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杂记之二——大城市的魅力
说起土澳的大城市,那必定是悉尼和墨尔本了。这两座大城市大到在历史上争做土澳首都让政府难以抉择得只能在两座城的中间再建一座新的首都城作为最终的折衷解决方案,可以想见他们两个是有多么滴难分伯仲。我只在悉尼停留过三天,所以对于这里的了解非常有限,倒是猫本我可以说得更多,因为在那里生活了长达4个月之久。
悉尼——又一座“标签”城市
之所以这么说,也是觉得人们给这座城市贴的标签很多,但是真的到了悉尼之后总觉得标签里的描述好过这里真实的样子。我对于悉尼最大的印象就是……跟北上广差别不大,最大的差别可能就在于悉尼没有雾霾😅刚到悉尼时出机场上火车就是被挤上去的,瞬间找回了在北京挤地铁的感觉——不得不说这算不上是一个非常好的第一印象。悉尼最有名的地标差不多就是Darling Harbour和悉尼歌剧院(及周边)了(那什么海德公园我都懒得说了,比起伦敦的同名海德公园简直相差千里),个人感觉Darling Harbour真心是……很一般啊,无非是沿着港口建起的一个餐饮带+商业圈而已……就是感觉没什么稀奇之处。与其说是一个“景点”,倒不如说只是一个饭后散步的好去处,不记得Darling Harbour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了,不过总赶脚约会神马的来这里简直是一点创意都木有,老夫老妻瞎溜达一下可能还凑合😂



说到另一个地标,悉尼歌剧院,那个地段我倒是颇为喜欢。并不是因为自己是搞音乐的就喜欢与音乐相关的地方,有图为证啊,确实那一小片地方的景色还不赖,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瘫在岸边的围栏上也是件惬意的事情呢😁




其实在悉尼我最喜欢的东西是那里初夏时节盛开的蓝花楹,蓝紫色的小花开得满树都是,风一吹会扑簌簌地飘落枝头,很美。我时常会把蓝花楹和薰衣草相比较,不过到底难在心头分出高下来,只能说7月去普罗旺斯,12月去悉尼,你都能收获满满的蓝紫😂


我对于悉尼的了解只有这么多,蓝山公园木有去过所以不知道怎么样,有机会再去了。还想稍微提一下的是悉尼的餐饮。其实我在悉尼没有吃什么大餐(不但没吃大餐,而且好几顿都是在味千拉面解决的),但还是找到了一家心仪的咖啡厅,并且至今仍是我在澳大利亚的最爱,原因只是他们家有手冲咖啡,并且味道还不错(好吧,我这种爱喝手冲的人去什么澳洲啊,喝手冲去日本好不好——悉尼的这家也是日本人开的😅)。我对于悉尼的咖啡厅还是蛮喜欢的,整体上都还不错的说。时常幻想着能在蓝花楹的树下喝喝咖啡,想想都觉得美😌




墨尔本——艺术之都?Nah,吃货天堂🙃
我隐约记得好像有种说法说墨尔本是“艺术之都”,不过讲真,提到“艺术之都”这四个字我脑海里可以浮现出诸如维也纳、巴黎、佛罗伦萨等等一串城市的名字,但应该不会有猫本……原因灰常简单粗暴,就是我赶脚在巴黎看莫奈的真迹、在阿姆斯特丹看梵高的真迹,以及在佛罗伦萨看波提切利的真迹,确实比在猫本看一个中国大佛被一群光屁股洋老爷们儿糟蹋和一屋子骷髅头过瘾啊🤣🤣🤣


若说猫本是土澳的艺术之都我倒是信,但我个人对于猫本的艺术气息并没有那么感冒。我对于猫本最难以磨灭的记忆当然是……吃的啊,啦啦啦啦啦😆😆😆猫本的食物我个人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可以叫得响的,而且是亚洲欧洲美式和土澳的风味都应有尽有,做的还都挺正宗的~就这么说吧,自从在猫本生活过之后,我去别处老觉得吃得不如猫本好~~~要是真放起我在猫本拍的食物照片我可以单开一个相册,所以这里就捡几个有特色的吧~





上面几张图除了最后一个以外都来自同一家餐厅(准确的说是咖啡吧),是我在猫本的最爱,去过几次都是点的不同的菜,没有一次失望过,可惜并不在市区内,估计不会有人为了去那吃顿饭特地跑那么远……
说到猫本,也不得不提到这是一座被连年评为最宜居城市的地方。说到原因嘛,我觉得是城市干净整洁,规划的好(在城市规划这方面猫本完胜悉尼),绿化面积大,生活便利,既有摩登气息又不失自然风景。其实猫本的市中心并不大,高楼大厦只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而绿化带离中心商圈也不远,并且很多商务写字楼的外观也设计得颇有艺术趣味,所以哪怕是钢筋水泥的森林也并不是那么了无生气。



当然,这是猫本的商业圈,并非住宅区,虽然市中心也会有公寓,但大多是住的不开车的人(因为市中心的公共交通很发达)或者为了上学方便的学生,个人觉得真的要在猫本安家,条件允许的话自然应该住在远离市中心的更为安静的住宅区😉


虽然猫本的海滩差不多可以算得上是土澳最差劲的海滩,但伦家好歹也是海滨城市,坐一个小时的火车也能到达一处还可以的海边——Brighton Beach。




所以说综上所述,猫本是不是真的很“宜居”呢?😁
不过话说回来,我并没有看见悉尼的住宅区,所以并不好评价悉尼的居住体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悉尼的房租就比猫本贵的多了😅
酒与咖啡
酒和咖啡都是在土澳比较流行的东东,所以来到土澳,特别是来到悉尼猫本这样的大城市,喝酒喝咖啡也算是值得尝试的项目(当然前提是你爱喝酒爱喝咖啡,不爱的话就不要勉强了)。酒的话……澳洲很多自己的酒庄,所以葡萄酒业还是很发达滴。我之前喝过的意大利葡萄酒多一些(因为意大利去太多了),法国的也尝试过一些,但并不懂得品酒的专业知识,只是跟着感觉走。感觉意大利的葡萄酒甜味比较明显的,第一口就能很直观地享受到酒之甘醇,而法国酒的甜味就少些但层次感更多些,需要透过酸涩一点点体味其中的芳醇。而土澳的葡萄酒好像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虽然不会像意大利葡萄酒那样甘甜得那么高调(不过有些也挺甜的),但也不需要像喝法国就那样费尽心思滴去品味,就是随便呡几口让酒香在嘴里停留一会儿就好~至于咖啡嘛,好像说土澳有一项他们的专利,就是澳白,在别处又叫flat white,中国的星巴克还给它起了个非常具有东方情调的中文名——馥芮白。不过土澳的澳白除了用牛奶和豆奶之外,还可以用杏仁奶(甚至有些地方还能用椰奶),我自己比较喜欢杏仁奶的澳白。除此之外,土澳还很流行冰滴,我自己非常喜欢喝那边的冰滴,不过因为冰滴咖啡制取时间很长(5-12小时不等),所以夏天经常会供不应求。我记得自己经常去猫本的某商场的一家咖啡店里点冰滴,但大部分时间都没货,做咖啡的妹妹因此记住了我,某次我又一次路过时她大声地冲我叫到:“今天有冰滴!”然后我大声回应:“我的天啊!终于等到了!太不容易了!”然后我俩旁若无人地哈哈大笑了起来,引得顾客纷纷侧目😅说到咖啡嘛,我觉得把猫本叫做“咖啡之都”都比艺术之都更贴切,因为猫本的咖啡厅太多了,大大小小的分布在各种街头巷尾,对于喜欢咖啡的人来说真是太大的福音了😁


小结
如果说一个地方自然风光是上天赐予的“初始设置”,那么一个地方的城市景观就是当地人的智慧与文化的反映。虽然土澳的精华景观并不在于城市,但总还是能从悉尼猫本这两座城市里看到一些土澳的风土人情。希望以后有机会在悉尼长住一段时间,当然也希望有机会到土澳的其他城市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