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飞行
标题是一部我已经记不清情节的韩国电影,但是我记得那个在屋顶的房间,闪烁着破旧又庸俗的灯光;主角之一在昏沉的路灯下,因为目睹了糟糕的事情而坐在路边呕吐。这部电影氛围总让我想起《蓝》,细节,沉闷,压抑,但是后者更私密,更像呓语。人,如果像我,曾经常常在白天和晚上分裂出不同的人格,又慢慢在一次次自我对话中将之融合,难免会有「我独自走过一段破碎的复杂时光」这种水仙花情结。对,就像夜间独自飞行,在安然出现在清晨的早餐之前,我仿佛已经闯过了自己设计的九九八十一难。
2013年,上高中之后开始住校生活。我们班在四楼,暗恋对象常常在对面的一楼走廊和别人闲聊、晒太阳,所以,我的课间娱乐活动呢,就是偷看他。说是暗恋,实际上除了学校的阿猫阿狗,我和他的共同朋友几乎都知道这点屁事,除了几条自我感动的表白短信,这件事确实也就是屁大点事。站在四楼走廊,搜索一楼的某个身影,这段距离恰到好处,足以让我看见他靠在栏杆上戴着耳机听歌,不足以让他看清我脸上的表情。对于那么多所谓的过来人而言,这种段落也就是「平均每个校园发生十万起的故事」而已,哪怕站在今天来看,我也只是毫无波澜地笑一笑。但那时的欣喜和落寞,真是比整个宇宙还大。有天晚自习突然下起了雪,所有人都跑到走廊上,在人群中我的视线弄丢了他,心口顿滞,用冻僵的手指给他发短信:
“冬天来了”
发出去的瞬间我就后悔了。过了好几分钟,他回,“新年快乐”。
就像我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喜欢上他,我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而不喜欢他了。这段持续了两年的单方面投入,在很大程度上是我的顾影自怜罢了,但我熟悉他的声音,也熟悉他的笑,他不可能只是一个符号。2014年,和下一个人的第一次电话,在我的日记里被记录为「他的声音好像他」,这个细节令我感到羞愧,因此,这段两年的单恋便成为了在下一个人那里被彻底掩埋的部分。后来我也再见过他,在诸种聚会,其实都心照不宣地闭口不提,我渐渐不再喜欢喧闹的地方,也就不再出现在聚会中。
这是一篇回忆侧记,不是夜晚的独影。他不属于我的任何一段relationship,甚至也没有多少可供回忆的互动素材,不被别人提起,我也有意不去提及。因为无法归类,所以不必归类。
在我十一到二十一岁的这十年中,看似以理智和计划主导,但却也分裂出一个敏感的、脆弱的、渴望被爱的自我,唯有在隐秘的自我对话时刻,她才现身。在融合发生之后,我才更能正视自己对情感的需要,不再委屈自己,也不想伤害别人。所有人都只能得到一个呈现出来的我,在我无数次夜间飞行之后,那些伤人伤己的刺被及时收起来,我学会了把真心拍上桌面,把刀柄的那一面递给别人,学会被刺也尽力忍着,学会承担不了的时候勇敢示弱。回顾才过去的这段关系,我却总是想到那个从走廊看下去遥远的影子,以及在更早以前某个雨夜的怀抱,原来,我记得的,都是爱别人的时刻,而不是被爱的瞬间。飞行到终点,所停之处,还是出发时的那个屋顶房间。
无意间恢复了私人贴吧曾经的所有帖子,这是促使我写下这些东西的原因,更多我没有提及的人,在写了又删之中,匿迹了。写作是权力,他们成了我的角色,却又不能为自己辩解。我依然会对之后的人说,之前的人如何不值一提,但是或许只有我知道,也只需要我知道,站在后来,谁都能毫无波澜的笑一笑,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那几乎是全宇宙了。
© 本文版权归 SeizeTheDay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