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邯郸
不知不觉,离乡已经十二年,也是岁星(木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一纪”,不再是当初孑然以梦为马的少年。从外地求学,参加工作,到结婚成家,再到举家搬迁成都,算是鬓毛未衰乡音改。年前搭顺风车,师傅上来就说:你声音好熟悉,是泸州的吧。这次回老家,听到我口里的川味邯郸方言大家也只当无视了。
故乡的田野,依然是我陪着父亲看守瓜地的田野。冬天里,冬小麦还没有返青,棉花枝干泛着淡淡的的绛红,衬托在土黄色的的苍茫里。老家的房屋都从矮墙浅屋变成了深宅小楼,也有了宽阔的广场,从自行车到电动车再到汽车,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横亘在村南的高速公路连接着全国的路网,提醒着人们这里不再闭塞,不论多远都可以轻易到达。
回家的火车上读了梅里美的几篇中篇小说,《高龙芭》里面雷索中尉的困局,何尝不是我们离乡游子的一个侧面。少小离乡,逐步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可是一回到家,哪怕平常的问候都带给你很大的压力,提醒自己推卸了多少的责任。
老家的新年还保持着敬重先祖神灵的习俗,大年三十上坟请先祖回家团圆,初一开始给长辈磕头拜年。少不更事时候父亲的教导,只有长大了才慢慢懂,如果仪式感都省略了,人生什么不能省略呢。尤其是看到那些曾经年轻精壮的叔伯,经不住岁月的刻画,印象中的老人更加佝偻,也有些再也见不到了。
星空罗阔,黄土地散发着迷人的味道,村头的柳树已开始吐露新芽,过不了多久就是遍地春色,只是那时我已身在他乡了。
故乡的田野,依然是我陪着父亲看守瓜地的田野。冬天里,冬小麦还没有返青,棉花枝干泛着淡淡的的绛红,衬托在土黄色的的苍茫里。老家的房屋都从矮墙浅屋变成了深宅小楼,也有了宽阔的广场,从自行车到电动车再到汽车,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横亘在村南的高速公路连接着全国的路网,提醒着人们这里不再闭塞,不论多远都可以轻易到达。
回家的火车上读了梅里美的几篇中篇小说,《高龙芭》里面雷索中尉的困局,何尝不是我们离乡游子的一个侧面。少小离乡,逐步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可是一回到家,哪怕平常的问候都带给你很大的压力,提醒自己推卸了多少的责任。
老家的新年还保持着敬重先祖神灵的习俗,大年三十上坟请先祖回家团圆,初一开始给长辈磕头拜年。少不更事时候父亲的教导,只有长大了才慢慢懂,如果仪式感都省略了,人生什么不能省略呢。尤其是看到那些曾经年轻精壮的叔伯,经不住岁月的刻画,印象中的老人更加佝偻,也有些再也见不到了。
星空罗阔,黄土地散发着迷人的味道,村头的柳树已开始吐露新芽,过不了多久就是遍地春色,只是那时我已身在他乡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