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之殇—论宋朝施政之弊(二十九)
![]() |
当年的瓦桥关之战一样,辽国人在打了打胜仗,占了大便宜之后,莫名撤走了。
上一次,太宗陛下兴奋之余吟诗一首。
这一次,他再也没有了如此的雅兴。
因为,萧太后和他儿子没有撤回漠北大本营,而是,柰拨在了幽州。也就是辽国的南京。
皇室斡鲁朵驻扎在幽州以北不远的张北鸳鸯砾,而宋朝的老朋友耶律休哥则驻扎在幽州以南。
随时打草谷。
更让宋太宗抓狂的是,西北边紧接着就出事了。
雍熙北伐以前被宋朝打的丢娘丢媳妇,只剩下草鞋底子溜号到大漠深处做土匪的李继迁死灰复燃了。
千万不要小看了游牧民族的智慧。尤其不要小看了这个年轻小伙子李继迁的智慧。
党项民族从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到一飞冲天,百分之80以上的功劳,都要记在李继迁的身上。
这个人一直密切关注着雍熙北伐的动向。
岐沟关、陈家谷、君子馆,宋朝输掉了一切。
于是,他就要起来闹事了。
第一步,就是和辽国人联手。
这一点就足够证明李继迁这个人有高超的战略头脑。
辽国,北方第一强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号令四方,无人不从。
李继迁,党项族土匪,被打的在沙漠里像幽魂一般逃窜。
辽国人凭什么和你李继迁结盟呢?
李继迁带着自己的弟弟去找到了辽国人,不知道用了什么魔法。
辽国人不但同意和李继迁结盟,还送给他一份逆天大礼。
辽封李继迁之为定难军节度使、都督夏州诸军事,他的弟弟李继冲为副,两年以后,在萧太后的主持下,辽国宗室女义成公主嫁李继迁。
怎么说呢?
这里必须再一次鄙视赵光义的鼠目寸光和榆木脑袋。
在他脑海里,20岁出头,小的不起眼的党项部落小土匪头子李继迁。
20岁出头,整天和面首淫乱,祸害国家的寡妇萧燕燕。
这两个人是不值一提的,甚至是他蔑视的。
就是这两个人,彼此看到了对方的想法,也看到了对方的能力。
于是,他们强强联合了。
辽和李继迁联手,要彻底把宋朝搞臭搞乱,把赵光义搞死。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辽国人和李继迁就好像约好了一样(事实上他们就是约好了),你一榔头我一锤子,直到把宋朝砸的精疲力竭,把赵光义锤死之后再锤赵光义的儿子孙子。
李继迁刚和辽国人的裙子绑在一起,就立刻像春天的野草一样,长的疯了起来。
987年(北宋雍熙四年、辽统和五年)二月,李继迁再攻夏州。李继迁的兵马逼近夏州,宋朝知州事安守忠率众三万迎战李继迁。至王庭镇,李继迁设伏诱宋军交战,大败安守忠。
然后李继迁紧接着就包围了夏州城。
这个时候,正是辽国两路大军南下,君子馆之战宋朝惨败,耶律休哥四处大掠的时候。
双线作战,双线崩溃。
而且,宋太宗陛下还得到了一份殊荣。
在他这个又自负又好面子的皇帝手里,宋朝第一次被辽国人主动进攻,现在,甚至连西北的小臭虫李继迁,都跳上宋朝的胳膊,狠狠的咬了一口。
于是,宋太宗只能两头堵,西边刚刚把李继迁赶跑,东边的辽国人马上又来了。
辽军再度渡过拒马河,进攻宋朝。
兵峰直指定州。这里是宋朝河北的政治经济中心。
而驻扎在定州的,是此时此刻正被千夫所指的君子馆孬种,宋太宗的大舅子李继隆。
柿子就找软的捏,上次李继隆的表现很软蛋,这次又如何?
前面说过,宋太宗陛下对宋朝基本没有一丁点正面的贡献,除了用对了三个人。
两个未来的救时宰相,一个现在的救时将军。
这个将军就是李继隆。
在君子馆他很怂,这次,他表现同样差劲。
辽国人轻松端掉了易州,然后直接踹到了定州北边的唐河。
李继隆这次做了一个让人看起来傻逼透顶的选择,
带人出去和辽国人野战。
李继隆选择背水一战,让辽国人很蒙圈。
雍熙北伐和君子馆让宋朝的精锐死的精光,现在竟然还有人敢出来和我们野战?
而且,这个人竟然是大衙内李继隆?
辽国人不知道的是,李继隆在此之前偷偷搞了鬼。
第一,他没有让手下精锐的易州籍骑兵军团出战解救易州,这些易州汉子眼看着家园沦陷,父母妻儿被辽国人烧杀掳掠。
这种战斗力,根本不需要动员,也不需要拿钱去买。
第二,他没有执行他皇帝妹夫的命令,甚至无视了皇帝妹夫派来的金牌天使带来的不准出战的严令。
赢了他都是抗旨不尊,
输了,就看他妹妹能不能在枕头上保住他的命了。
第三,本应该站在金牌天使那边的监军
群情激奋,背水一战,为老家人报仇,抢人回来。
等等因素加在一起,
加上之前君子馆的耻辱。
唐河之战,辽国人被杀一万五千多人。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太宗陛下登基以来,宋朝对辽国作战赢的最大的一次。
这就是李继隆。
有这个大舅子在,宋太宗才能苟延残喘的多活很多年。
宋朝这边,大家开始认可李继隆李衙内的本事了,但是辽国人那边还不认同。
不然也就没有后来的这件事了。
唐河之战一年之后,辽国人卷土重来。
这次,辽国人斗志更加昂扬了。
原因有三:
第一,他们这次军事情报准确,要去截宋朝的粮道。先把粮道截断,不怕李继隆不饿死。
第二,辽国人刚刚和李继迁正式联姻。辽圣宗封王子帐节度耶律襄之女为义成公主,下嫁李继迁,并赐马三千匹。
第三,这次带队的是辽国第一战神耶律休哥。
结果这次出兵比上次唐河输的还快,而且输的无厘头。
因为出兵的重点是粮道,所以沿途辽国人根本没搭理宋朝的某些杂牌军队。
比如某些厢军的散兵游勇。
比如说,他们在路上碰到的巡逻队。
散兵游勇和巡逻队战斗力是一般,但也要看是谁带队。
如果耶律休哥知道带队的人是尹继伦的话,他一定会先把这股巡逻队吃掉的。
尹继伦,宋朝名将,这是宋太祖时期成长起来的将军,宋朝目前还活着的,还能打的为数不多的禁军老骨头了。
尹继伦决定,带着自己一千多人的散兵游勇加巡逻队,偷袭耶律休哥。
一辈子截人粮道,换装换马,偷袭宋军,围点打援的耶律休哥万万没想到。
自己的几万人会在一个早晨被宋朝的一千多人偷袭。
他更没想到的是,尹继伦的人居然直接摸到了他的帐篷里,对着他就是一刀。
耶律休哥没死,但是一只胳膊基本被砍废了。
逆天的,无敌的,恐怖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耶律休哥就这样挨了一刀。
到底是耶律休哥太牛还是宋太宗太傻呢?
军营大乱,耶律休哥受伤,辽国几万人退去。
尹继伦的一千人,就这样打跑了辽国战神。
因为尹继伦的脸很黑,辽国人还给他起了一个雅号“黑面大王”,从此见到他就躲得远远的。
当然了,宋朝在河北前线两次获胜,也催生了一个副产品。
萧太后大怒,要加倍的找回平衡。
于是,她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加倍的给李继迁支援。
李继迁逐渐的不再是小臭虫了。
未来的西夏国,就此慢慢成形了。
宋朝该怎么办呢?
打仗,没人,服软?面子上过不去。
总不能,也学辽国一样,和李继迁通婚吧。
嫁一个宋朝公主给李继迁?
宋太宗怕是不会这样干的。
不想干,那就面对事实吧。
现在辽国在河北重兵压境,完全不能抽调河北的兵力去堵西北的窟窿。
中国人几千年的智慧,这时候在一个老头子的身上体现了出来。
不能玩军事,我们就玩政治。
李继迁也许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玩政治,无论是他还是辽国人注定是要吃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