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杭州车让人的一些思考
车让人是什么?
因为很多原因,导致并不是所有路口和人行横道都有红绿灯。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当有行人需要通行时,车辆必须优先保证行人的通过。
车让行人解决了什么问题?
在很多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和人行横道,如果车不主动让行人的话。因为行人是弱势群体,和车辆争抢道路资源肯定处于下风,比如被撞什么的...。
如果没有政策的介入,那么可能出现的场景就是,车辆一直占有道路资源,导致行人不能过马路,影响了行人的出行效率与体验,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效率。
严格执行车让人,还带来了一个优势,就是解决了车撞上行人的安全问题,毕竟交通还是需要安全第一。
其他解决方案
过街天桥、地下通道
优势:使用的交通资源完全隔离,互不影响,车与行人的出行体验和效率不会被互相影响。
劣势:成本大,而且行人需要横穿马路的需求很多,天桥和通道不可能全覆盖。一个绕路很远的过街天桥是达不到提升出行效率的效果的。
行人手按式红绿灯
优势: 通过手按式红绿灯,行人也能获取到道路资源,完成通行。
劣势: 成本问题。手按式红绿灯,可能出现突然的红灯,司机可能反应不过来,安全隐患仍存在。
车让人存在的问题
车辆为了严格执行车让人,急刹车,有可能带来追尾问题。
举个例子,早高峰时期,上班族们开车去公司的路上,经过了好几个没红绿灯的路口,由于车让人的缘故,多等好久,结果迟到了,严格车让人导致道路资源使用不合理,严重降低了社会的整体效率。
有恃无恐的行人,过马路时不再注意安全,如果恰好车辆这时候也没注意,就悲剧了。
自动驾驶是未来的趋势,道路是否有红绿灯时自动驾驶容易判断,车辆在高速移动中识别是否有行人这个就不好判断了。
严格的车让人并不是值得高度赞扬的文明行为
在各大社会新闻媒体的报道中,百度网页搜索中,车让人都是应该得到大力赞扬的,文明、有爱等一系列溢美之词。首先我不知道这是从哪里学来的价值观。且不说杭州的车让人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即使都是自觉地,我也并不认为这是多么文明高尚的行为。
在交通出行中,道路资源是有限的,我认为交通法规制定的目标是 最优化道路资源的使用率,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
车让人,实际是政府在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前的一种权宜之计,甚至可以说是懒政,希望大家能有点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无脑鼓吹车让人了。
所有的无条件牺牲某些人的利益,来保证另外一些人的利益的行为,都是耍流氓的行为。不管哪边是强势群体,哪些是优势群体。
政策法规的制定,首要保证公平和正义。不应该加入无条件偏向弱势群体这种政治正确的东西,无条件保证弱势群体和少数群体利益引发的坏现象就不用细说了。
你行你上?
说下我的脑子理想的交通规则,所有需要竞争交通资源的地方都有红绿灯这些清晰明确的法律规则,且各方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我不希望自己站在路口就能得到某种特权,我也不希望其他人能够得到某种特权,大家都按照规则来行事。
其实很多地方之所以没有红绿灯,是因为固定时间的红绿灯并不适用,反而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说一个拍大腿想到的解决这种方式的红绿灯法规。 (1)首先红绿灯是一定需要的。 (2)当行人超过 5 个时,行人侧的红灯变成绿灯。 当有一个人等候超过 3 分钟时,行人侧变成绿灯。 (3)变成绿灯有一个渐变过程,并不是立即变成绿灯。绿灯的时间由行人的数量决定,行人数量少绿灯时间短,数量多时绿灯时间长一些,因为行人也是源源不断来的,所以绿灯也有最长时间限制。 (4)某些旅游景点这种人流量特别大的地点,不适合这种方式,适合固定时间红绿灯的规则。
等等等等,还有各种条件需要考虑进去。
这套规则的实现,说起来简单,其实详细考虑到位也不简单,做起来更难,但是在未来肯定是个趋势,车让人只是个权宜之计。这种通过无条件损害某类人利益的行为,某些人应该感到羞耻,更不应该作为多么文明的行为来宣传。
利益相关?
我没车,不是卖红绿灯的,也不是做人脸识别、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
我这里讨论的所有,都是站在提升整个社会效率和公平性的角度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