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假电视剧《淑女的品格》反而上了微博热搜,引来陈数和曾黎的相继转发。
![]() |
网友脑补的<淑女的品格> |
昨天上微博,发现一部剧《淑女的品格》,并说要即时上线。我一看四个女主角陈数、袁泉、俞飞鸿、曾黎都是我喜欢的女演员,这什么时候拍的呀?准备看看。再仔细一看,原来没这回事儿,是某脑洞大开的微博主自己琢磨出来的剧情,并自己选定由这四位来做女主角,讲述四位不婚主义的精英女性的故事。没想到还真引来网友大讨论,甚至都开始自己设计剧情了。连被选中的女主角陈数和曾黎都亲自回应,嗯,她们也很期待。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大众的观剧需求和目前落后的剧本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也反映出了网友的价值观的成熟和深度。很多网友不看剧,说现在的剧烂、剧情不成立、演员演技不过关,最重要的是剧本,不是婆妈剧、就是狗血爱情,想整个职场剧,最后一看,还是打着职场旗号的爱情片。职场场景十分虚假。比如最近的《谈判官》,你真的认为谈判官这么干活吗?
![]() |
刚播完的《谈判官》 |
目前流行的剧情仍然是总裁➕勇敢上进少女,或者结了婚的婆媳关系一大堆矛盾,制造各种误会,婆婆作梗,小姑子添乱,整部戏里不是哭就是叫,最后绕一大圈大家冰释前嫌。这不,网友烦了,我想看剧,但没有我想看的剧,那好吧,我自己琢磨一个行不行?有时候我觉得作为 观众挺可怜的,只有观看权,没有选择权,大部分剧情这样,你更没得选。剧情走向,你也没得选,看着可胡扯了,人家就那么演。没办法,其实编剧不是在满足观众的利益,重点还是要满足导演、演员、各方的利益才是真的。
一部戏,制片方选谁来演,要看能不能吸引关注度,演员有没有话题度,没有怎么炒出来。都安了谁的人进剧组,这个角色怎么提升演员的形象,都想演正面角色,哪个场景能给自己加点戏,剧情谁管啊,注点水多拍几集,好多卖钱。观众的利益就是这么被牺牲掉的。
有没有做过调查,观众想看什么样的戏?什么剧情最不喜欢?什么剧情觉得最可笑?什么剧情觉得最注水?然后制片方、编剧、导演们,你们敢按照这个调查来拍一部戏吗?保证口碑好,能被夸。
就像这部假电视剧《淑女的品格》,中年女演员为什么只能演婆婆妈妈那些戏呢?那些充满质感,有品位和修养,并且在职场上大放光彩的女性,不值得被拍出来吗?难道只有少女戏才有的演吗?亚洲人的整体观念都是偏少女化,编剧也是朝这上靠,靠就靠吧,剧情雷同,胡编乱造。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美剧,看英剧的原因,生活很丰富,不是只有总裁和灰姑娘这点小情小爱的事儿,题材多一些,我们的收看体验会提升一大截,不要小看一部剧,电视剧看多了,对于整个国民的价值观是有很大影响的,不然你看现在。。。。。
快,《淑女的品格》谁来筹拍一下,放心,你肯定不会亏钱,并且观众的素质还会很高。我期待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