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籽话珠宝——玛瑙清赏·如是我闻(一)
神化传说中的玛瑙是阿佛洛狄的指甲遗落人间而成,这个诗意浪漫的解释较之生硬的科学解释更接近于玛瑙的本质,它是石英的变种,具有同心层状和不规则纹带、缠丝构造的隐晶质块体石英均可称为玛瑙。


玛瑙的历史要追溯起来至少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而它作为艺术品供赏玩至少也有2000年以上。《后汉书》中曾记载:“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出名马、赤玉、貂豽,大珠如酸枣。”这里说的赤玉也就是红玛瑙,六朝的《广雅》也有“玛瑙石次玉”这样的论述作为佐证。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观中,玛瑙同样遵循了和田玉的审美特点,比如油性、糯性、半透明性这些能够体现出“温润之美”的特质。视觉上具有半透明的糯状特征;触觉上具有油润感;情感上具有温度、能给人带来温润亲切之感,而玛瑙最重要的价值也是来源于此的。

我们即将分享的系列名为“玛瑙清赏·如是我闻”,如是,就是如此;我闻,就是我所听到的,佛经开头的这四个字在弘传佛法上可谓无上珍贵,而先生的发心亦是如此。希望将我所看到、听到、感受领悟到的玛瑙玉石文化分享给你,让我们共同走进灵性、富饶的玛瑙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