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玥:我会歌颂成功可是我更要歌颂失败 | 第五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获奖作者感言
每一次征文大赛获奖名单公布之后,阅读获奖作者们的获奖感言,都是一件特别让人感慨的事——原来这些迷人的文字是这样诞生的,原来这些写故事的人本身,也有这样的故事。
从2月10日起,我们将陆续刊发第五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各位获奖作者的感言,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喜悦、经验和思考。
祝福每一位获奖作者,也祝福每一位对写作心存爱意的人。
今天的作者是——

作者:刘玥 作品:《这单车还有幸福可借》 组别:新女性故事 · 职业故事 奖项:优秀奖 点击查看征文大赛更多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玥,豆瓣阅读作者。1989年生。浙江金华人。北大中文系2011届本科,耶鲁东亚研究2013届硕士,伯克利博士在读。曾获第九届新概念一等奖,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职业女性故事组”特别奖。作品见于《萌芽》《青年文摘》等。出版有《一直走直到我遇见你》,《北大日记2》。即将出版《港岛之恋》。小说《硅谷爱情故事》《金融街没有爱情》已售出影视版权。互联网创业小说《的战记》正在豆瓣阅读连载中。
获奖感言
1、意义
其实不是很知道要怎么写这个感言。
好像你是经验老到的投资人,而我是一个傻傻的跟风创业者。我只有一个篇幅的pitch机会,目标是让你喜欢我,让你看我的文。
而我取悦人的本领非常有限。我自我中心浑身棱角。反正留不住读者。
我去翻别人的页面,看他们的自我介绍。他们或者把自己隐藏在文字后面,或者把自己贴在照片里面。如果是90后,一定会写上出生年月。他们年轻,他们漂亮,他们优秀他们成功。
那么不再年轻,不够漂亮,不太优秀,也不能成功的我要怎么办呢。
这个世界成功无孔不入。
让你躲无可躲逃无可逃。
在你遗世独立的小小角落里,那些成功还是会一点一滴地钻进来,一遍一遍提醒你,要努力,要成功,要坚强独立要财富自由要环游世界要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活在别人的视线里。我们在观望他人中生活。
那么累了的,困了的,迷惘的,不合群的我要怎么办呢。
敏感的,脆弱的,不能承担也无从追寻的我要怎么办呢。
在人生的单行道上,在人群中随波逐流然后漂泊,然后老去的我要怎么办呢。
这就是写作于我的意义。就是自救。在彻底的孤独中,在被人厌弃的悲惨里,我分离出另一个我。
另一个更强大,更超脱,更温柔也更慈悲的我。
在成功与失败之外。在高贵与卑贱之外。在伟大和渺小之外。在富有与贫穷之外。
我注视这个世界里的我。孤独的,挣扎的,在暗夜里哭着的悲惨的我。我的冷漠我的自私,我的自卑我的虚荣。我后悔的,我想要的,我不肯放手的。
然后我大踏步走过去,跟那个困顿在尘世和目光中的我说。
嘿,你不孤单。
2、小说
《的战记》与《这单车还有幸福可借》讲的都是一个故事:就是身为卢瑟的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失败。
对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所以交出来的答卷是混乱的。
程采菲输过,惨过,被人离弃过,但最后她成功了。她不必回答如果失败了该怎么办的问题。
程采菲的爸爸勤苦努力一辈子,然后被时代无情抛弃。但是他的好处是他有一个创业成功的女儿。他的失败变成女儿的垫脚石。
那么连晓呢?连晓拼过了,努力了,但是失败了。她也变成别人的垫脚石——竞争对手因为她而变得强大——旁人因为我的失败而获得成功。
于是她一直追问“值不值得”。到底值不值得呢?她自己是不知道的。
我也不知道。结果最后的是靠程采菲帮她圆:“我帮你赢回来。”
现实中没有人这样帮我们圆。
有朋友在硅谷创业,明明市场在国内。我问他为什么不回国呢。他说:“因为国内缺乏宽容失败的环境。”
亏过一次,可能投资人就要撤资。
失败一次,可能再也拿不到钱了。
得罪人一次,可能从此上黑名单万劫不复。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失足就是千古恨。
而舆论对失败者没有宽容。谁谁谁红了,对他的追捧就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谁谁谁落难,大家就说“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对失败者没有宽容。对离婚者没有宽容。对大龄单身和不同选择没有宽容。对弱小的和无势的和苍老的没有宽容。慰问的起始必定是:“你怎么还……”“你怎么又……”“你怎么就不……”“你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还……”
对成功者,无论路径如何,都可下结论:“起码人成功了啊。”
“起码人估值十亿啊。”
“起码人粉丝千万啊。”
“起码人有收视啊,四网第一啊。”
3、使命
五四运动就要过去一百年了。
我时常会想,如果五四那一代知识分子死而复生,看到今日的中国,他们会高兴还是悲哀,他们会庆贺还是流泪?
我又武断以为是可庆贺。纵然隐忧重重,今日的中国,比之于一个世纪前的中国,应该是好了一点点吧?
富裕了许多。自由了那么一点点,开放了那么一点点吧?
也还可以变得更好。
在这片土地上活着的人们,也许还可以更快乐一点点。因为彼此包容,活得更轻松一点点。因为彼此善待,活得更从容一点点。因为对逝去的尊重,活得更自信一点点。
我希望一百年后的中国,成功不再是唯一值得歌颂。婚姻不再是社会要求。贫穷不再是耻辱。年轻值得骄傲,但是衰老不值得悲伤。性别可以更加平等。选择可以更加丰盛。异类可以被接纳。失足可以被原谅。权力不再气焰嚣张。平民可以理直气壮。
为这样的未来所以我写作。我相信文字可以洗心革面,搅动人心。可以催生潮流,移风易俗。可以润物无声,人文化成。
在豆瓣阅读自我介绍里,我这样概括我的写作使命:对传统的尊重,对异己的包容,对人世的信心。
我想要反省、挽留和歌颂我们的传统。我将坦陈我对中国历史的困惑——我看到了它的阴暗它的厚黑,可是我也看到它的慈悲它的温柔。我看到了礼仪制度的歪曲和禁锢,可是我也看到它试图陈现的礼乐大同。我看到中国文化对于国民的诅咒与祝福。一方面我们互相攀比,倾轧,拜高踩低又或你死我活,一方面我们承续,维护,延绵人伦温情。
我想要我们的社会更加宽容。我会歌颂成功可是我更要歌颂失败。我会歌颂梦想可是我要歌颂不同的梦想。我将在审查机制允许的范围里,去赞美那些坚持不同选择的人们。我要看到在角落里哭泣的孤独的小孩。我要把我的手伸给他,告诉他你没有被遗忘。
我要歌颂爱。我要人们相信,在最惨酷最血腥,最艰难最困顿的人生里,也会有一丁点爱的辉光给你以生的渴望。我要看我的人物我的故事里痛苦挣扎,爱着我的爱,恨着我的恨。他们徬徨他们执守,他们身陷尘土可是头顶有星光,他们头破血流,可是至死不曾放手。
这是我写作的使命。也是我存在的意义。
从零七年新概念出道,到今年已经整整十年。
我唯一骄傲的事情,就是我从来没有放弃写作。
我跟自己说,穷也没有关系,老也没有关系,一事无成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还在写,我就什么都原谅你。
以后我会写下去。
以后我会更老,更丑,更孤独。以后你们会离开我。但是那又怎样呢?我从来没有因为孤独而放弃过啊。
我不能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