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与父母沟通的
查看话题 >父母打孩子怎么就那么天经地义呢?
1
我是80后,独生子女,我出生以后知道了新词:小太阳,小皇帝。家家就一个孩儿,孩子金贵起来。可金贵归金贵,打孩子的传统并没有改变。过去家家打孩子,父母打孩子,兄长打弟弟妹妹,没有什么不对的,不好的,现在孩子就剩了一个,疼是疼,打也仍然打。
我想我是幸运的,首先我是一个女孩子,爸爸基本上就不会打我了,再加上我乖,胆子小,又洞悉父母生气的那个点,所以我躲得很好,从小到大,不曾挨过打。
也不能说完全没挨过。我记得有一次是我的生日,家里来了很多人,都是我爸的同事、朋友,他们捧着我,我就得意忘了形,非要吃个什么的,站在灶台前滋扭开了,我爸那时喝多了,照着我的脑袋就是一下子。我眼圈儿一红,顿时不叫唤了。
我不想把这个算成一次挨打,爸爸喝醉了嘛,要是没喝醉一定不舍得打我的,就当我没挨过打吧。
我没挨过打,可却听说了不少人挨打的事,也见过别人挨打的场面。孩子犯错了挨打似乎天经地义,可后来我也发现孩子挨打,也并非都是孩子的错,有的打,就打得不明不白。
小学的时候,班级里有一个小男孩,个子矮矮的,他是双胞胎,弟弟在另外一个班,这两个人全校有名,有名在他们的爸爸是军人出身,打孩子不在话下。我没有亲眼见过,但班里有同学见过,说他爸把他吊在树上用皮带抽。这这么抽那么抽,学习也不见好,不但学习不好还满口谎言。
这个人在我看来有点奇怪,他撒的谎简直不叫谎话,那是连我们那帮不懂事的小孩子都能一眼看透的谎言。比如说,老师收作业的时候,他没有交,问他怎么回事,他唯唯诺诺站起来,笑嘻嘻说:“忘带了。”那就回家拿啊,他还站在那里,仍然是笑嘻嘻的样子,还说:“忘带了。”谁都知道他根本没有写嘛,编谎话也像个样子啊。
每次这种拙劣的谎言一出来,我们都知道他又免不了棒子炖肉了。就连老师也会对他说:“我看你明天来还敢不敢坐板凳。”意思就是说,屁股会被爸爸打肿的。
每次家长会后第二天上学,老师都会似笑非笑地慰问他:“怎么样啊?昨天挨揍了吧?”
他还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傻乎乎笑。
他在班里没有朋友,我们都嘲笑他,没有人跟他玩。他开口就是谎话,都是一些被大家一眼看穿的谎话,我们都讨厌他。春游的时候,没有男生愿意跟他一组吃野餐,他凑在女生堆里,也不敢靠前,就在边上笑嘻嘻自娱自乐。拍照的时候男生都不带他,他悄悄站在女生边上。那时我们谁也不会注意到他。整理过去的照片的时候,我发现几乎每一张小学时春游与姐妹们一起拍的照片里,都有这个小男孩站在边上,离我们有一点点的距离,尴尬地微笑着。我们这群女孩子穿着漂亮的衣服依偎在一起像一朵朵小花一样,他像什么呢?我说不好,总之就是不搭调。
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2
我亲眼见过的几次孩子挨打都是亲戚之间。
有一次我家的亲戚,男性,大过节的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哭哭嚷嚷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他也气得浑身发抖。不想那男人把我叫去,拎着孩子的作业本说:“你看看,看看,蓝天的‘兰’他怎么写的?”
我想他大概认为我学习好才叫我去看,我一看,孩子没有写错啊,方格本上一排“蓝”字,虽然字体还有待加强,但工工整整,一笔一划很认真的样子。
“吓!应该是‘兰’,你看他写成了什么!”
“我没错,老师就是这么教的!”孩子在哭。
他伸手又要打孩子。
我拦住他说:“他没写错啊,蓝天的‘蓝’本来就这么写,不是那个‘兰’,是你错了。”
但是,他并没有认错,而是开始说别的了,开始骂孩子:“哼,你一天到晚不好好学习,说你一句你还有理了……”又翻出哪天哪天孩子怎么出去玩了不写作业,又翻出哪天哪天孩子顶了嘴,总之是不再说蓝天这个词的事儿,开始絮絮叨叨把孩子骂了一顿。
好在他没有再打孩子了,但是他不认错,也没有道歉。反正是自己的孩子嘛,打了一两下子又怎么样的,老子怎可以给儿子道歉?或许当时他是这么想的?又或者他在我面前已经不好意思起来,又怎肯丢面子,强撑着扭转自己的脸面。但总之是他没有认错,也不道歉。
我又见过一次打孩子,阵仗就比这个大了太多了。
那时候我已经上了高中了吧,或者是初中,反正是懂了不少事了,去亲戚家聚会。
那是一个冬天,北方都有暖气,他们家把暖气阀放开,裹上塑料布,用一个桶接着,这样就白白地有了热水,又不花水费,还是热的,可以洗衣服,洗澡,干很多事。
桶满了需要把水倒进大盆里,不然水不就溢得到处都是了吗,家里的爸爸跟儿子说了一句:“你看着点哈。”那儿子正玩儿电子游戏呢,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
过了没多一会儿,听见屋里一个人叫:“哎呀,水满了。”
一地的水。
大家赶忙拿抹布、簸箕和水。
那个爸爸火冒三丈,嗷的一声起来,揪着儿子拖进客厅。“叫你看着,叫你看着!”
儿子不服:“你怎么不看?”
好哇,顶嘴,还当着亲戚的面顶嘴,“站好!”那儿子立刻立正站好。我和我妈坐在沙发上还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那爸爸已经跑到屋里抽出一根电视剧里演的那种过去门栓那么长那么粗的大木头棍子。
全家人都傻了,谁也不敢说话。
他双手握住大木头棍子的一端,两腿迈开比肩还宽,扎起马步,哈腰一抡,棍子挥舞到他身后高高的地方再回旋落下,bang bang bang bang 打在儿子的屁股上。
风在我和我妈的面颊吹来吹去。
儿子身子站得直直,一句话不说,眼泪簌簌下落。
我的眼泪也下来的,吓的。
我妈的眼泪也在眼眶打转转。
怎么没有一个人上前夺下那根大棍子啊!老人去世之后,那爸爸是家中最年长之人,他儿子是孩子们最大的孩子,谁能上前,谁敢啊。儿子的妈妈呢?儿子的妈妈看也不看一眼,已经躲进里屋开始哭。
时间变得好慢啊,也不知道是过了多久,打了多久,终于是不打了。爸爸把棍子放进里屋床底下,儿子一抹眼泪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妈妈从里屋出来眼睛红红的招待一家人吃饭。桌子就摆在儿子挨打的那个地方,一家人又乐呵呵地喝酒吃菜,没有一个人提之前的事,仿佛之前的事情不曾发生。
回到了家,我跟我妈说:“怎么能这样?你们大人为什么不阻止?就为了洒点水就那么打他,凭什么!”
我妈说:“叫他看着他不看。”
“他也不是故意的,再说你们大人为什么不看着?你们不也没看到吗?”
我妈也叹气:“是啊,打得太狠了,哪能这么打孩子。”
“再说了,他们大人本来就不对,把暖气阀开了是违法的,热水全流走了他们是得了便宜了,全楼的暖气都不热了,别人家要是知道了能饶过他们?本来就是不义之财,还有脸打孩子!”
我妈立刻严肃起来:“你悄悄的,人家那是正经精神头儿!”
什么?正经精神头?我不能理解了。话题也就到此结束。
3
那些被打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那个小学的同学我不知道,毕业之后再无联络,也没有人会主动跟他联络吧,如果不是春游照片,我几乎忘了他了。但是他爸爸的皮带,虽然我未曾经过,却好像见过似的觉得阴森恐怖。
那个写“蓝”字的小孩,据说成绩一路下滑,到了初中便开始旷课逃学,家里人都说他顶聪明的,都以为他能够怎么怎么样的。
那个被爸爸用棍子打的哥哥,他死了,死于一场车祸。他去世后,他的父母瞬间就老了,总是在沉痛中怀念着儿子。如果,他们早知道儿子来这人世一遭是这么的短暂,还会不会那样子打他?
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过他挨打的童年。大概自他记事时起,巴掌和拳脚就不断了。院子里的大人都说他聪明,但是他知道那聪明是被打出来的。才两岁多父亲就教他识表,教一次不会就打,他只好背几点几点,几秒几分。到了院子里他爸显示儿子那么小连表都会看,非常骄傲,回到家继续教,继续打。
上学之后,只要爸爸看到他在家里不学习便要打,作业写完了也不行。那爸爸可能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儿子一飞冲天,那必然要勤奋刻苦哪里能玩?有一次他放学回家写完了作业偷着玩扑克,听到开门声赶紧收拾扑克,可不知道一张扑克就粘在自己的头顶上。爸爸一回来就破口大骂:“妈了个逼的又玩?”
他说:“没有。”
他爸说:“头上粘着扑克,还撒谎!”一顿胖揍。
后来他妈也加入打孩子的行列,父母一起打,但有时候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打。他说父母打他从来没有打到点子上,他们打他的点都很奇怪。有时候父母打来打去还会吵起来,爸爸是为了这个打,妈妈是为了那个打,两口子争论不休大吵一架,气得无处发泄,又一起把他重新打了一遍。
他厌恶学习。
他博览群书,但是不肯考学。
有一天他妈再次数落他不肯好好学习,那时他已经大了,他说:“我不学习是什么原因你们应该知道。”
他的父母不再说话。
我的姥姥活着的时候,常常跟我说:“一等人,自成人,二等人,打骂成人,三等人,打骂也不成人。”我小时候听这话很受用,我认为我就是姥姥说的一等人,我不用打就好好地学习。
而后来我明白,人是不该有几等几等之分的,人都是人,挨了打都很疼,巴掌在身体上,伤口在心间。如果我也挨过那些个打,我大概也无法面对干净的书本了,因为那里盛满了委屈的眼泪,那眼泪汇成了河水,那河水里倒映着的,是一张张受了摧残的小脸儿。
老人们还说:“棍棒底下出孝子。”
那些我所知道的挨了打的孩子,是很孝顺父母的。这时候父母可能会觉得那是当初他们打出来的。可其实不是的,我问过挨了打的朋友,他们对父母是有恨的。尤其是我的那个朋友,他不止一次告诉我他恨父母,但是他也爱父母,也孝敬他们,那不是打出来的,仅仅是因为他们是他的父母。总是说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而孩子也一心向着父母,无论挨了多少打,长大了还是会疼爱父母,伤口是隐藏着的伤口,爱仍是光明的爱。而我们有些父母并不知情,还沾沾自喜觉着自己打得对,打得好。就连我妈,也说过,就是没打过我,要是打了,我该比现在更好些的。
父母可曾想过,一个小小的孩子并非没有觉悟和思维,怎能让你们打和骂?我的一个粉丝告诉了我,他说他的父母曾把他当做出气筒来打他,打得鼻子也出了血。他觉得如果被打死了,就是把命还给父母了。因为这打,他几次尝试自杀,都没能成功,他想把这命还给父母。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我听着心颤,可他的父母恐怕至今也不知道,当年自己的孩子被打成那样,还是一颗赤诚心脏,即使死了也是还命给父母,无怨也无悔。然而这个故事并没有完,现在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依旧打孩子,为的是孩子能够好好学习。他似乎能够体会那为父为母的心了,不过是希望孩子好。他了解了当一个孩子的苦,现在又了解了当父母的苦,打孩子的习惯竟然轮回起来。
这故事的转折也太快了点,听了这个我倒不知道该怎么说了,那悲伤戛然而止,现在变成一种说不出来的憋闷。
为什么要打孩子呢?
为了孩子好。
真的吗?
我看到有因为孩子不吃饭也打得,不饿也要打。
我看到有因为孩子不肯好好学习也打得,那么考了多少分才该打?各家又是不同。有考不到60分挨打的,也有考不到100分挨打的。有不肯弹琴挨打的,也有考不上钢琴级别挨打的。
我看到有因为孩子不肯好好玩也打得,好像是玩得太久了要打,玩那个你不希望他玩的游戏要打,玩得不够好要打,玩得太好了也要打。
我看到有因为孩子顶嘴也打得,孩子说错了自然要打,孩子万一说对了令你丢了面子也打。
我看到有因为孩子闯了祸也打得,故意的要打,不是故意的也打。
我看到有孩子撒谎也打得。父母说:你说实话,说实话就不打。孩子说了,父母一顿好打。父母说:你撒谎没有?孩子一慌到底,也是挨打。我竟然还看到孩子说了实话也挨打,那不过是天真的小娃戳穿了父母的谎言,令他们难堪了吧。
我看到夫妻俩吵架,没的出气,只有孩子可打,父亲打一顿,母亲打一顿,又或者是一起打一顿。
孩子小时候总是不懂事的,摘花拽草,扯蚂蚱的腿,掐小鸡的脖子,父母教育孩子说:“他们都是小生命啊,要爱护的。你这样它们会疼的啊。”
各位父母们,小小的孩子就是那无辜的小花,脆弱的小草,欢悦的蚂蚱,懵懂无知的小鸡,你们那样打他,会不会打死先不说,他们会疼的。他们的身体会疼,他们的心会疼,他们的记忆会疼。然而他们长大了可以扑腾翅膀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地回头一看再看你们,不是因为棍棒下面出孝子,是他们原本就放不下父母的生养之恩。
那些挨了打的孩子长大以后怎么样了呢?我还忘记说我自己,我不承认我挨过打的,爸爸喝醉了才给了我脑袋一下子,要是没喝醉肯定不会那样的。
但是,爸爸要是没有打过我那一下子该多好,我那童年关于生日的记忆,就到那里为止了,再也不曾有过快乐的生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