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主食情结
舌尖系列总导演陈晓卿曾说过,有时候美食的感觉很难和别人分享,因为你之蜜糖他之砒霜。深以为同。 比如,以前我特别喜欢向人推荐麦当劳的早餐猪柳蛋汉堡,并特意叮嘱人说要赶早去,上午十点半后不卖了呀。很多人吃过后跑来跟我说:什么呀太一般了不就汉堡么。你说这时候我还能有啥表情,还能力争跟他们解释猪柳蛋不同于其他汉堡的精妙之处吗?!食物的同好者,简直可遇不可求。 中国太大,东南西北饮食习惯千差万别。别的不说,就说主食吧,到底米饭好吃还是面条好吃,这个千古迷题,口水飞溅的争论几千年,都还是各说各话,整个一无解。

我酷爱主食,给自己取个外号叫饭桶,可见,我真心爱米饭。其实不仅米饭,各类面食做得好吃的,我也很喜欢。小时候,我妈特爱吃面条饺子之类的面食,自豪的对我们宣告她肯定能去北方生活。我那时想,饺子还凑和,但是天天挂面?!我可不要去北方!可见,南方人心里的面条,就是下挂面。。。 长大后,去了不少地方吃了不少面条,才知道面条不仅仅是挂面,面条是新鲜的各类切面擀面,尤其是油泼扯面和热干面,是最早征服我味蕾的面食。基本属于时间一长吃不上,就会特想念的那种,感情已经和米饭不相上下了。


说到各地的面条,兰州牛肉拉面要特别提下。一度觉得兰州拉面就是个徒有虚名的面,我吃过的百分之九十的兰州拉面都不怎么样,里面的牛肉大概要用放大镜才能找到。。。后来有人对我说,正宗的牛肉拉面,要有青蒜要有薄薄的白萝卜片,牛肉片切的极薄码面上。我想了下,大概这么多年来,我都是吃了假的兰州牛肉拉面。。。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兰州拉面肯定兰州的最好吃,重庆小面当然重庆的正宗,热干面也是武汉随意一家早餐店的出品都不会差。 我妈酷爱吃年糕,每年冬天,不能吃上一碗年糕泡饭就很不开心。早前,打年糕是力气活,非男人干不了,每到年下,都是我外公来打年糕,他取出年代久远的深黑立式大桶,将蒸好的糯米饭放入,用一根长长的杵杆不停的持续杵打,直至糯米饭软烂成型。 外公过世后,我妈爱吃的年糕只能从市场购买了。年前,她会蓄一缸冬水,买来的年糕浸泡其中,一般能吃到元宵过完。立春后的水不能用来浸年糕,大概是细菌多,容易变质。

除了再也吃不到外公打的年糕,还有外婆亲手做的清明粑,也再尝不到。以前的外婆家有扇家传的青石磨,每年清明前夕,外婆用石磨磨大米粉和糯米粉,按比例混合这两种磨好的粉,倒入熬好的绿色艾草汁水,就可以开始揉制清明粑面团。

如做有馅儿的清明粑,一般都是咸口的冬笋肉丁馅儿和甜口的白糖馅儿。记忆里,外婆做得最多的就是无馅儿的纯清明粑,揉好的翠绿如玉般面团,放入各种木质的花式磨具,压好整平,倒出后的清明粑,于是有了各种美丽的样子。 你最爱的那样吃食,如今四处寻不到,那是因为食物是有记忆的,回忆里的人不在了,食物之味也随之消散。 其实我们对各类主食的偏好,已经深刻的表明了我们各自的出身和阅历,最是骗不了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