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月《京都一年》
秋道太太自幼生长在祇园区,那儿是保留精度古典气氛最浓厚的区域,所以她的思想和言行也最能代表京都女性的特色。虽然受过战前日本妇女的最高教育——女子专科学校,而酷爱古典文学,却因为家庭背景的关系,不得不继承这份餐馆的事业。
她能阅读艰涩的古典文学作品,也能朗诵《万叶集》和《古今集》中的许多美丽诗篇,他用古文写日记和信札。人文科学研究所东方部的春秋二季学术演讲是对外公开的,秋道太太便是极少数的所外必到听众之一。
对于京都的风雅节令行事,她也同样不肯错过。承她的盛情,在京都居住的那一段日子里,我曾经和她共赏过岁末的“歌舞伎”表演,春天樱花节的“都舞”,夏天的“祇园宵山祭”,以及“文乐”(又名净琉璃,为日本傀儡戏),和一场契科夫的“海鸥”舞台剧。她从小酷好古典戏剧,对许多剧本十分熟悉,于役者的演技也颇能批评。和她共赏戏剧是有意思的,她是一位感受性极强的人,观剧时常见她不停用手帕拭泪;观完后,为了不破坏感动的气氛,我们都不喜欢立刻讨论批评,总爱挑一些静僻的小衖堂散步一会。那次观“都舞”后,她带我走过古趣洋溢的石板小径,墙头的垂枝和路边的苔痕,以及长长的石板路,至今印象尤深;“文乐”之夜,我们在寂静的御所(日本故宫)庭苑漫步,那晚夜雾迷蒙,寒月残星,也令人难忘。
她能阅读艰涩的古典文学作品,也能朗诵《万叶集》和《古今集》中的许多美丽诗篇,他用古文写日记和信札。人文科学研究所东方部的春秋二季学术演讲是对外公开的,秋道太太便是极少数的所外必到听众之一。
对于京都的风雅节令行事,她也同样不肯错过。承她的盛情,在京都居住的那一段日子里,我曾经和她共赏过岁末的“歌舞伎”表演,春天樱花节的“都舞”,夏天的“祇园宵山祭”,以及“文乐”(又名净琉璃,为日本傀儡戏),和一场契科夫的“海鸥”舞台剧。她从小酷好古典戏剧,对许多剧本十分熟悉,于役者的演技也颇能批评。和她共赏戏剧是有意思的,她是一位感受性极强的人,观剧时常见她不停用手帕拭泪;观完后,为了不破坏感动的气氛,我们都不喜欢立刻讨论批评,总爱挑一些静僻的小衖堂散步一会。那次观“都舞”后,她带我走过古趣洋溢的石板小径,墙头的垂枝和路边的苔痕,以及长长的石板路,至今印象尤深;“文乐”之夜,我们在寂静的御所(日本故宫)庭苑漫步,那晚夜雾迷蒙,寒月残星,也令人难忘。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