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霍金
查看话题 >布莱克书单|认识霍金
2018年3月14日,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这位出生于英国牛津的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是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霍金的离去引起了无数人的纪念,
不管人们对他是否熟悉。
不过,没关系。
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认识他,
从他的书开始。
(布莱克书店整理编辑)
1973年
《时空的大尺度结构》
(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space-time)
(中译本)
全书从精确的理论形式和必要的微分几何背景开始,讨论了时空曲率的意义,考察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大量精确解的整体性质,发展了一般时空的因果结构理论,并用于黑洞的研究,证明了系列定理,确立了在_定条件下奇点是必然存在的。那些条件,在质量本于两倍太阳的恒晕的核演化末期,或宇宙整体在时间反演的意义上,都是成立的。在前一种情形,‘奇点出现在黑洞内部;在后一种情形,它就是我们过去的初始奇点。
1988年
《时间简史》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中译本)
霍金带领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宇宙是什么样的、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问题做了阐述,使读者初步了解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的奥妙。
全书共十二章,讲的全都是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遥远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质等知识,并对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命题进行了阐述。
在该书里,霍金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论中存在的未解决的冲突,并指出了把量子力学、热动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存在的问题,该书的定位是让那些对宇宙学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了解他的理论和其中的数学原理。
该书自1988年首版以来,已被翻译成40种文字,累计销售量达2500万册,成为一本畅销全世界的科学著作。
《时间简史》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起始点——宇宙大爆炸奇点。宇宙是不断膨胀着的,它在最初应该收缩为一点,这一时刻被称为宇宙大爆炸时刻。宇宙在这一点的密度无穷大,这一点即为数学上所称的奇点。
2.时间终结——黑洞。恒星由于引力作用会不断收缩,会形成一个“黑洞”。黑洞表面引力很强,时间会在此终止。
3.上帝是如何启动宇宙的?——宇宙的起源和命运。一种是以人择原理来解释的叫做紊乱边界条件的宇宙起源;另一种解释称为“暴涨模型”,它认为宇宙在开始的一瞬间是以加速度膨胀,在远小于1秒的时间里宇宙的半径增大了100万亿亿亿倍。
4.物理学的统一——终极理论。人类在寻求建立一个适用于宇宙中每一事件的、完整的、协调的统一理论,在这理论中不需要选取特定的常数去符合事实。
1993年
《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
(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
(中译本)
此书由他亲自写的文章和演讲稿一共13篇集结而成。书中主要对有关虚时间、由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进行了努力探索,并且对与有关人的自由意志、生活价值以及死亡都作出了较为独特的见解。
1996年
《时间简史续编》
(中译本)
1996年,霍金发表了《时间简史续编》,这本书与1988年出版的同名著作不同,书中霍金又补充了一章,专门讨论虫洞和时空旅行问题。
《时空本性》
(The Nature of Space and Time)
(中译本)
((英)史蒂芬·霍金/罗杰·彭罗斯)
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1931- ),当今世界最博学和最有创见的数学物理学家。
2001年
《果壳中的宇宙》
(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
(中译本)
霍金把读者带到理论物理的最前沿,真理在那里甚至比幻想更令人眼花缭乱。他利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制约着宇宙的原理。该书围绕主题是宇宙学,涉及广义相对论、量子论、黑洞、暴胀、时间旅行、弦论、超引力等诸多前沿概念。
2002年
《在巨人的肩膀上》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中译本)
斯蒂芬·霍金选择了五位科学大师的著作,加上他所撰写的五位科学大师的传记,编成了一部《站在巨人的肩上——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伟大著作集》。这五种大师经典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伽利略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开普勒的《宇宙和谐论》(第五卷)和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
这五部改变世界科学进程的革命性著作,全面展示了人类关于宇宙认识的演变历程。本书由当今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选编而成,在每部科学经典之前,他精心撰写了传记文章,介绍每位科学大师的生平、他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他们对天文学和物理学的不灭贡献。讲述了他们是如何“站在巨人的肩上”建立起自己的科学王国并创作出不朽名作,展示了他们人生经历中的人性和科学。
2005年
《上帝创造整数》
(God created the integers)
《上帝创造整数:改变历史的数学突破》(霍金编辑、述评)本书是十七位重要数学家介绍及他们的代表性著作节选。书名来自19世纪德国数学家克罗内克(Kronecker)的话"God created the integers, All the rest is the work of Man."这十七位重要数学家包括,欧几里得、阿基米德、丢番图、笛卡尔、牛顿、拉普拉斯、傅立叶、高斯、柯西、布尔、黎曼、魏尔斯特拉斯、戴德金(Dedekind)、康托尔、勒贝格(Lebesgue)、戈德尔、图灵。
2007年
《乔治的神秘宇宙钥匙》
(George's secret key to the Universe)
(中译本)
(露西·霍金,史蒂芬·霍金 )
本书讲述了出生在抗拒科学的家庭的男主公乔治热爱科学,展开一系列科学探险的故事。
史蒂芬·霍金《儿童科普三部曲》第一部,科学大师写给孩子们的启蒙巨著。这部霍金自评为“独一无二”的作品,畅销全球29个国家。霍金以童心和真知带领我们进入探索时间和神秘宇宙的奇幻旅程,这次冒险将让我们懂得:太空是人类的未来。
《乔治的宇宙寻宝之旅》
(George's cosmic treasure hunt)
(中译本)
(露西·霍金,史蒂芬·霍金 )
写的是超载世界的探险故事,宇宙中的激动人心的事实,乔治能否解开宇宙线索,从而进入太空,完成穿越银河系的惊人的寻宝之旅?
这是一部历尽千辛万苦艰难曲折的跨越宇宙的寻宝记。书中处处可见我们宇宙的最新科学知识,还包括世界上一些顶级科学家的论述!
《乔治与大爆炸》
(George and the Big Bang)
(中译本)
(露西·霍金,史蒂芬·霍金 )
该书是《时间简史》及《哈利波特》的混合版,霍金尝试以轻松奇幻的手法,以深入浅出的方法解释深奥的科学理论,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书中,男孩乔治结交了一名科学家及其女儿,“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极为有趣的冒险旅程,获得了有关时间和宇宙的知识”。霍金通过主人公的种种宇宙历险,向儿童读者揭示种种有关太阳系、小行星、黑洞等天体的运作奥妙。
2010年
《大设计》
(The Grand Design)
(中译本)
《大设计》是霍金在《时间简史》之后的最重要的著作,它凝结了霍金20多年来对科学和哲学的思考成果,它是在蒙洛迪诺的技术协助下完稿付梓的。
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他的新书《大设计(The Grand Design)》里说,宇宙不是上帝创造的。霍金教授认为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物理学定律向传统宗教信仰发起了挑战。 霍金在这本新书里说:“由于存在万有引力等定律,因此宇宙能够,而且将是从无到有自己创造了自己。自然发生说(spontaneous generation)是有物而非无物存在的原因,它是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没必要借助上帝引燃蓝色导火线,让宇宙诞生。”这本书在2010年9月9日出版,联合作者是美国物理学家列纳德·蒙洛迪罗。该书旨在反驳艾萨克·牛顿爵士的信仰:宇宙应该是由上帝创造的,它不会诞生于混沌世界。
2013年
《我的简史》
(My brief history)
(中译本)
《我的简史》是第一本斯蒂芬·霍金在新技术帮助下完全凭借一已之力写成的书。可以说,是作者自己的自传。史蒂芬·霍金浮光掠影般讲述了自己从战后的伦敦的男孩成长为国际学术巨星的岁月。这部附有大量罕见照片的,简明的、风趣的、坦诚的自传让读者了解在过去著作中难得一见的霍金:被同学起绰号为爱因斯坦的好追根究底的小学生;曾经和同事为特别黑洞存在打赌的开玩笑者;在物理学和宇宙学世界搏取立足之地的年轻的丈夫和父亲。以特有的谦逊和幽默的文笔,霍金倾谈他21岁时被诊断出ALS病后面临的挑战。追踪他的思想家的生涯,他解释早夭的前景如何迫使他取得一个又一个智慧的突破,还论及他的杰作——20世纪标志性著作之一的《时间简史》的本源。
霍金的离去引起了无数人的纪念,
不管人们对他是否熟悉。
不过,没关系。
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认识他,
从他的书开始。
(布莱克书店整理编辑)
1973年
《时空的大尺度结构》
(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space-time)
![]() |
(中译本)
全书从精确的理论形式和必要的微分几何背景开始,讨论了时空曲率的意义,考察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大量精确解的整体性质,发展了一般时空的因果结构理论,并用于黑洞的研究,证明了系列定理,确立了在_定条件下奇点是必然存在的。那些条件,在质量本于两倍太阳的恒晕的核演化末期,或宇宙整体在时间反演的意义上,都是成立的。在前一种情形,‘奇点出现在黑洞内部;在后一种情形,它就是我们过去的初始奇点。
1988年
《时间简史》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 |
(中译本)
霍金带领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宇宙是什么样的、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问题做了阐述,使读者初步了解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的奥妙。
全书共十二章,讲的全都是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遥远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质等知识,并对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命题进行了阐述。
在该书里,霍金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论中存在的未解决的冲突,并指出了把量子力学、热动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存在的问题,该书的定位是让那些对宇宙学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了解他的理论和其中的数学原理。
该书自1988年首版以来,已被翻译成40种文字,累计销售量达2500万册,成为一本畅销全世界的科学著作。
《时间简史》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起始点——宇宙大爆炸奇点。宇宙是不断膨胀着的,它在最初应该收缩为一点,这一时刻被称为宇宙大爆炸时刻。宇宙在这一点的密度无穷大,这一点即为数学上所称的奇点。
2.时间终结——黑洞。恒星由于引力作用会不断收缩,会形成一个“黑洞”。黑洞表面引力很强,时间会在此终止。
3.上帝是如何启动宇宙的?——宇宙的起源和命运。一种是以人择原理来解释的叫做紊乱边界条件的宇宙起源;另一种解释称为“暴涨模型”,它认为宇宙在开始的一瞬间是以加速度膨胀,在远小于1秒的时间里宇宙的半径增大了100万亿亿亿倍。
4.物理学的统一——终极理论。人类在寻求建立一个适用于宇宙中每一事件的、完整的、协调的统一理论,在这理论中不需要选取特定的常数去符合事实。
1993年
《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
(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
![]() |
(中译本)
此书由他亲自写的文章和演讲稿一共13篇集结而成。书中主要对有关虚时间、由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进行了努力探索,并且对与有关人的自由意志、生活价值以及死亡都作出了较为独特的见解。
1996年
《时间简史续编》
![]() |
(中译本)
1996年,霍金发表了《时间简史续编》,这本书与1988年出版的同名著作不同,书中霍金又补充了一章,专门讨论虫洞和时空旅行问题。
《时空本性》
(The Nature of Space and Time)
![]() |
(中译本)
((英)史蒂芬·霍金/罗杰·彭罗斯)
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1931- ),当今世界最博学和最有创见的数学物理学家。
2001年
《果壳中的宇宙》
(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
![]() |
(中译本)
霍金把读者带到理论物理的最前沿,真理在那里甚至比幻想更令人眼花缭乱。他利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制约着宇宙的原理。该书围绕主题是宇宙学,涉及广义相对论、量子论、黑洞、暴胀、时间旅行、弦论、超引力等诸多前沿概念。
2002年
《在巨人的肩膀上》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 |
(中译本)
斯蒂芬·霍金选择了五位科学大师的著作,加上他所撰写的五位科学大师的传记,编成了一部《站在巨人的肩上——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伟大著作集》。这五种大师经典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伽利略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开普勒的《宇宙和谐论》(第五卷)和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
这五部改变世界科学进程的革命性著作,全面展示了人类关于宇宙认识的演变历程。本书由当今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选编而成,在每部科学经典之前,他精心撰写了传记文章,介绍每位科学大师的生平、他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他们对天文学和物理学的不灭贡献。讲述了他们是如何“站在巨人的肩上”建立起自己的科学王国并创作出不朽名作,展示了他们人生经历中的人性和科学。
2005年
《上帝创造整数》
(God created the integers)
![]() |
《上帝创造整数:改变历史的数学突破》(霍金编辑、述评)本书是十七位重要数学家介绍及他们的代表性著作节选。书名来自19世纪德国数学家克罗内克(Kronecker)的话"God created the integers, All the rest is the work of Man."这十七位重要数学家包括,欧几里得、阿基米德、丢番图、笛卡尔、牛顿、拉普拉斯、傅立叶、高斯、柯西、布尔、黎曼、魏尔斯特拉斯、戴德金(Dedekind)、康托尔、勒贝格(Lebesgue)、戈德尔、图灵。
2007年
《乔治的神秘宇宙钥匙》
(George's secret key to the Universe)
![]() |
(中译本)
(露西·霍金,史蒂芬·霍金 )
本书讲述了出生在抗拒科学的家庭的男主公乔治热爱科学,展开一系列科学探险的故事。
史蒂芬·霍金《儿童科普三部曲》第一部,科学大师写给孩子们的启蒙巨著。这部霍金自评为“独一无二”的作品,畅销全球29个国家。霍金以童心和真知带领我们进入探索时间和神秘宇宙的奇幻旅程,这次冒险将让我们懂得:太空是人类的未来。
《乔治的宇宙寻宝之旅》
(George's cosmic treasure hunt)
![]() |
(中译本)
(露西·霍金,史蒂芬·霍金 )
写的是超载世界的探险故事,宇宙中的激动人心的事实,乔治能否解开宇宙线索,从而进入太空,完成穿越银河系的惊人的寻宝之旅?
这是一部历尽千辛万苦艰难曲折的跨越宇宙的寻宝记。书中处处可见我们宇宙的最新科学知识,还包括世界上一些顶级科学家的论述!
《乔治与大爆炸》
(George and the Big Bang)
![]() |
(中译本)
(露西·霍金,史蒂芬·霍金 )
该书是《时间简史》及《哈利波特》的混合版,霍金尝试以轻松奇幻的手法,以深入浅出的方法解释深奥的科学理论,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书中,男孩乔治结交了一名科学家及其女儿,“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极为有趣的冒险旅程,获得了有关时间和宇宙的知识”。霍金通过主人公的种种宇宙历险,向儿童读者揭示种种有关太阳系、小行星、黑洞等天体的运作奥妙。
2010年
《大设计》
(The Grand Design)
![]() |
(中译本)
《大设计》是霍金在《时间简史》之后的最重要的著作,它凝结了霍金20多年来对科学和哲学的思考成果,它是在蒙洛迪诺的技术协助下完稿付梓的。
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他的新书《大设计(The Grand Design)》里说,宇宙不是上帝创造的。霍金教授认为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物理学定律向传统宗教信仰发起了挑战。 霍金在这本新书里说:“由于存在万有引力等定律,因此宇宙能够,而且将是从无到有自己创造了自己。自然发生说(spontaneous generation)是有物而非无物存在的原因,它是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没必要借助上帝引燃蓝色导火线,让宇宙诞生。”这本书在2010年9月9日出版,联合作者是美国物理学家列纳德·蒙洛迪罗。该书旨在反驳艾萨克·牛顿爵士的信仰:宇宙应该是由上帝创造的,它不会诞生于混沌世界。
2013年
《我的简史》
(My brief history)
![]() |
(中译本)
《我的简史》是第一本斯蒂芬·霍金在新技术帮助下完全凭借一已之力写成的书。可以说,是作者自己的自传。史蒂芬·霍金浮光掠影般讲述了自己从战后的伦敦的男孩成长为国际学术巨星的岁月。这部附有大量罕见照片的,简明的、风趣的、坦诚的自传让读者了解在过去著作中难得一见的霍金:被同学起绰号为爱因斯坦的好追根究底的小学生;曾经和同事为特别黑洞存在打赌的开玩笑者;在物理学和宇宙学世界搏取立足之地的年轻的丈夫和父亲。以特有的谦逊和幽默的文笔,霍金倾谈他21岁时被诊断出ALS病后面临的挑战。追踪他的思想家的生涯,他解释早夭的前景如何迫使他取得一个又一个智慧的突破,还论及他的杰作——20世纪标志性著作之一的《时间简史》的本源。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