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暗的春天——读书摘录
1.它们以为这样就能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收敛野性,释放恭顺,把自己身上最不讨人喜欢的东西一宗一件地深埋起来,接下来就应该能够换来一些什么了吧?
许多人不也是这样的么,包括他本人。
2.何为折腰?去颓败的城墙下看一会儿就会明白,顺势倒下,然后再想办法起来。大风来临,暴风雨骤至,鲜有能保持独立者。
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所有的人都活在一种枷锁或布局之中,所不同的只是形态上的明暗之差。有的人因此就自以为无羁无绊,天地之间一狂人,那只是由于他未曾注意到那种伪装成自然色的巧妙布局,形态分明的利器也不曾向他迎面打来,这直接导致他浮华、轻佻、狂妄无礼。
4.它更像是空气般的政治,凡是活着的人,无一不在它的云彩之下。
5.它们从外面世界带回来的图景如同一堆掺杂着大量秕糠的谷子,有时甚至连那些秕糠也没有,完全就是一堆伪装成谷子成色的沙子。即使这样,还不能够被及时地发现和甄别出来,相当长时间内它们会以谷物的名义和形象继续存在下去,只要你和你的家人不被饥馑所威胁,它们就不会暴露,就会一直堂而皇之地代表着富足与安宁,甚至繁荣强盛。这样的事情一多了,眼见也就不再为实,不再敢相信自己所见到的。
6.国内的形势一片大好,但贫农的女儿伍桂梅却连一双完整的鞋都没有。
每一个政策,每一个运动,每一个理由,看上去都能站得住脚,有些甚至显得非常必要,又由于必要而堂皇,正确,让人看不出它有什么不对。没有不对,就应该顺应,也只有顺应。一个人能做什么?能释放出多大的能量?拆卸开也没有多少,不过一百多市斤。如果再把他的喉咙勒紧一些,不出一个星期,他就会变成一小堆腐烂的连到处漂泊的流浪狗都不吃的真正的贻害周边的废料。个别的人在他们的隐秘遥远的内心深处略作思忖,但很快也会过去。聪明的做法就是什么也不要想,每天让自己高高兴兴,曾经的所思所想,让它们从哪里来再回到哪里去,最好莫过于把它们永远丢弃,永不再提及。这办法能保护你呢,保佑你和你的家人与灾难擦身而过,平安无事。贫农的女儿没有鞋穿到底是什么原因,调查清楚没有?就不会是因为她的父母不善于精打细算地过日子而造成的么?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可能:山野的孩子,她本人压根就不喜欢穿鞋?你这样哭天抢地地想为她争取到一双鞋,可曾想到那也许会对她造成最大的束缚?只盯着阴暗的地方看,不好的地方看,只看见少数人露出脚趾,为什么不看看大多数人的脚趾都在他们的鞋里安安稳稳地睡着觉,做着梦,斗志昂扬,干劲十足地微笑着?百分之五十一以上就应该算作是社会的主流,相信没有露脚趾的人应该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大多数人的脚趾不是露在外面的。渔民,在田里插秧的,还有那些故意不穿鞋的除外,他们不应该算作是没鞋的。抓住一点,就拼命地攻讦,用个别情况代替普遍现象,只有敌人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更何况,我们斗争、奋斗,正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有一双干净温暖的鞋,每一个人都有一套多余的用来换洗的衣服,这对人的自尊心有好处。但在另一个方面,也容易使人们养成追求享受的坏毛病,这样的尺度也往往并不是那么好把握的,总以为还欠缺一些,实际却早已够了,早已过头了。世上的事情,任何一种事情,最难把握的就是它的分寸。
7.有时,深厚的乌云又会使这片无数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有生命繁衍不息的山林变得古老,遥远,凝重而肃穆。但熟悉天气变化的人们都知道那不过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一道短时间内临时垂下的却足以能够让一切目光短浅的人以为世界从此就将如此的布景。给他们造成那样的一种印象或局势,有些性急的人就会首先跳出来,按照阴天的方式和规律进行活动,上蹿下跳地表演,充分地暴露他们身上的此前一直未有机会暴露的越来越多的丑恶的东西。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完全用不着处心积虑地去琢磨谁,把谁推进一个坑里;有些人自己就会想方设法地跳进去,你不让他跳,他还会认为你居心叵测。等他们表演够了,就可以拉闸,填土,关上笼子的门。
8.绝大多数人都瘦得如同皮包骨头的山羊,大家共同喂养着极少数脑满肠肥的剥削者,一份低廉的工资就会让一个人俯首听命一辈子。偶尔会丢给你一把青草,几粒黑豆,会被说是集体的福利和优越性,会大肆宣扬,声声入耳,像雨前的雷声一样,恨不得让每一块石头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有这样的一种超自然的优待和幸福。接下来就教育你应该懂得恩情和报答,不能只进不出。那么,好,把你家里的隔夜粮贡献一点出来吧,这是一种做人的起码的觉悟的道德。拿不拿东西出来,拿多少,成为衡量一个人高低的标准。
9.在这个位于深山老林的林场里,他知道应该更苛刻地约束自己,自己把自己捆得越紧越死,对身后的那个家庭就会越有好处。任何人,他们想说什么,想做什么,那是他们的事。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他常常自我鞭笞,时不时地紧一紧自己身上的绳索。一个人活在世上,时时能感觉到一种疼痛,那就是一种极好的提醒和教育,人生在世,再没有比那更好更有益的伴侣了。
10.取代它的当然是蘑菇,是那些打着小伞,安详宁静的蘑菇,它们优雅美丽的身影自出生以来一直都从容不迫,从来没有像人那样朝悲暮喜,慌不择路,或者血泪斑斑,乱成一团。
11.没有庄严,更谈不上幸福,有的只是纷乱和不适,只是被裹挟在其中的无奈和痛苦,还有仅他一人独有的羞辱。对于锣鼓声,对于喧嚣,对于乱,他发现大多数人其实是喜欢的,在匮缺的时候,会设法制造一些出来。
12.就像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走着,走着走着,就忽然不见了,再也不出来了。认识他的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不认识他的人,压根就不知道这世上曾经还有过那么一个人。
1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一个陌生的具体的人,其实都是不存在的,从来不曾有过的。你以为你有名有姓,有血有肉,有过欢乐和悲伤,也有过你的家庭和一些亲朋好友,也有过几十年的寿命,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也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活过,但那只是相对你个人而言;对于大多数不认识你的人来说,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过你这么一个人,你的确是不存在的。似乎也正是因此,有些人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一直都在想拼命地留下自己的痕迹,以证明曾经有过他这么一个人。有人留下灵魂般的精神,有人留下包括建筑在内的实物。看到万里长城,后人会想起它的缔造者,知道曾经有过那么一个有权势的人。对于大多数既没有权势又没有精神或梦想的人来说,什么也不会留下,终其一生,犹如蜻蜓点水,或苍蝇飞过。
14.(世界)大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深不可测了,世界不再有答案。
15.有些书里常把儿女比作父母手中的风筝,渴望他们飞翔,却又时刻担心,害怕他们飞走。但曾怀林的感觉正好相反,他觉得自己才是一只风筝,而线头就在冬冬和多多的手里,在他们还没有长大成人之前,他觉得自己不能够让他们看不见他,既然当初答应并约好了要陪他们来这个世界上玩,哪能够又临时反悔,悄悄地挣断线头,一走了之呢?
16.真正的自由当然是那种没有任何牵挂的人,可是那样的自由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世界上没有任何他牵挂的人和事,这样的人生至少我不认为是美好和有意义的。
17.有史以来,人类创造了那么杰出的文明。从小到大,我们读过那么多的书籍,从中汲取了无数的知识和营养,按照自然法则来说,也应该是有力量的,强壮的,因为我们吸收过了,被滋养过了,自然的,人生的,人性的。可为什么我们却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而越来越软弱,越来越有问题?我有时会为这种软弱感到羞耻和愤懑,不知是什么在从中作祟?
18.躲在你后面的那些人,那些退回去的大多数,他们值得你防范,因为他们从来也不会感到悔愧,无论他们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对于不知悔愧的人,怎样的防范都不为过,到时你就会发现,无论怎样的努力,都会显得乏力而不够。
19.任何一具身体,无论男女,无论老幼,事实上都并不真正属于自己,它常常会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服从于很多东西。
20.所有未曾被苦难囚禁,撕扯过的人们,都会觉得这不过是最平常最普通的一种现象,甚至要多平常就有多平常,只要愿意,任何人都能够做到,因为一切都是那么的容易。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不自由就是不能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大多数人的自由观。而奇迹在很多人看来,首先就意味着脱离了普通和平常,不平常、稀奇,成为它唯一的要义。
只有曾怀林才能够痛切地感到,最正常的生活,最寻常最普通的举止,才是最奇迹的生活!它看似容易,似乎无须太多的成本和繁复艰辛的周折。
21.这样看来,世界,一切的生命,岂不是一个圆溜溜的东西?没有起始,也没有结束,没有正面,当然也不存在反面,生与死,好与坏,轻与重,长与短,本身并不存在,而是一个又一个时期的人们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其中还包括各种巫术般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习俗的魔方,把这些一代又一代积攒、传承下来的人的心智与技巧以图文和固体实物的形势镶满整个世界,遮住其本来的面目和规律,用一双双匠人之手,一颗颗阴暗叵测之心,塑造出一个自以为伟大文明,实则却是把利益作为唯一航向的世界。
22.一个人一味地鸣冤叫屈,觉得整个世界都对不起他,曾怀林不希望自己是一个这样的人。为什么从来都不知道去仔细地检查一下自己?你是否真的就洁白无瑕?
这样的自查往往是会让自己感到尴尬和难堪的,除了发现自己并非完人,还会像收拾箱柜一样找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污秽和与生俱来的“小”,而所有那些东西,都是你平时公然鄙视和抨击的,让你感到尴尬和难堪的就是你从未想到那些东西竟然也会聚集在你的内部,你竟然也是一个常被你鄙视和抨击的对象,只不过常常被你忽略,被你漏掉。把一圈人数来数去,就是数不到自己的头上,每一回都会数不到自己,都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漏掉。那是什么?那就等于不表态地把自己置于一个高高的完美的圣贤般的位置上。
23.人真是一种奇怪的东西,一个人的身上只要有一小片阴暗的地方,便会让数倍于此的光明的东西得到抵消、湮灭。好有多少也总是显得不够,而不好的东西,哪怕只有一个铜钱那么大,只有一根针那么短,也会让一个人顿时矮小一半,没有人能逃得过这种超自然的计算方式和计算结果。
24.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承受和忍耐,活着说到底就是在没完没了地做这些事情,也就是在没完没了地承受和忍耐。
25.没有人给我们蛋糕吃,我们自己做,没有人给我们活着的意思,我们自己找活着的意思,没有人给我们欢乐,我们自己欢乐,没有人给我们幸福,我们自己幸福!哪怕是一种可怜的笑声,一丝苦笑,那毕竟也是一种笑声。不能大张旗鼓、气吞山河、排山倒海、明目张胆、无所顾忌、明火执仗地笑,难道还不能在背地里在黑暗中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刮风下雨的时候在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的时候在非常倒霉的时候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在杀鸡给猴看的时候在一刀两断的时候在一不做二不休的时候在一去不复返的时候在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时候在一丝不挂的时候在一言难尽一事无成一败涂地一贫如洗一波三折一误再误一往情深一知半解一筹莫展一蟹不如一蟹一笑置之的时候偷偷地笑一笑吗?
没有人给我们娱乐,我们自己娱乐——我们自娱。
26.尽管时间如同一场没有期限的大雨,把许多东西都阻隔在很多年以前,让它们停滞不前,再渐渐地化为乌有,但仍有人能够记得一些事情。
27.没有人知道这个海边曾经发生过什么。在这个地方,我第一次发现,也是平生第一次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能力其实都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是可怜的。
许多人不也是这样的么,包括他本人。
2.何为折腰?去颓败的城墙下看一会儿就会明白,顺势倒下,然后再想办法起来。大风来临,暴风雨骤至,鲜有能保持独立者。
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所有的人都活在一种枷锁或布局之中,所不同的只是形态上的明暗之差。有的人因此就自以为无羁无绊,天地之间一狂人,那只是由于他未曾注意到那种伪装成自然色的巧妙布局,形态分明的利器也不曾向他迎面打来,这直接导致他浮华、轻佻、狂妄无礼。
4.它更像是空气般的政治,凡是活着的人,无一不在它的云彩之下。
5.它们从外面世界带回来的图景如同一堆掺杂着大量秕糠的谷子,有时甚至连那些秕糠也没有,完全就是一堆伪装成谷子成色的沙子。即使这样,还不能够被及时地发现和甄别出来,相当长时间内它们会以谷物的名义和形象继续存在下去,只要你和你的家人不被饥馑所威胁,它们就不会暴露,就会一直堂而皇之地代表着富足与安宁,甚至繁荣强盛。这样的事情一多了,眼见也就不再为实,不再敢相信自己所见到的。
6.国内的形势一片大好,但贫农的女儿伍桂梅却连一双完整的鞋都没有。
每一个政策,每一个运动,每一个理由,看上去都能站得住脚,有些甚至显得非常必要,又由于必要而堂皇,正确,让人看不出它有什么不对。没有不对,就应该顺应,也只有顺应。一个人能做什么?能释放出多大的能量?拆卸开也没有多少,不过一百多市斤。如果再把他的喉咙勒紧一些,不出一个星期,他就会变成一小堆腐烂的连到处漂泊的流浪狗都不吃的真正的贻害周边的废料。个别的人在他们的隐秘遥远的内心深处略作思忖,但很快也会过去。聪明的做法就是什么也不要想,每天让自己高高兴兴,曾经的所思所想,让它们从哪里来再回到哪里去,最好莫过于把它们永远丢弃,永不再提及。这办法能保护你呢,保佑你和你的家人与灾难擦身而过,平安无事。贫农的女儿没有鞋穿到底是什么原因,调查清楚没有?就不会是因为她的父母不善于精打细算地过日子而造成的么?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可能:山野的孩子,她本人压根就不喜欢穿鞋?你这样哭天抢地地想为她争取到一双鞋,可曾想到那也许会对她造成最大的束缚?只盯着阴暗的地方看,不好的地方看,只看见少数人露出脚趾,为什么不看看大多数人的脚趾都在他们的鞋里安安稳稳地睡着觉,做着梦,斗志昂扬,干劲十足地微笑着?百分之五十一以上就应该算作是社会的主流,相信没有露脚趾的人应该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大多数人的脚趾不是露在外面的。渔民,在田里插秧的,还有那些故意不穿鞋的除外,他们不应该算作是没鞋的。抓住一点,就拼命地攻讦,用个别情况代替普遍现象,只有敌人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更何况,我们斗争、奋斗,正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有一双干净温暖的鞋,每一个人都有一套多余的用来换洗的衣服,这对人的自尊心有好处。但在另一个方面,也容易使人们养成追求享受的坏毛病,这样的尺度也往往并不是那么好把握的,总以为还欠缺一些,实际却早已够了,早已过头了。世上的事情,任何一种事情,最难把握的就是它的分寸。
7.有时,深厚的乌云又会使这片无数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有生命繁衍不息的山林变得古老,遥远,凝重而肃穆。但熟悉天气变化的人们都知道那不过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一道短时间内临时垂下的却足以能够让一切目光短浅的人以为世界从此就将如此的布景。给他们造成那样的一种印象或局势,有些性急的人就会首先跳出来,按照阴天的方式和规律进行活动,上蹿下跳地表演,充分地暴露他们身上的此前一直未有机会暴露的越来越多的丑恶的东西。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完全用不着处心积虑地去琢磨谁,把谁推进一个坑里;有些人自己就会想方设法地跳进去,你不让他跳,他还会认为你居心叵测。等他们表演够了,就可以拉闸,填土,关上笼子的门。
8.绝大多数人都瘦得如同皮包骨头的山羊,大家共同喂养着极少数脑满肠肥的剥削者,一份低廉的工资就会让一个人俯首听命一辈子。偶尔会丢给你一把青草,几粒黑豆,会被说是集体的福利和优越性,会大肆宣扬,声声入耳,像雨前的雷声一样,恨不得让每一块石头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有这样的一种超自然的优待和幸福。接下来就教育你应该懂得恩情和报答,不能只进不出。那么,好,把你家里的隔夜粮贡献一点出来吧,这是一种做人的起码的觉悟的道德。拿不拿东西出来,拿多少,成为衡量一个人高低的标准。
9.在这个位于深山老林的林场里,他知道应该更苛刻地约束自己,自己把自己捆得越紧越死,对身后的那个家庭就会越有好处。任何人,他们想说什么,想做什么,那是他们的事。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他常常自我鞭笞,时不时地紧一紧自己身上的绳索。一个人活在世上,时时能感觉到一种疼痛,那就是一种极好的提醒和教育,人生在世,再没有比那更好更有益的伴侣了。
10.取代它的当然是蘑菇,是那些打着小伞,安详宁静的蘑菇,它们优雅美丽的身影自出生以来一直都从容不迫,从来没有像人那样朝悲暮喜,慌不择路,或者血泪斑斑,乱成一团。
11.没有庄严,更谈不上幸福,有的只是纷乱和不适,只是被裹挟在其中的无奈和痛苦,还有仅他一人独有的羞辱。对于锣鼓声,对于喧嚣,对于乱,他发现大多数人其实是喜欢的,在匮缺的时候,会设法制造一些出来。
12.就像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走着,走着走着,就忽然不见了,再也不出来了。认识他的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不认识他的人,压根就不知道这世上曾经还有过那么一个人。
1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一个陌生的具体的人,其实都是不存在的,从来不曾有过的。你以为你有名有姓,有血有肉,有过欢乐和悲伤,也有过你的家庭和一些亲朋好友,也有过几十年的寿命,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也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活过,但那只是相对你个人而言;对于大多数不认识你的人来说,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过你这么一个人,你的确是不存在的。似乎也正是因此,有些人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一直都在想拼命地留下自己的痕迹,以证明曾经有过他这么一个人。有人留下灵魂般的精神,有人留下包括建筑在内的实物。看到万里长城,后人会想起它的缔造者,知道曾经有过那么一个有权势的人。对于大多数既没有权势又没有精神或梦想的人来说,什么也不会留下,终其一生,犹如蜻蜓点水,或苍蝇飞过。
14.(世界)大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深不可测了,世界不再有答案。
15.有些书里常把儿女比作父母手中的风筝,渴望他们飞翔,却又时刻担心,害怕他们飞走。但曾怀林的感觉正好相反,他觉得自己才是一只风筝,而线头就在冬冬和多多的手里,在他们还没有长大成人之前,他觉得自己不能够让他们看不见他,既然当初答应并约好了要陪他们来这个世界上玩,哪能够又临时反悔,悄悄地挣断线头,一走了之呢?
16.真正的自由当然是那种没有任何牵挂的人,可是那样的自由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世界上没有任何他牵挂的人和事,这样的人生至少我不认为是美好和有意义的。
17.有史以来,人类创造了那么杰出的文明。从小到大,我们读过那么多的书籍,从中汲取了无数的知识和营养,按照自然法则来说,也应该是有力量的,强壮的,因为我们吸收过了,被滋养过了,自然的,人生的,人性的。可为什么我们却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而越来越软弱,越来越有问题?我有时会为这种软弱感到羞耻和愤懑,不知是什么在从中作祟?
18.躲在你后面的那些人,那些退回去的大多数,他们值得你防范,因为他们从来也不会感到悔愧,无论他们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对于不知悔愧的人,怎样的防范都不为过,到时你就会发现,无论怎样的努力,都会显得乏力而不够。
19.任何一具身体,无论男女,无论老幼,事实上都并不真正属于自己,它常常会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服从于很多东西。
20.所有未曾被苦难囚禁,撕扯过的人们,都会觉得这不过是最平常最普通的一种现象,甚至要多平常就有多平常,只要愿意,任何人都能够做到,因为一切都是那么的容易。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不自由就是不能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大多数人的自由观。而奇迹在很多人看来,首先就意味着脱离了普通和平常,不平常、稀奇,成为它唯一的要义。
只有曾怀林才能够痛切地感到,最正常的生活,最寻常最普通的举止,才是最奇迹的生活!它看似容易,似乎无须太多的成本和繁复艰辛的周折。
21.这样看来,世界,一切的生命,岂不是一个圆溜溜的东西?没有起始,也没有结束,没有正面,当然也不存在反面,生与死,好与坏,轻与重,长与短,本身并不存在,而是一个又一个时期的人们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其中还包括各种巫术般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习俗的魔方,把这些一代又一代积攒、传承下来的人的心智与技巧以图文和固体实物的形势镶满整个世界,遮住其本来的面目和规律,用一双双匠人之手,一颗颗阴暗叵测之心,塑造出一个自以为伟大文明,实则却是把利益作为唯一航向的世界。
22.一个人一味地鸣冤叫屈,觉得整个世界都对不起他,曾怀林不希望自己是一个这样的人。为什么从来都不知道去仔细地检查一下自己?你是否真的就洁白无瑕?
这样的自查往往是会让自己感到尴尬和难堪的,除了发现自己并非完人,还会像收拾箱柜一样找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污秽和与生俱来的“小”,而所有那些东西,都是你平时公然鄙视和抨击的,让你感到尴尬和难堪的就是你从未想到那些东西竟然也会聚集在你的内部,你竟然也是一个常被你鄙视和抨击的对象,只不过常常被你忽略,被你漏掉。把一圈人数来数去,就是数不到自己的头上,每一回都会数不到自己,都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漏掉。那是什么?那就等于不表态地把自己置于一个高高的完美的圣贤般的位置上。
23.人真是一种奇怪的东西,一个人的身上只要有一小片阴暗的地方,便会让数倍于此的光明的东西得到抵消、湮灭。好有多少也总是显得不够,而不好的东西,哪怕只有一个铜钱那么大,只有一根针那么短,也会让一个人顿时矮小一半,没有人能逃得过这种超自然的计算方式和计算结果。
24.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承受和忍耐,活着说到底就是在没完没了地做这些事情,也就是在没完没了地承受和忍耐。
25.没有人给我们蛋糕吃,我们自己做,没有人给我们活着的意思,我们自己找活着的意思,没有人给我们欢乐,我们自己欢乐,没有人给我们幸福,我们自己幸福!哪怕是一种可怜的笑声,一丝苦笑,那毕竟也是一种笑声。不能大张旗鼓、气吞山河、排山倒海、明目张胆、无所顾忌、明火执仗地笑,难道还不能在背地里在黑暗中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刮风下雨的时候在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的时候在非常倒霉的时候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在杀鸡给猴看的时候在一刀两断的时候在一不做二不休的时候在一去不复返的时候在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时候在一丝不挂的时候在一言难尽一事无成一败涂地一贫如洗一波三折一误再误一往情深一知半解一筹莫展一蟹不如一蟹一笑置之的时候偷偷地笑一笑吗?
没有人给我们娱乐,我们自己娱乐——我们自娱。
26.尽管时间如同一场没有期限的大雨,把许多东西都阻隔在很多年以前,让它们停滞不前,再渐渐地化为乌有,但仍有人能够记得一些事情。
27.没有人知道这个海边曾经发生过什么。在这个地方,我第一次发现,也是平生第一次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能力其实都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是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