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的泥性
“泥性”两个字很简单,但内涵很复杂。能否了解泥性,正确地掌握泥性,正确地利用泥性,使产品产生不一样的美观,是一个作者成熟与否的象征。泥是没有生命的,通过作者的工作赋予产品以生命,其泥性贯穿着全过程。学茶壶制作,主要是学习和掌握泥性。可见泥性在紫砂产品制作中的重要性。
紫砂有三种基础颜色,产地分布于宜兴的不同点上,例如赵庄小红泥和小煤窑的红泥就不一样;同一采矿点上,矿藏层次不一样,泥的性质就有一定的差异,头槽清和底槽清泥性不一样。作者必须掌握、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在制造产品时,泥性又直接影响产品的正次率。这一过程是体现泥性最复杂的过程,贯穿干燥、制作、干燥、半成品进窑等环节。
在烧造过程中,产品受温高低,液相晶相的生成保温时间的长短,横向同垂直收缩的规律,引力、火力、机械力对坯体的作用,都同泥性有很大的关系。成品紫砂的泥性从胎里决定产品的颜色、结晶度和吸水性、透气性。虽离人工远了,但泥性跟随着产品的一生,紫砂壶泡红茶的变化和泡绿茶的变化不一样。
总之,泥性像人的神经一样,无影无踪,说有就有,说没有也真的难找,但它是组成紫砂品格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这里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