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四什么轮? 他是周杰伦!
![]() |
JAY 周杰伦 -同名专辑 |
回顾我第一次用自己的零用钱买的CD。
JAY周杰伦同名专辑
发行时间:2000-11-7
小的时候零用钱比较少,几乎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买一张CD动辄3.400元台币,对当时年纪小的我,根本就吃不消,但这张唱片是我当时不论如何都想入手的一张作品。
一张有宣传策略的专辑
当时唱片新人是不好做的,除了内容不能太差之外,唱片公司还要花好大一笔钱去做推广,所以唱片公司推出一个新人等于是一个大赌注,必须抱着这些推广费会丢到水里的打算。
如果需要花这么多的预算,能不能在专辑里面暗藏一些玄机?什么样的点子可以让我这些推广形成加乘的效果?这些创意团队充分的掌握话题的宣传。
1.性感女星转变成女文艺
很喜欢翻阅歌词本,当我看到作词者大量的出现「徐若瑄」的时候,第一直觉“大概只是同名同姓”,但后期的新闻及MV之后,才发现这都是真的!身边朋友也都惊叹,原来性感女星也是个女文艺,成功创造话题。不仅如此,当时的徐若瑄显少露面,却出现在周杰伦的MV中,也成功的营造的绯闻话题。
2.恩师团队本土市场曝光
当时的吴宗宪可以说是称霸整个台湾的主持界,常邀请他上节目,创造了许多曝光的机会,也快速的让整个台湾认识这个新男声。不仅如此,也跨刀协助拍摄了「斗牛」MV。在吴宗宪的节目及投资的电视台强力放送。
3.积累能量,蓄势待发
专辑发行之前,公司便已将他的作品卖给许多大牌歌手,最为人知的便是:吴宗宪的「屋顶」、江蕙(闽南语歌手)的「落雨声」,可以说是先试水温,但不可否认的这些经历,都是亮丽的履历。
一张跳出市场的专辑
当时的唱片市场还是倾向情歌路线,外形则是需要阳光活泼的形象,这些都跟周杰伦恰恰相反。他当时内向(其实是闷骚),话不多,外形不算是当时的主流阳光大男孩(如果与当时的美式大男孩,王力宏相比),却也让他从这样的歌手群脱颖而出。
1.创作题材的新颖
这也让我们发现了一位特别的作词者:方文山。当时的创作题材大多是情歌为主,而这些情歌必须痛彻心扉,洒尽狗血,越苦情越受欢迎。方的题材却让人惊艳,由中国的情境切入,娓娓道来。娘子这首歌的画面感丰富,层层堆叠,把归人欲见娘子的迫不及待及愧疚,编写的凌离尽至。
原来「斗牛」也可以变成一首歌,「瞎透了」变成时下流行语。这首歌也是打破常规的题材,当时可以说是很实验的作品,但因为「灌篮高手」在台湾的流行,许多的少男都是因为这样成为周的粉丝。
2.保持神秘,遮头遮面
当时的专辑视觉定调,重视音乐本身,不作过多花俏造型。所以你会发现,所有的宣传照都不是正面,包含所有的MV几乎不会有太多大特写,导演邝盛更挖掘周的「角度」运用光影表现他的神秘。上节目时也都多半戴顶帽子,不让大家看到他的全貌。这便加深大众对他的好奇,媒体则对他也更有兴趣,想挖掘更多更多资讯。
3.带有自己的风格的R&B及中国风
周的音乐风格相当明确,从专辑的第一首歌「可爱女人」的第一句“wu~”开始,你便会掉进他的世界。你会发现他是有传统音乐底蕴的,在他的编曲中常加入古典洛克式的弦乐伴奏,将歌曲营造出电影式的层次感,那是当时的专辑前所未有的。
现在看来,觉得当时的自己很有眼光,将第一张花钱的专辑,献给了他。这张专辑,我还是会不停的拿出来温习,现在再听,并不会觉得有时代感,反而更确定他是有实力的创作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