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的一点点想法
《江南春》,杜牧对于这首诗的情感是隐忍而克制的。在此基调上我们再可以细化出更多的情愫。
绝句一共四小句。前面两句写景,后面两句抒情。
千里莺啼绿映红,从小处着手,逐渐放大,小处的莺啼叫,到大处的颜色映衬,其实是作者由小到大的视野变化。
水村山郭酒旗风,从实到虚的写法还是停留在一个风景的基础上,只不过从实到虚,其实是从可言到不可言的一个转变。
从下面两句开始,才有抒情的意味。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梁家崇尚佛法,在自己的国家内广修佛寺,后来唐朝统治者也推崇佛道,寺庙几经翻修。
直至唐朝后期,这万千佛寺还是荒废了多少。
杜牧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角度去看待这些佛寺,不仅是从高出看低处,也是从现在回顾古代,从后辈回顾前辈。
历史的角度上,错误都是雷同的,朝代的兴起或是衰败不是偶然。这是一场大败局,杜牧见证着唐朝的日渐倾颓,他有无力感,他有怨气,他的爷爷尚生活在一个相对盛世去创自己的业绩,而自己却是因为时事而无为。对于时政的弊病,他用了以盛景写哀情的方法来解读。
在读完之后可以谈谈
现在说他以隐忍克制了。全诗没有什么气氛强烈的字词,没有什么怨恨的口气,无非是最后一句,千古兴亡一声。对于一个男人的心情起伏也在这一声叹里重归平静。
俨然,杜牧已经把自己抽身世外,多了一层宽达的心态。
绝句一共四小句。前面两句写景,后面两句抒情。
千里莺啼绿映红,从小处着手,逐渐放大,小处的莺啼叫,到大处的颜色映衬,其实是作者由小到大的视野变化。
水村山郭酒旗风,从实到虚的写法还是停留在一个风景的基础上,只不过从实到虚,其实是从可言到不可言的一个转变。
从下面两句开始,才有抒情的意味。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梁家崇尚佛法,在自己的国家内广修佛寺,后来唐朝统治者也推崇佛道,寺庙几经翻修。
直至唐朝后期,这万千佛寺还是荒废了多少。
杜牧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角度去看待这些佛寺,不仅是从高出看低处,也是从现在回顾古代,从后辈回顾前辈。
历史的角度上,错误都是雷同的,朝代的兴起或是衰败不是偶然。这是一场大败局,杜牧见证着唐朝的日渐倾颓,他有无力感,他有怨气,他的爷爷尚生活在一个相对盛世去创自己的业绩,而自己却是因为时事而无为。对于时政的弊病,他用了以盛景写哀情的方法来解读。
在读完之后可以谈谈
现在说他以隐忍克制了。全诗没有什么气氛强烈的字词,没有什么怨恨的口气,无非是最后一句,千古兴亡一声。对于一个男人的心情起伏也在这一声叹里重归平静。
俨然,杜牧已经把自己抽身世外,多了一层宽达的心态。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