划下次旅游才行啦hhh~
p.s. 又是十分省钱的一趟游玩。三个人10天9晚,总共花了人民币约2万7;其中机票约1万,住宿约7500,签证和保险1800,剩下的吃喝玩乐。爹妈是真省钱啊T T。
又p.s. 京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共17处,包括二条城、下鸭神社、上贺茂神社、西本愿寺、东寺、平等院、高山寺、延历寺、西芳寺、宇治上神社、醍醐寺、银阁寺、清水寺、金阁寺、仁和寺、龙安寺、天龙寺,我们这趟刷了9个,好好上班攒钱,以后再来继续~
又又p.s. 2019年1月16日总算赶在春节前补完了去年春节的游记yeah~=w=
相关日记:
2018.02.12-21 带爹妈春节霓虹关西十日游~第一天飞大阪
2018.02.13第二天:大阪的四天王寺、通天阁、游船、海游馆、摩天轮
2018.02.14第三天:大阪城公园和天守阁、庆泽园、动物园、黑门市场
2018.02.15第四天:奈良一日游~东大寺、二月堂、春日大社、夫妇大国社
2018.02.16第五天:京都东山~三十三间堂、清水寺、八坂神社、青莲院、白川、花见小路、建仁寺
2018.02.17第六天:京都东山继续~稻荷大社、银阁寺、法然院、哲学小道、平安神宫
2018.02.18第七天:京都西北和中心~大德寺、金阁寺、下鸭神社、京都御所、锦市场
2018.02.19第八天:京都岚山竹林、常寂光寺、天龙寺、渡月桥、二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