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白眼与人设坍塌
我在很多社交媒体上,都不会提自己的工作单位,因为这个光环实在太过强大,盖过了我本人。我在知乎上答题,有不足3000的粉丝,有一次我在翻一个专业问题下面的答案,看到一个顶着单位名号的人,为什么说他是“顶”着的,因为他的那些貌似内部的答案,我也算是有所了解,我知道他是编的,我又翻了翻他的以往答案,多是为了抖机灵或者遮遮掩掩的“内部爆料”,我知道他可能是个或许参与过单位某项目的雇员,绝不是真正的内部员工,但是我看着他的几万粉丝,也萌生了夹杂在不屑里的嫉妒。
我的嫉妒只是单纯的出于虚荣心,无足挂齿,我也并不会为了粉丝数量的超越而把自己的身份做变更,总觉得如果一件事外在的光环或者说外在的标签盖过了自我,并不是一件好事。但事实上,在这个网络世界,这么做意味着资源和金钱。
就如同前几天刷屏的动图,一财的蓝衣记者对红衣提问记者报以白眼,大家指责的,是两个人都不“专业”,没有蓝衣的“白眼”,红衣的不专业无人在意,很多时候事情就这么过去,红衣依旧是“两会气质姐”,她依旧会活在自我编织的“女神”美梦里,靠着沙上建塔的资源去攻城略地。而专业的蓝衣,依旧会在她的专业里艰难爬行,很难说,她的白眼,未尝不是出于嫉妒。
有多少人凭借着人设在幸福的生活着啊,从短期来看,他们得利得名,风生水起,因为我们都不会长远地看事情,即便是“命运给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价格”,但是有礼物总比没有礼物强吧,更何况,明天的事,谁又说的准呢?而我总会觉得,将自己活成“人设”,实在是太割裂了,这得对实际的自己多不满意呢?如果不问明天,不问将来,今朝有酒醉今朝,宿醉酒醒吐一地的狼藉,又怎么去收拾呢?
在动画片《寻梦环游记》里,歌王生前死后都在享受殊荣,没有人知道他是剽窃者、骗子、杀人者,在动画片里死者的孙子可以为自己冤死的爷爷平反,而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事情又有多少呢?心狠手辣的人成功,真正的怀璧者潦倒,起码我身边就看到有人正在顶着别人的光环享受粉丝崇拜,也有人用技巧高超的话术巩固自己的“人设场”,在清高的外表下面男盗女娼。
就如同那场两会提问,大家可以去究蓝衣的底,指责她严肃场合的不端庄,而红衣,谁敢去打破砂锅呢?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置身险地,因为这样一来,影响的会是自己,对公众号来说,万一被封号,影响的则是一个公司员工的吃饭问题。
当每个人都在醉生梦死的时候,指责的本身,也变成了一场表演,也是一个盈利的工具,一切皆可盈利,不论你是轻浮还是深沉。不盈利则被边缘,被淘汰,这样的结局,谁能承受?
人人都会“蹭”热点,人人都在学习表演,这里面并非只是单纯的社交狂欢,并非只是为了多几个人情点赞勾连,而是为了利益。
但我却始终不能这样,也喜欢把自己的固定模式一手破坏,因为我总是拥有太多的耻感。或许可以标榜自己高自尊,但只不过是因为自己还并没有彻底潦倒罢了,因为总是在坚信,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总会找到那个志同道合的人。而且伪装人设的,总会坍塌。当然最后这一句我并不是那么的坚信,但真实,总可以比虚幻的伪装,能抵御更加长久的时间。
我的嫉妒只是单纯的出于虚荣心,无足挂齿,我也并不会为了粉丝数量的超越而把自己的身份做变更,总觉得如果一件事外在的光环或者说外在的标签盖过了自我,并不是一件好事。但事实上,在这个网络世界,这么做意味着资源和金钱。
就如同前几天刷屏的动图,一财的蓝衣记者对红衣提问记者报以白眼,大家指责的,是两个人都不“专业”,没有蓝衣的“白眼”,红衣的不专业无人在意,很多时候事情就这么过去,红衣依旧是“两会气质姐”,她依旧会活在自我编织的“女神”美梦里,靠着沙上建塔的资源去攻城略地。而专业的蓝衣,依旧会在她的专业里艰难爬行,很难说,她的白眼,未尝不是出于嫉妒。
有多少人凭借着人设在幸福的生活着啊,从短期来看,他们得利得名,风生水起,因为我们都不会长远地看事情,即便是“命运给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价格”,但是有礼物总比没有礼物强吧,更何况,明天的事,谁又说的准呢?而我总会觉得,将自己活成“人设”,实在是太割裂了,这得对实际的自己多不满意呢?如果不问明天,不问将来,今朝有酒醉今朝,宿醉酒醒吐一地的狼藉,又怎么去收拾呢?
在动画片《寻梦环游记》里,歌王生前死后都在享受殊荣,没有人知道他是剽窃者、骗子、杀人者,在动画片里死者的孙子可以为自己冤死的爷爷平反,而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事情又有多少呢?心狠手辣的人成功,真正的怀璧者潦倒,起码我身边就看到有人正在顶着别人的光环享受粉丝崇拜,也有人用技巧高超的话术巩固自己的“人设场”,在清高的外表下面男盗女娼。
就如同那场两会提问,大家可以去究蓝衣的底,指责她严肃场合的不端庄,而红衣,谁敢去打破砂锅呢?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置身险地,因为这样一来,影响的会是自己,对公众号来说,万一被封号,影响的则是一个公司员工的吃饭问题。
当每个人都在醉生梦死的时候,指责的本身,也变成了一场表演,也是一个盈利的工具,一切皆可盈利,不论你是轻浮还是深沉。不盈利则被边缘,被淘汰,这样的结局,谁能承受?
人人都会“蹭”热点,人人都在学习表演,这里面并非只是单纯的社交狂欢,并非只是为了多几个人情点赞勾连,而是为了利益。
但我却始终不能这样,也喜欢把自己的固定模式一手破坏,因为我总是拥有太多的耻感。或许可以标榜自己高自尊,但只不过是因为自己还并没有彻底潦倒罢了,因为总是在坚信,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总会找到那个志同道合的人。而且伪装人设的,总会坍塌。当然最后这一句我并不是那么的坚信,但真实,总可以比虚幻的伪装,能抵御更加长久的时间。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