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与快手不一样
这个春节,抖音不一样
对互联网从业者来说,每年的春节都是一场“大考”,一场检验自身产品的契机。前几年的春节,“微信红包”大放异彩,成功普及国人,而今年,从APP排名上,看到2个趋势:
一是腾讯手游的依然强势:前十榜单中,有6款是腾讯的游戏。从iOS移动游戏月度排行榜中可以看到,由腾讯公司出品的正版《绝对求生:刺激战场》成为了最大黑马,一举拿下榜首,而安卓方面《王者荣耀》依旧傲视群雄。
二是“抖音中毒患者”越来越多了,甚至于刚2岁的小孩也会自己拍抖音了
为什么国外人也喜欢玩抖音?
因为好玩。比如,近日国内抖音变装视频在国外大火,国外网友纷纷模仿,不禁让人唏嘘——以前都是中国模仿外国,这一次,歪果仁也开始模仿中国的潮流了。
难怪人们纷纷说:自从下载了抖音,就过上了皇帝般的生活:
有人给朕跳舞,
有人给朕演戏,
还有人给朕奏乐,
朕还得不停批阅,忙坏朕了。
一、抖音缘何逆袭快手?
抖音的发展,是中国互联网产品的一个奇迹,产品匠心打磨200天,仅推出市场半年用户量突破1亿,日播放视频超10亿,干翻老牌短视频玩家快手和美拍,长期占据摄影与录像榜首,总排行榜第二名,抖音从8人团队起家,在短短500天取得如此成绩,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
尤其是与同属短视频领域的王——“快手”竞争,抖音丝毫不落下风,且素有“南抖音北快手”之称
时间往回倒7年,彼时抖音还没出生,但是快手诞生了,那时它的名字还叫做“GIF快手”,直到2014年改名快手后,进入短视频社交领域的快手不到半年时间,用户破1亿,不得不感叹,风口真是可怕的力量,今天,快手的日活超过1亿。
可是,长江后浪推前浪,2年前的抖音刚刚上线,还只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15秒音乐短视频社区。直到2017年4月,抖音都处在探索期,基本没什么影响力。但从5月起就迎来爆炸性增长,从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抖音的日均活跃用户从约1000万飞跃到约4000万,而快手是从约7500万增长到约10000万。
而这个春节呢?抖音的增长更是可怕,日活跃从4000万到6000万,快手则从1亿到1.1亿。
疯狂的抖音令人胆寒,尤其是江湖盟主——快手,照此趋势发展下去,也许有一天,盟主之位不保。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抖音是如何一夕之间,打通任督二脉,习得武林秘籍的呢?
1、刻苦的迭代和运营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手的名字里虽然有一个“快”字,但在产品开发和运营上,明显不如抖音。
抖音实在是以玩法取胜的公司。通过不断强化产品和运营:不仅优化滤镜、美颜、贴纸等拍摄技术;增加音乐、尬舞机等有趣玩法;还有令人惊艳的特效;各路明星代言……让无数用户都中毒,并且已经呈现出低龄化、老少同台的趋势。
然而快手,更多的是UGC,在开发各类令人喜欢的玩法功能上,快手显得更加“矜持”,坚持原生态运营的思路,其结果必然是跑得更慢。
2、娱乐升级
人们常说,消费升级,其实“娱乐升级”的趋势也是越来越明显。
快手用户多集中在四、五线城市,想要往一二线渗透比较难,但抖音以音乐短视频起家到打造一个综合的娱乐平台,从一二线往三四线渗透,有着明显的便利。抖音的用户多是95后、00后一代,这一代的年轻人,因为网络的传播,他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日渐趋同,所以这种不同点造成的结果是——快手的用户在流向抖音,而抖音的用户并没有流向快手。
当然,短视频整个趋势还在,因此快手和抖音还将保持增长。但“娱乐升级”、抖音“上层渗透下层”路线也会愈演愈烈,毕竟小镇青年的娱乐方式正向城市看齐,那些原来只能在一线城市找到的电影院、KTV也越来越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对互联网从业者来说,每年的春节都是一场“大考”,一场检验自身产品的契机。前几年的春节,“微信红包”大放异彩,成功普及国人,而今年,从APP排名上,看到2个趋势:
一是腾讯手游的依然强势:前十榜单中,有6款是腾讯的游戏。从iOS移动游戏月度排行榜中可以看到,由腾讯公司出品的正版《绝对求生:刺激战场》成为了最大黑马,一举拿下榜首,而安卓方面《王者荣耀》依旧傲视群雄。
二是“抖音中毒患者”越来越多了,甚至于刚2岁的小孩也会自己拍抖音了
为什么国外人也喜欢玩抖音?
因为好玩。比如,近日国内抖音变装视频在国外大火,国外网友纷纷模仿,不禁让人唏嘘——以前都是中国模仿外国,这一次,歪果仁也开始模仿中国的潮流了。
难怪人们纷纷说:自从下载了抖音,就过上了皇帝般的生活:
有人给朕跳舞,
有人给朕演戏,
还有人给朕奏乐,
朕还得不停批阅,忙坏朕了。
一、抖音缘何逆袭快手?
抖音的发展,是中国互联网产品的一个奇迹,产品匠心打磨200天,仅推出市场半年用户量突破1亿,日播放视频超10亿,干翻老牌短视频玩家快手和美拍,长期占据摄影与录像榜首,总排行榜第二名,抖音从8人团队起家,在短短500天取得如此成绩,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
尤其是与同属短视频领域的王——“快手”竞争,抖音丝毫不落下风,且素有“南抖音北快手”之称
时间往回倒7年,彼时抖音还没出生,但是快手诞生了,那时它的名字还叫做“GIF快手”,直到2014年改名快手后,进入短视频社交领域的快手不到半年时间,用户破1亿,不得不感叹,风口真是可怕的力量,今天,快手的日活超过1亿。
可是,长江后浪推前浪,2年前的抖音刚刚上线,还只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15秒音乐短视频社区。直到2017年4月,抖音都处在探索期,基本没什么影响力。但从5月起就迎来爆炸性增长,从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抖音的日均活跃用户从约1000万飞跃到约4000万,而快手是从约7500万增长到约10000万。
而这个春节呢?抖音的增长更是可怕,日活跃从4000万到6000万,快手则从1亿到1.1亿。
疯狂的抖音令人胆寒,尤其是江湖盟主——快手,照此趋势发展下去,也许有一天,盟主之位不保。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抖音是如何一夕之间,打通任督二脉,习得武林秘籍的呢?
1、刻苦的迭代和运营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手的名字里虽然有一个“快”字,但在产品开发和运营上,明显不如抖音。
抖音实在是以玩法取胜的公司。通过不断强化产品和运营:不仅优化滤镜、美颜、贴纸等拍摄技术;增加音乐、尬舞机等有趣玩法;还有令人惊艳的特效;各路明星代言……让无数用户都中毒,并且已经呈现出低龄化、老少同台的趋势。
然而快手,更多的是UGC,在开发各类令人喜欢的玩法功能上,快手显得更加“矜持”,坚持原生态运营的思路,其结果必然是跑得更慢。
2、娱乐升级
人们常说,消费升级,其实“娱乐升级”的趋势也是越来越明显。
快手用户多集中在四、五线城市,想要往一二线渗透比较难,但抖音以音乐短视频起家到打造一个综合的娱乐平台,从一二线往三四线渗透,有着明显的便利。抖音的用户多是95后、00后一代,这一代的年轻人,因为网络的传播,他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日渐趋同,所以这种不同点造成的结果是——快手的用户在流向抖音,而抖音的用户并没有流向快手。
当然,短视频整个趋势还在,因此快手和抖音还将保持增长。但“娱乐升级”、抖音“上层渗透下层”路线也会愈演愈烈,毕竟小镇青年的娱乐方式正向城市看齐,那些原来只能在一线城市找到的电影院、KTV也越来越下沉到三四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