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认识
因为最近在看朱光潜的《谈美》,所以来论述一下最近对于美的一些认识上的改变。
其实到目前为止,仍然认为美是一种很主观,很抽象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趣味去分辨美丑,不一定是大师所认为的美的东西,其他人都得强迫自己去欣赏。因为每个人的阅历,知识储备量都是不一样的,对一件事物的看法自然也就不尽相同。但是我还是比较赞同作者对于如何去分辨美的这种态度。
美本身跟现实是有距离的,所以对于一些艺术品,不要去跟一些现实当中的实物比,这样会阻碍我们去欣赏它的美。一件精美的古董瓷器,它作为艺术品存在,就不要跟生活当中的容器做比较,它本身没有实际的用途。但是美的东西是源于生活的,也贴近于生活,我们通过它去了解创作者的情感,过分脱离于生活是生涩的。
美的东西,会在不知不觉间跟人形成交流,丰盈一个人的个性。一个物件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的形成,跟我们自己本身的个性跟情趣有关,我们看到这个物件产生的联想会移情与物,觉着它是有生命的,而这个被我们赋予的有生命的东西,也会影响我们的言行。但是并不是所有能让我们产生联想的东西,都是美的。过多的联想,或者单单只是联想,会让这个事物本省缺乏美感。真正的美感,来源于对于形象的直觉。有些艺术品,我们需要了解它形成的背景,才能欣赏它,但是这里边也有个度,过于重视考据背景,或者单单只是考据背景也会导致无暇去品味艺术品本身。
所以目前本书看完一半,得出的结论就是,对美的欣赏没有一个标准,需要自己去衡量好这个度,也不能够明确地说某个东西的美丑,这是要对个人而言的,这完全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是非常内在的体验。觉着一个东西美,也可以说出来为什么会觉着它美,但是没有一种说法是一个恒定的标准。
其实到目前为止,仍然认为美是一种很主观,很抽象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趣味去分辨美丑,不一定是大师所认为的美的东西,其他人都得强迫自己去欣赏。因为每个人的阅历,知识储备量都是不一样的,对一件事物的看法自然也就不尽相同。但是我还是比较赞同作者对于如何去分辨美的这种态度。
美本身跟现实是有距离的,所以对于一些艺术品,不要去跟一些现实当中的实物比,这样会阻碍我们去欣赏它的美。一件精美的古董瓷器,它作为艺术品存在,就不要跟生活当中的容器做比较,它本身没有实际的用途。但是美的东西是源于生活的,也贴近于生活,我们通过它去了解创作者的情感,过分脱离于生活是生涩的。
美的东西,会在不知不觉间跟人形成交流,丰盈一个人的个性。一个物件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的形成,跟我们自己本身的个性跟情趣有关,我们看到这个物件产生的联想会移情与物,觉着它是有生命的,而这个被我们赋予的有生命的东西,也会影响我们的言行。但是并不是所有能让我们产生联想的东西,都是美的。过多的联想,或者单单只是联想,会让这个事物本省缺乏美感。真正的美感,来源于对于形象的直觉。有些艺术品,我们需要了解它形成的背景,才能欣赏它,但是这里边也有个度,过于重视考据背景,或者单单只是考据背景也会导致无暇去品味艺术品本身。
所以目前本书看完一半,得出的结论就是,对美的欣赏没有一个标准,需要自己去衡量好这个度,也不能够明确地说某个东西的美丑,这是要对个人而言的,这完全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是非常内在的体验。觉着一个东西美,也可以说出来为什么会觉着它美,但是没有一种说法是一个恒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