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见过最神奇的一刻
查看话题 >四月暮春食色,我去樱之国(vol.1 赤羽~明治神宫~目黑川~上野公园)
2017年4月初,日本关东地区的樱花正在绚烂绽放,我和妈妈一起,开始了一场樱花之旅。这次旅行为期11天,走过了东京、镰仓、江之岛、伊豆下田、富士山河口湖、石和温泉。四月的日本真的太美了,樱花像是一种旋律,一种让整个城市和国度染上一层诗情画意的文学感。在此将这次旅行以文字记下。
第一章 · 一隅一瞥,拾得东京的十块碎片
东京,芥川龙之介称它是:“剧变的大都会”,他说要说出东京的印象是不可能的,生在东京长在东京的江户儿自然可以这样臭屁,但对于着迷日本文化已久的我来说,通过文人和导演们对东京的描摹,我心里对这座“剧变的大都会”实在是充斥着各种或现实或艺术的想象。
这次11天的旅行一多半都待在东京,除了几个赏樱名所,大部分时间我都在东京各个区的大街小巷里踱步,虽没有看遍太宰治的“东京八景”,却也感受到了那个光怪陆离的外壳下充满了市井气息的东京。


4月3日下午5点半,我和妈妈到达成田机场,从机场出来乘坐SKYLINER就可以直达东京市内了。SKYLINER大概相当于国内的机场快轨吧,坐到日暮里站换乘JR就可以抵达赤羽我们所住的酒店。

换乘JR的时候真的有点被日本轨道交通的庞杂发达震撼到,日暮里这一站大概有5条JR线通过,但同一条线又有不同方向的车或区间车、特急车等等,分得极细,有时候不同的车也会共用同一个站台,所以一定要看车站显示屏显示的来车信息、确认好自己站的位置才行。

换乘到JR的时候刚好是晚上7点左右,应该是日本的下班高峰期了,巨大的人流从不同的站口涌进又在不同的站口分流,左侧通行,所有人都脚步匆匆,但却都极有秩序也很安静,没有人吵吵嚷嚷也无人喧哗。JR列车驶来,车厢里也同样拥挤,拥挤却安静,没有手机铃声作响,也没有小孩子的哭闹,甚至连大声的交谈都没有,让习惯了车厢喧哗的我着实惊讶了一下。我看到每一节车厢里都贴着将手机调至静音或震动的告示海报,早就知道日本人是很少在电车上讲电话的,但没想到连手机都要调制静音或震动。车厢显示屏上正在循环播放着即将到站车站内部的示意图,有几个出口、几个洗手间、直梯、扶梯的分布位置等等都被标识的非常清楚,这给提着行李的乘客带来了极大方便。另外,地铁除了座椅之外,都有行李架,可以放置物品,让背着大件行李的人可以不至于把行李堆在过道阻塞别人。
就这样随着拥挤的人潮一直坐到赤羽站。


看到了很多日本人在车站以90°鞠躬的姿态相互告别的样子,这个国度的人在礼节上真是蛮讲究的。虽然这样体贴方便的小细节很多,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车厢里随处一瞥就能看到的——阅读。非常多的人在阅读。他们不是在读手机电子书或者IPAD,而是都在读“文库本”。“文库本”是日本各大出版社为普及全民阅读而出版的一种纸张为A6大小,尺寸为105×148 MM,软装封面的书,它价格便宜又非常便于携带。(起初文库本大都是文学名著,推广开来之后,基本上大部分单行本书籍出版2年后就会刊印文库本,有些畅销书比如《火花》这种刊印当年就会出文库本。)在电车里,看到很多人都捧着一本文库本在阅读,而且大部分人还给自己的书穿了好看的布质书衣。真是个有生活情趣的国家呀。

1. JR赤羽站——满目繁华的商店街和人声鼎沸的居酒屋
赤羽是一个很繁华热闹的地区,很多年轻人,一出地铁站就是大片的商业街区,鳞次栉比的商店、药妆店和居酒屋,直到夜里12点依然很热闹。
我定的酒店就在JR赤羽站南改札口对面,到时已经9点左右,与另一边街区的繁华鼎沸截然不同,酒店在一条幽 静的小路上,只有一家24小时便利店还亮着暖黄色的光。放了行李穿过一巨大的十字路口便是几条交错的布满居酒屋和小食店的小街,外面几条是小餐厅小面馆居多的,拐进里面几条街,密密麻麻排布着许多家开放式的居酒屋,虽然已经晚上11点多,但每家仍然都坐满了各种会社员,到这才是第一次在日本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人声鼎沸,大家喝酒劝酒的、说笑聊天的声音非常大,有些醉醺醺的男人们相互搀扶着走出来,歪歪扭扭的大声鞠躬告别,有些甚至醉得歪倒在地上不停呕吐。在居酒屋喝酒的时刻,大概是日本人天性最解放的时候了吧。

赤羽有一片街区交错的几条巷子里,全是各种料理店和小酒馆,布满开放式酒馆的那几条街没敢拍照,因为还有很多满身刺青的人在那边喝酒,于是只拍了这条相对僻静些的街。
在赤羽,几乎随便找一家小馆子就很好吃。第一天晚上随意进了一家拉面店,店铺非常小,只有一圈吧台座,大概能坐5个人,但小店非常干净、光洁,桌椅杯盘找不到一点油星一丝尘垢,店里只有一个小哥在忙活,所有人都在静静的吃面,安静的几乎可以清晰听到杯子里冰块碰撞的声音。进门处有自动食券贩售机,通过贩售机点餐,我们点了店里的招牌叉烧拉面,上面放着一块厚厚的叉烧肉,软糯香嫩,喝一口,汤头也很浓郁。上完面之后店里的小哥突然问我需不需要“ご飯”,当时很奇怪,我明明已经要了拉面,干嘛还要米饭?我又不是点了什么小菜,干嘛要米饭呢?直到我看到旁边的一个男人吃拉面是配米饭吃的,才明白,原来拉面店的米饭都是免费供应并且可以免费续的,大部分饭量大一点的人都是拉面配米饭这种吃法。

第二天晚上归来我们又来这里寻吃食,我们走到巷子更深处,在这里居然寻到了一点深夜食堂的味道,外面夜色阑珊透着早春的冷意,推门而入,屋内热气氤氲,我们进的是一家北海道拉面,比昨天店的面积稍大了一些,但也都是吧台座,我们点了店里最有人气的酱油蘸面,面很劲道很弹牙,蘸面的骨汤里有很嫩的牛肉片和黑胡椒,夹一筷面去汤汁里蘸一下再吃,那个口感真是幸福又满足。



对了,在日本用餐,几乎所有餐厅免费供应的水都不是常温水,是冰水,而且真的是冰到马上就要结冰的那种温度,无论到哪跟服务员要热水对方都抱歉的说没有,作为一个爱喝热水的中国人,这可真是不习惯,所以出门就请自带保温杯吧。
2. 巨树参天的明治神宫
明治神宫作为日本参拜人数最多的神社,自然是不可不去。通往神宫的参道两旁都是参天巨树,在参道上走着,一种幽深巍峨的感觉。




沿着参道走到深处,就看到了明治神宫的大鸟居,现在的大鸟居是第二代鸟居,是第一代鸟居被雷电击中烧毁后又重建的(重建于昭和51年),据说为了找到同第一代鸟居相同的木材,负责重建的木材商们最终在台湾海拔3300米的丹大山发现了树龄超1500年的桧树巨木,第二代鸟居就是由这些树龄超过1500年的桧树建成的,它也是日本最大的木质神明鸟居。

在日本,所有的神社前都会有这样的“手水舍”,需在这里洗手、漱口之后才能进入神社.


进到神社社殿内部之后,发现为了迎接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明治神宫的本殿正在进行修复,全部罩了起来,当时有些扫兴就没有拍照。不过神楽殿前的绘马和售卖御守的地方都还在,还有供游客书写祈愿文的信封信纸和纳箱。我也写了一张。






3.午后三刻,目黑川上逆光炫目的樱
《最完美的离婚》里,喜欢樱花的结夏嫁进了住在目黑川上的光生的家,“嫁进可以看到樱花的家里,和讨厌樱花的人在一起”,因为坂元裕二这部剧,这个东京赏樱名所里多了一点故事感。

午后的阳光大概是一天里最炫目的时候,我和妈妈来到目黑川上,河岸两侧樱树枝蔓蜿蜒绵密几乎交织到了一起,裸露的河床上只淌着一层浅浅的水流,细碎的樱花瓣飘洒在上面,映着金色的阳光闪闪发亮,河岸边的公寓楼不高,大概四五层的样子,完全就是《最完美离婚》里那样的公寓楼。我们沿着河岸一路踱步,虽然已经过了官方发布的樱花满开之日,但还是有很多樱树只是发了花苞,尚未完全绽开,想象着如果全部满开,这遮天蔽日的樱花盛景,一定会更加惊艳的。

其实一路走过东京再回看,觉得赏樱最美的还是在伊豆和吉祥寺的井之头公园,目黑川和上野公园这些大热的赏樱名所倒并不见得太过惊艳。目黑川最令我难忘的不是樱花,而是午后三刻的暖阳下居民们那种闲适的充满生活美感的日常——小夫妻推着婴儿车里的孩子在樱花树下漫步,丈夫把樱花瓣吹到妻子的头发上,妻子咯咯笑个不停;背着书包的小姑娘牵着一只可爱的小泰迪,小狗在树旁撒完尿之后她会洒一点消毒水来浇一浇;挂在旁边公寓楼阳台上的衣服随风摇曳,飘散的花瓣拂过,不知道那领间袖内是不是也染上了几寸樱的芬芳……



绕着目黑川走了一遭之后,我们沿着仿佛被冲刷过一般、干净到几乎没有一丝尘土的街道漫无目的的走着,走着走着,就在不远处发现了一座小神社。

离目黑川非常近的一座神社,在日本神社几乎遍布每个片区甚至社区,这似乎已经成为居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
从神社出来再回去目黑川时,川上的灯已经缓缓亮起来了,白色的樱花在缓缓袭来的暮色里,也变得沉静了起来。


4.上野公园,晴空下绯色的轻云
上野公园的樱花,鲁迅曾经写过“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虽然如今,花下早已没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速成班,但成群结队的赏樱人恐怕是只多不少。


晴空下,绯色轻云一般的樱花确实美丽,上野公园很大,走到深处还有一泓湖,湖中泛游着各种可爱的脚踏船,喧闹、活泼是上野公园给人的最大感受。湖中有一道长长的堤坝,堤上植满樱花,花苞初绽还未满开,黑色枝条一根根指向天空,清晰可辨,晴空下映着碧绿的湖水,正是初春的气象。



上野公园中有很多神社和寺庙,庙宇的屋角映衬在蔚蓝的晴空下,煞是好看。



我们绕着湖边走了一圈,差不多已到中午,于是又去寻上野公园中赫赫有名的鳗鱼饭——伊豆荣。

在日本,鳗鱼饭算是日常料理中比较高档的,比如款待客人、托人办事之类的才会去吃鳗鱼饭。伊豆荣在日本算是鳗鱼饭中的老字号,据说是有260年的历史,裕仁天皇最爱的就是这家鳗鱼饭,伊豆荣梅川亭店刚好就在上野公园内,店内装潢优雅极了,去的时候刚好12点,排了整整一个小时的队才进店坐下。店里很多本地人在这就餐,服务员们都穿着考究的和服,迈着小碎步忙进忙出的,我们被安排在一楼的和式房间,需要脱掉鞋子进入,房间大概有六张桌子,除了我们还有两桌,有一桌是一对日本老夫妇,老先生大概70多岁的样子,穿着干净讲究的西装,老太太穿得也很讲究,还化了妆,不知道是外地人来上野公园玩顺便一起来吃饭还是为了两个人的什么值得纪念的日子而来。我们选了紧靠窗户的位子,等餐的时候一直流连着窗外的景色,窗外就是上野公园的绿树红缨和店家特意装饰出的一隅园林小景,景色非常美,但因为窗外正好可以拍到在户外用餐的一桌客人,怕显得太没礼貌我就没有拍照。


伊豆荣的鳗鱼饭,据说是现杀现烤,所以要等很长时间(没有考证,只是听说)。我们大概等了半个多小时,鳗鱼饭才端上来。妈妈点了蒲烧定食的竹,我点了鳗鱼饭的竹(中份),松竹梅是份量的划分,松是最小份,梅是最大份。鳗鱼饭乘在日式便当盒里,分量很小很精致,鳗鱼被烤的色泽非常漂亮,鱼油浸润在米粒里,香糯可口,几乎吃不出鱼刺,也没有一点腥味,佐以三两小菜、啜一口煎茶,满口的幸福感。
我在国内吃过几次鳗鱼饭,贵的便宜的都有,都没有伊豆荣这样的口感。虽然在日本只吃了这一家鳗鱼饭无从比较,但感觉伊豆荣在日本应该也算鳗鱼饭中的翘楚了吧。

| 东京篇还没有结束哦,请期待下次推送吧 |
下次将推送东京篇(下),会写 神楽坂、筑地、皇居、晴空塔、三鹰和最最最最爱的吉祥寺!
请关爱拖延症晚期患者,耐心等待东京篇(下)、镰仓江之岛篇、伊豆篇、富士山河口湖-石和温泉篇吧~
-
回首天已蓝bella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3 16:47:59
-
im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2 23:33:24
-
古朴年代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6 15:51:18
-
形象生动且立体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1 12:16:30
-
蓝莓冰摇柠檬茶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13:52:24
-
earup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15 08:08:28
-
清酒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05 20:35:52
-
Jessic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22 20:12:53
-
可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18 07:59:47
-
克洛伊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12 12:38:50
-
藥師寺娜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11 13:04:35
-
Jennifer20086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10 09:25:39
-
Xiaoy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6 09:16:27
-
浮云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01 15:22:28
-
月小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9 23:14:33
-
Scarlett💭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9 22: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