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地位
今天,我们第一次上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刘红卫老师带我们的课。感觉他语气很猖狂,可能这个词夸张了一点,但是是差不多这种感觉,我不太喜欢,没有君子该有的谦逊,可能我性格是比较安静的那种吧。
他讲到大学是我们性格,形象等个人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在大学不改变,以后更不可能改了。他问了一个问题,说宿舍四个人去外面吃饭,服务员端了茶上来后就走了,问有一个人无意识的站起来斟茶,问他为什么会无意识站起来斟茶。他最后说,这与社会地位有关,当然,他说家教是其中一个,但他更注重和我们讲社会地位的问题。他说做这些事的人有两种,一是社会地位最高的人,一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人。他让我们思考自己在班上的社会地位,在宿舍的社会地位,处在哪个位置。
这里我想到自己,我是一个很不想表现的人,我喜欢隐匿在人群中,与谁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找我帮忙,尽自己所能就好,找别人帮助很感谢,尽量不麻烦别人,班里的人可能对我还没很深的印象,难道我就应该评判我自己的社会地位很低吗?我并不认同,每个人的特质都不一样,每个人自己心里的评判标准都会不同,社会地位怎么能比较客观的评价呢?我觉得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善,美德。
再者,我想到我在宿舍的地位,按刘老师的观点来看我是最低,低到尘埃里去了,连花也都不可能开。我并不认为舍友不搞卫生,只有我一个人在意,感到烦闷,甚至有时会愤懑,最后至无奈,心情低落的把它打扫干净就是我地位最低,没错,我是因为不想遭人讨厌,不想因为怕她们觉得我烦而讨厌我,我怕搞坏宿舍氛围,连说话语气也尽量温柔,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忍受的想法,或许这里我的行为是带有那种地位低的色彩,但更认为这是一种美德,社会那么多种人,倘若忍受就是懦弱,强势就赢得掌声,那这样的社会风气会好吗?
我觉得,只要给忍耐一个值域就好了,我一直相信,会有人欣赏这种性格的人。
他有一点我也挺赞同的就是学会改变。虽然来自农村,但大学给我们很多公平的,不,应该说对农村的学生来说更有利的机会去成就一个新的自己。
他讲到大学是我们性格,形象等个人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在大学不改变,以后更不可能改了。他问了一个问题,说宿舍四个人去外面吃饭,服务员端了茶上来后就走了,问有一个人无意识的站起来斟茶,问他为什么会无意识站起来斟茶。他最后说,这与社会地位有关,当然,他说家教是其中一个,但他更注重和我们讲社会地位的问题。他说做这些事的人有两种,一是社会地位最高的人,一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人。他让我们思考自己在班上的社会地位,在宿舍的社会地位,处在哪个位置。
这里我想到自己,我是一个很不想表现的人,我喜欢隐匿在人群中,与谁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找我帮忙,尽自己所能就好,找别人帮助很感谢,尽量不麻烦别人,班里的人可能对我还没很深的印象,难道我就应该评判我自己的社会地位很低吗?我并不认同,每个人的特质都不一样,每个人自己心里的评判标准都会不同,社会地位怎么能比较客观的评价呢?我觉得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善,美德。
再者,我想到我在宿舍的地位,按刘老师的观点来看我是最低,低到尘埃里去了,连花也都不可能开。我并不认为舍友不搞卫生,只有我一个人在意,感到烦闷,甚至有时会愤懑,最后至无奈,心情低落的把它打扫干净就是我地位最低,没错,我是因为不想遭人讨厌,不想因为怕她们觉得我烦而讨厌我,我怕搞坏宿舍氛围,连说话语气也尽量温柔,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忍受的想法,或许这里我的行为是带有那种地位低的色彩,但更认为这是一种美德,社会那么多种人,倘若忍受就是懦弱,强势就赢得掌声,那这样的社会风气会好吗?
我觉得,只要给忍耐一个值域就好了,我一直相信,会有人欣赏这种性格的人。
他有一点我也挺赞同的就是学会改变。虽然来自农村,但大学给我们很多公平的,不,应该说对农村的学生来说更有利的机会去成就一个新的自己。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