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理想生活,于是逃去厦门过了周末

0.
我心中的理想生活模样:有海看,有书读,有好吃的。能晒晒太阳那简直是完美。
在北方生活了十多年后,加上工作和雾霾,这种最简单的日常形态因为遥不可及而显得珍贵了起来。当我坐在下班回家的公交车上突发奇想买好往返厦门的机票时,我做好了面对所有疑问的准备:
「去厦门过周末?有什么好玩的啊。」
「鼓浪屿人很多的商业氛围又重......」
哎哎,谁说我要去厦门旅行了。当一个机票价格合理的目的地恰好满足心目中的模样,那就抓紧去过几天理想生活吧!

1.
我从遥远的地方赶来,是要看海的。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我们离开厦门向漳州龙海市出发,目标是镇海角的灯塔。
一路上的风景算不上令人有多心动,薄薄的雾气之下,是全中国都在挖开土壤大修公路的混乱模样。穿过无名村镇,匆匆掠过那些诸如「女儿也是后传人」的地方特色刷墙语,远处山坡上的风电场开始让人有所期待。毕竟我有一位性别男爱好浪的朋友曾经说,「有风电场的地方,风景都不会太差」。


镇海角虽为尚未开发的野生景点,放着「福建小垦丁」的名号,自然也就不是什么人迹罕至之地。顺着土坡路往上,转角遇海,便豁然开朗。
眼前密密麻麻的渔船遍布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海天间的渐变有白色沙滩做细细一丝点缀。海水并非湛蓝,这自然也无法列入我见过的最美海景之类,但所有的来之不易,在此刻都值得格外珍惜。

更何况,旅行考验的是运气,看海最需要的天气运,老天赐给了我。充沛的阳光洒在身上,即使穿着短袖薄羊毛裙子也会热得冒汗,搭配清新的空气,这番无需修饰的自在,我在北京可是求之不得呢!
往灯塔一侧走走,倒是更有一番垦丁的味道。尽管冬天的草地枯萎泛黄,但甩着尾巴的牛群看起来毫不介意,专心致志地面朝大海低头啃草,享受着这片独家专属的海天美景。

草地的远处是两座灯塔,旧的已被弃用,取而代之的是红白相间的全新灯塔。衬着蓝天,简单几样颜色的搭配因为纯正而显得格外养眼。
这里便是这块小地方的尽头了,站在崖边往下看,海浪从远处一点点推近,卷起,拍打在礁石上又迅速散去。单调重复的循环,倒也可以因为每次激起不同的浪花而让人着迷地静静看着,一次次期待。

我想起了在冲绳出海时偶遇的那座纯红色灯塔,还有在特罗姆瑟坐船观鸟时,北冰洋边缘海里的那座。只是此生,不知何时才能在乌斯怀亚搭上比格尔海峡的游船,去看一眼那世界尽头的灯塔呢?

2.
和离开市区专程去看海相比,在厦门想要舒舒服服地看书那就更容易了。更何况,这回我直接住进了拥有1700册手绘本的绿光绘本收藏馆。
推开门,吧台上的诸多摆件,墙上的异国挂饰,书架上的旅行书......所有细节都在透露着这里名叫「女巫」的主人酷爱云游四海,虽然很遗憾这次我们并没有见到面。这里采取的是预约制参观,住宿也不完全对外开放,能独自和这么多书相伴两个夜晚,我简直乐开了花。


满墙的手绘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语言,尽管对这类图书并没有什么了解,但随手翻开每一本,都能让人津津有味地看上一阵。
捷克插画大师笔下的60年代香港旅行、约翰列侬的自画像、11只跑马拉松的猫......买一包小时候喜爱的九制雪梅,在沙发上找一个喜欢的姿势举着书一页页翻过,拥有如此惬意的时刻,谁还需要去当个人挤人的无趣游客?



离开厦门前的最后几个小时,我决定钻进华新路上大名鼎鼎的「不在书店」。
这家南洋老别墅里的书店被冠以「中国最美书店」的名号,坦白说,这种「最」字头的称呼最让人无奈了。好在当我走进书店坐下时,我还是庆幸自己没有错过──与其说什么最美,不如说是这份难得的舒适让人值得前来吧。

这里的一层是独立杂志、图书和文创产品售卖区,沿着堆满旧杂志书刊的楼梯来到楼上,便是图书馆部分。
每一个书架上的书来自不同的赠与者,走廊上,房间里,到处都是书。每一个房间都是一个阅览室,风格又不尽相同,让人忍不住想要每个都探寻一番,方能挑出自己最喜爱的那间。

尽管这里早已「荣登」各种厦门攻略,但我在这个明媚中午遇见的,都是认真读书之人。带着孩子一起安静看书的母亲,独自前来的质朴中年妇女......没有遇见吵闹的观光客,这让我由衷觉得幸运又感激。

即将回到重度雾霾里的我选择坐在了二层阳光最充足的位置,边翻杂志边等着我的午餐。
我按着店员绝对真挚的推荐点了一杯自制的「蜂蜜梅子酒」,端起来,先入鼻的是天然蜂蜜香。喝一口,梅子的甘甜香气散发在口腔,两种甜蜜混搭在一起,冰冰凉凉喝下去,真是叫人忍不住嘴角上扬。

餐食点的是拌饭,海苔丝、木鱼花、香菇、白米,四样再简单不过的食材配上沙拉酱拌在一起,香喷喷的滋味竟然让我忍不住把一整碗都吃了个干净。尽管因为要赶飞机没法继续看书了,一顿心满意足的午饭倒是为书店之旅画了个跑偏但完美的句号。

厦门书店多,吉治百货三楼的「时光书局」也是个看书的好地方,光是那些台版的日本旅行书籍就已经足够我在内心吱呀乱叫很久啦。更何况,吉治百货所在的八市,那简直是让人舍不得离开的完美存在。

3.
八市最棒了!
这是个热闹鲜活的菜市场,海鲜、水果、鲜花,样样惹人喜爱。喝着鲜甜甘蔗汁的我快速开启觅食模式,走到一家小店前,看着门口的小哥正在用槌奋力敲打着新鲜的瘦肉,那就先用一碗清爽的扁食治一治我那没来由的头疼病吧。


扁食的皮比普通馄饨略薄,包上肉馅,小巧精致的模样已足够讨人喜爱。轻咬一口,肉馅因为捶打而充满了猪肉难得的脆嫩口感,让人忍不住赞叹这普通食材里的巧思。端起猪骨为底的清汤喝两口,自然的鲜味让人胃口大开,那就继续去吃一碗香味浓郁的沙茶面好了。

位于农贸市场门口的「友生风味小吃」,戴着大金链和粗手钏的老板热情介绍着沙茶面可以选择的各种菜品,「这个肉丸,你一定要试哦,不试要后悔一辈子的。」
天哪噜,我还年轻,才不可以后悔一辈子!

一碗用料十足的沙茶面下肚,我只能与八市依依惜别。第二天晚饭,不假思索地,我再次回到这里,寻找大排档的美味。
找到「阿毅大排档」是因为在推荐里看到普宁豆酱伍鱼煲这道菜,对于小时候在海口生活了十多年的我而言,鱼煲两个字简直充满魔力。没想到,点菜时老板竟将我拦下,「鱼煲不好,杂鱼要用酱油水做才最鲜!」

「呃,什么是,酱油水呀?」
「就是像你们北方那种红烧的做法咯。」
红烧鱼会鲜?将信将疑地,从小认为只有不够新鲜的鱼才需要红烧做调味的我选择了这种本地做法。点好菜坐下,掏出刚刚在市场里买的一碗芒果,边吃边等绝不闲着才是对八市的尊重。

很快,传说中的「杂鱼酱油水」端上了桌。
和平常理解的红烧相比,酱油水里的酱油显得相对「清淡」一些。六七条杂鱼里,只识沙丁鱼,那就先从它开始吧。一筷子下去,洁白的鱼肉送入嘴里,我顿时明白了原来酱油也可以巧妙吊出海鱼的鲜味。接下来,每一种鱼的肉质各不相同,或软糯或结实,杂鱼的丰富体验,才不是单调无趣的石斑可替代的咧!

酱油水里,萝卜干算得上隐藏惊喜,吸收了一整盘的自然鲜味,配白米饭简直绝佳。再来一碗简单的海蛎豆腐汤,清淡的汤汤水水,新鲜饱满的海蛎,这是专属南方的饮食趣味。
胃舒展了,心情轻松愉快,找回面对庸常的力量,这就是我偶尔需要抓住的,理想生活。

我是沙拉,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一碗儿」。在国企发过呆,运营过百万量级的创投媒体,在最酷的旅行公司做过公众号和MOOK书的编辑,现在正在打理一个全新的日本旅宿品牌,争取能让你的日本自由行可以更有趣那么一些些。
未经许可,本文内容严禁任何形式的复制粘贴,约稿合作类需求欢迎豆油:)
-
懒惰的毛毛虫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