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亿、大腕站台,这部主旋律纪录片终于登上大银幕!

从去年轰下56.8亿票房的《战狼2》,到如今勇破30亿大关的《红海行动》,我们见证了主旋律电影惊人的票房号召力。
就在这个元宵节,一部以超过6000万预售成绩空降院线,更是邀请了吴京、张一山、顾长卫等38位明星为其免费站台的主旋律电影,也正式亮相大银幕!

没错,说的就是爱国题材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
作为一部纪录片,上映首日就有3800万票房入账,场均人次更是高达42人,卖座程度直逼《红海行动》(场均44人)。但亲自前去观影的小杀也发现,这样的高人次,实际上也确实依赖了“包场”式的组织观影。
在影片散场时有团体甚至拉出横幅合影,多亏朋友及时提醒,让专注观看片尾字幕的杀姐,摆脱了呆状入框的尴尬。
也因此又许多人认为,首日预售票房3482万,当日微涨,证明有组织的观影团体绝对占了影片观众的大多数,毕竟单是中国党员就有8700多万人(此为截止2016年底中央组织部数据)。

氮素!小杀觉得这部超燃的《厉害了,我的国》,依然非常值得安利,因为它成功的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当代中国涉及各行各业、国计民生的全息图。

由中央电视台及中影联合出品,改编自央视纪录片《辉煌中国》的《厉害了,我的国》,将现在中国的全貌大致分为三个板块进行展示。
第一块,中国工程。
纪录片开始就介绍了港珠澳大桥。这座预计2018年7月1日前正式通车的大桥,即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桥梁,也被称为“世界工程奇迹”的跨海大桥。
在纪录片里,工作人员很有底气的用了“最好的装备”、“最好的工法”、“最好的工程”这样的话来形容大桥工程的划时代意义。

“以前是有什么做什么。现在是你想怎么干,国家都有能力制造专门的东西干成。”
接着片中还介绍了包括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二号”、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代表着中国速度的“复兴号”、C919大飞机、以上海智能码头为代表的中国港、载人潜水的“蛟龙号”等等中国工程。

这一块出现频次最高的词当属“全球”和“最”,这无疑是在展现中国许多行业技术的尖端。
第二块,环境民生。
展示完众多浩大的中国工程,影片还记录了许多小人物的点点滴滴。
比如藏羚羊保护者在告诉记者捕猎、偷猎案件大幅减少时,脸上自豪的笑。
比如西藏的村官洛措为帮助88个贫困户脱贫,每天要走几十公里路的坚持。

这里不仅提到了工作在保护生态和扶贫第一线可敬的人儿,还借常人之口为我们反映出涵盖公共服务、新型能源、乡村教育、医疗医保、养老机构等多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第三块,经济军事。
作为支撑老百姓生活的基础,我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发展在影片的最后被着重展示。
2015年纪念抗战70周年的大阅兵;被众多影视作品搬上大银幕的“也门撤侨事件”;“一带一路”政策;杭州召开的“G20峰会”;厦门举办的金砖国家会议等等。

《厉害了,我的国》从普通人的视角详尽的为我们展现了近年来,尤其是近5年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所到之处都是繁荣与先进。
如果问纪录片的主角是谁,这个问题可能并不好回答。毕竟影片涉及行业繁杂、出现的人物众多,但很明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
片中一组组激动人心的数据,也正是由每一位公民的拼搏和汗水所创造!

尽管影片是否能引发如《战狼2》般的观影热潮还尚未可知,作为一部纪录片究竟能达到何等票房上限也不能确定,但至少我们每个人都是组成影片内容的一份子。
小杀觉得,还有什么能比看到自己的工作和付出被搬上大银幕,更令人欣慰和骄傲的事情呢?
最后友情提示各位准备考研考公的同学,本片一定是近年来最全的时事知识点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