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刻骨铭心的《如梦之梦》,体验一场前所未有的震撼大剧
在一个故事里,有人做了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有人说了一个故事




一个故事里
有人做了一个梦
在那个梦里
有人说了一个故事
...
《如梦之梦》
21世纪华人剧场最受瞩目的一部话剧《如梦之梦》,是台湾戏剧家赖声川三十多部舞台剧作品中最震撼、最惊心动人的。无论是话剧中的故事内容、舞台技术、人性描述、还是观众体验,甚至是话剧的长度和演员阵容都是受到大家瞩目的。
这是一场有深度而且大胆的话剧演出,长达八小时的演出时间,跨越了将近一个世纪,时代的变化,地域的改变,以及人物形象的成长,这部话剧从原点出发,发生一连串的事件后,再回到原点,整部话剧演员仿佛带领着观众一起做了一场长达一个世纪的梦。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话剧演出,这场《如梦之梦》拥有一个四面环型的表演舞台,八个空间,演员绕场表演将观众至于其中的“莲花池”区,莲花池区的观众随着演员自由旋转座椅,体验360无死角的精彩演出,演出进行时,莲花池座位区还会不定时地跟着演员一起旋转,是个前所未有的看剧体验。
在外围观众席的观众,看演出的同时不仅仅只是看着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也能同时观看莲花池里的观众对于整部话剧进行时期的反应。当莲花池的观众正在欣赏演员在两边观众之间的舞台演出时,外围观众边构成了话剧的背景。观众在看戏,但其实也在看自己。这就形成了戏里戏外,观众和演员融合成一体,多重视角,是这部巨作缺一不可的重要环节。

剧情简介
“ 一位医学院刚毕业的学生第一天到医院上班,结果病房中五位病人死了四位。这位医生惊慌地发现,她多年来在学校里所学的训练和技能,完全没有教她如何面对这一刻,她只能当一个无助的旁观者,看着他们在恐惧和惊恐之中死去。医生的堂哥告诉她有一种“自他交换”的方法,可以帮助濒临死亡的病人,但如果“自他交换”太困难,做不成,那么倾听病人叙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也会对病人有很大的帮助。事实上濒死病人的故事,蕴藏着惊人的智慧,同时也富有治疗的价值。
于是医生决定倾听剩下“五号病人”诉说自己生命的旅程。故事也从这里展开…… ”
编剧、导演⊙赖声川 监制⊙丁乃竺 制作人⊙王可然
演出⊙
许晴、卢燕(特别邀请)、谭卓、徐堰铃、赖梵耘、刘美钰、杨雪、牛婷婷、孙铭晗、金珊、刘璇、马琦、罗永娟、孔雁 金士杰、胡歌、孙强、闫楠、铁伟光、李宗雷、王鹤鸣、傅兴、李响、胡帅、曲浩天、阮泽轶、王路、巴晨旭、靳川川
服装造型总监⊙叶锦添 舞台设计⊙张哲龙 灯光设计⊙简立人 原创音乐⊙胡帅、洪予彤、赖声川 花艺设计⊙HAUS658 形体指导及编舞⊙陈武康
制作出品·全国主办单位⊙北京央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以上剧情简介内容来自上剧场

回顾
2018年的3月2日,米九十团队很幸运地被邀请到《如梦之梦》的话剧现场,并在“莲花池”里体验了一场惊心动人的话剧演出。在这场八小时的话剧演出里,我们深刻地体会到30余个演员努力扮演并诠释着100多个角色的人物情感。在多个时空中穿越,探讨生命中不一样的真谛。

整个话剧分为上本和下本的部分,上本的演出从下午2点开始直到下午5点半(中间休息20分钟);下本的演出则从晚间7点半开始直到晚间的11点45左右(中间休息20分钟)。长时间无NG的话剧演出挑战的不仅仅是演员的精湛演技,还挑战着观众们的耐心。

当我们拿到票时并不知道我们的座位就在所谓的莲花池区,随着工作人员带领的脚步,我们慢慢地走进舞台的中央,找到自己相应的座位坐了下来。莲花池的椅子是办公座椅改造而成,一个个椅子被固定在地板上,莲花池的观众看戏时可以自由跟随者演员,自行旋转椅子的角度。莲花池区被一条红地毯分隔为两个区域,演出过程中,演员会不定时地穿越红地毯,所以演出过程中,红地毯上是不能置放任何的私人物品。

福利预告
入座时会发现有个抱枕以及专属礼包放在莲花池观众的座位上,礼包的内容有一个《如梦之梦》的环保袋、一张介绍卡,以及一本《如梦之梦》的相关介绍书。现场的工作人员表示,礼包以及座位上的抱枕都是可以带回家做纪念的,于是米九十决定将抱枕、环保袋、以及介绍书分别捐出来送给米九十的粉丝们!
(具体详情请下滑至文末)

关于梦
演出前并没做太多的剧情调查,所以观看时格外地用心,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细节。在《如梦之梦》第一幕开始前,有一个序幕,是关于庄如梦在监牢里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秦始皇将庄如梦关进监牢里并处于死刑。当庄如梦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短短的两个星期,他便开始每天努力睡觉,直到要行刑的那一天,他睡足了24小时,结果再也没醒过来。
后人说,庄如梦在监牢里不停地睡眠是有原因的。古人常说相信在做一个旅程之前,人们都会做些准备;庄如梦在睡眠的时间里,他也在做一个特殊的旅程准备。有人说,庄如梦是个有能力控制他自己梦境的人,行刑前的几天,他透过睡眠不停地在梦中创造一个世界,一个与这个现实世界同等复杂而美丽的世界。直到他行刑的当天,梦筑好了,他也悄悄地消失在现实生活中,到自己创造的梦里去,不再回来。
于是我了解到这是一个关于梦的故事,但故事情节并不是那么地简单,话剧里的梦是根据人物、地点和时间将很多人的梦参杂在一起,仿佛是个连环梦,紧紧相连。“解梦”在中国对各位而言算是个不算陌生的话题,透过这一连串的梦,主人公们都凭着“看见自己”的线索去探索梦境,寻找答案。


故事结构
在这个漫长的话剧里,第一个主人公医生“小梅”听着她的“五号病人”说故事寻找现实生活的解答,“五号病人”讲诉着他寻找病源的故事,最后在为他说故事的“顾香兰”的故事中寻找到解答,“顾香兰”则通过说故事...解开了自己人生的谜并走向最终死亡。
医生“小梅”的故事带出了“五号病人”的故事,“五号病人”的故事带出了“顾香兰与伯爵”的故事,环环相扣。顾香兰说完了故事,在顾香兰的故事中,伯爵死了,顾香兰在讲完故事后也死了;五号病人讲完故事后也走向了死亡。说故事的人变成下一个说故事的人的故事情节,无限循环,仿佛是很多个周期串联在一起。这不禁让我想起等到有一天,当小梅和别人述说整个故事时,是不是也将走入这个结局?
整个话剧当然不仅仅是将每个人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梦和故事、不同的人物命运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钥匙,后者是前者的谜底。

关于欲望
除了错中复杂的轮回外,在话剧中我们还看出了人们对欲望的追求。伯爵的欲望是想要顾香兰的爱;顾香兰的欲望是想要自由。伯爵用金钱买到了顾香兰,顾香兰从伯爵那得到了自由,但,他们彼此都快乐吗?
不难发现主人公们想要的快乐,都是他人所给予的,但最后造成的悲伤和痛苦却都是自己创造的。得到自由的顾香兰变了,就仿佛出了笼子的鸟,一去不复返;伯爵得到了不一样顾香兰,失去了以往的对环境的掌控权。伯爵因此不开心,通过一场火车灾难事故一走了之;被抛下的顾香兰多年后意外得知伯爵没死而一直痛恨伯爵直到死亡前的那一刻。这都是当初他们想要的吗?当然不是。
整部剧除了表达需在正确的角度、正确的方式“看见自己”外,还传达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道理。剧中说“我们一辈子就好像一出戏,这出戏是我们自己编的,戏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都是我们自己在决定”。是的,为什么顾香兰会在伯爵死后一直不开心和绝望?因为这一切都是她自己选择的。

精湛演技
除了剧情之外,身为莲花池里的观众,不难发现每个演员的精湛演技和神情。整部剧扎扎实实地呈现了话剧的透视性,没有错中复杂的布景和道具,以最简单的方式去呈现人物之间的相处过程,甚至是很多场景都是靠无实物的表演形态呈现的。
无需任何道具,一套桌椅可以当作着看诊间;两个椅子则变为吧台;三个桌椅当作是餐厅;四个以上的椅子则变为火车座位。简单的摆设变化,现场效果却大大地不一样。这些场景的顺利变换以及观众的想象,全是靠演员精湛的演技才能达成的。

关于多人饰一角
不知道你是否记得前文提到的,这整场剧30余个演员诠释了100多个角色?其中也包含了一个角色但多人去演绎。剧中有两个“医生小梅”、三个“五号病人”、和“三个顾香兰”...等。
更奇妙的是,两个不同的演员会在同一时间站上舞台,时为主角,时为故事里自己的旁白,交错演出着。 更有一幕是三个不同时期的顾香兰同时出现在舞台上,年轻的顾香兰和中年的顾香兰相遇,老年的顾香兰正在叙述着顾香兰的故事。
也许此刻年轻的顾香兰正想着未来,中年的顾香兰正思考着过去,老年的顾香兰正在回忆。一个舞台,一个角色,却有三个演员。话剧想传达的也许是“自我思考”的重要性,时刻提醒着演员和观众,人生中的“换位思考”。

看剧的八小时过程,绝无一刻是冷场的。从开演的第一秒开始,情绪就被专业的演员带着走,透过演员的演技、场景、情节和体验,心情的波动不断。坐我身后的观众,在主人公情绪低落痛哭时也跟着哽咽流下眼泪。
看完《如梦之梦》仿佛做了一场很长的梦,情绪一直都是激动的,思虑是复杂的,整部戏的演出之余,也不停地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将主人公的一生起落作为自己的人生参照。
铃声响了,梦开始了
铃声又响了,梦醒了
戏结束了
观众们被抓回了现实
于是我开始思考人生
...
看完《如梦之梦》感想很多也很深刻,想说的话远远不止这些,以上内容纯属个人看法,欢迎留言交流。如果你有机会欣赏《如梦之梦》,千万不要错过,这是个值得一而再再而三细品的好剧。

福利
关注 米九十 微信公众号 并找到这篇文章,在留言处和我们分享你最难忘的梦,就有机会获得《如梦之梦》抱枕一个or《如梦之梦》环保袋一个or《如梦之梦》介绍书一本!
我们将在3月12日
抽出留言的3位幸运粉丝随机发送
快来和我们分享你最难忘的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