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博物馆
查看话题 >穆夏 | 在美到窒息的画作之外,你该看到大师的决绝转身
穆夏在广州的国内首次专题展览结束了,但在南京场5月18日就与大家相见啦!
从2017年11月25日到2018年3月25日广东省博物馆开设了捷克国宝级艺术大师阿尔方斯·穆夏(Alphonse Mucha)的展览,这也是国内首次穆夏专题展览。很多人感叹:穆夏的国内首展,打着飞的也要去看啊~不知展览将尽,你有没有去看看呢?
也许你没听说过穆夏之名,但一定见过他和他影响下的新艺术风格的作品。比如上面这组《四季》,就是穆夏的代表作。一年四季,交替更迭,浪漫的艺术家选用婀娜多姿的少女来传递四季之美。
看过他唯美至极的仙女画,是不是觉得和日本漫画中的少女有几分相似?是的,穆夏可以说是插画届的鼻祖,“穆夏风格”对后世的插画艺术创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去看穆夏展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四季中的唯美少女

穆夏作品最为人所知的特色,或许就是喜爱描摹美貌少女了。
比如在这组《四季》当中,穆夏依然保持着少女与自然的结合,选用不同季节的花卉植物作为陪衬,加以明快通透的色调,让四季分别明显的基础上,又多一些柔情的妩媚,显得很有呼吸感。

这些画作不仅作为书籍的插图出版流传,还被设计为邮票,以庆祝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诞生。这套邮票是这个新生国家发行的第一套邮票,穆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穆夏博物馆

如果想近距离观看这些迷人佳作,布拉格的穆夏博物馆可以满足你的小小心愿,这里收藏着穆夏的很多回忆。
穿过明亮的大堂,对面是两幅他的初期作品《Fruit》和《Flower》,穆夏习惯用富有韵律的线条与美女、花草的理想美的艺术手法,表达他对于美的认知。

为了描绘更加自然的味道,穆夏会精心挑选一些造型感出众的花卉植物放在工作室中。
除了能为他带来源源不断地创作题材之外,当然还是通过嗅觉来加深美的通感,将之融入到富有生机的色彩中,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仿佛也置身于自然包裹的香薰世界。

穆夏博物馆除了收藏如《The Times Of Day》、《The Flowers》、《The Seasons》等经典系列,还有许多穆夏的个人纪念品。
其中,最精美和珍贵的要数他的素描手稿,流动富有弹性的线条,完美的展示出人体的柔美。另外,由于穆夏习惯于真人创作,也会保留一些创作时模特的照片。
拥有双重身份的艺术家

世人们所熟知的穆夏是“新艺术运动”中的插画大师。
因为穆夏的前半生,多以优美动人的斯拉夫少女形象来诠释唯美的“穆夏风格”,在那富有华丽装饰、甜俗优雅的表象里,蕴藏着升华人性的精神旨归。

穆夏海报中的核心女性形象通常能够引起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奠定了他在广告界不可撼动的地位。但是这些美丽的海报终归是商业合作与利益驱动的产物,并不是穆夏最本源的初心。

在后期的创作岁月中,穆夏一直在思考究竟何去何从:如何超越现在的成就,在艺术领域上有所突破?
很幸运的是,他找到了。

此时的穆夏,抛开一些商业枷锁,安心创作斯拉夫民族的伟大篇章——《斯拉夫史诗》(Slav Epic)。相较于之前的唯美画风,又加入了一些更富有情感的灵魂色彩,除了磅礴大气,还更加的震慑人心。
晚年间,他创作完成二十幅《斯拉夫史诗》组画。这即是穆夏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也是他作为爱国主义的艺术家,一生所追求的不忘初心。
一名女伶与一首曲子

不过,彼时处于商业设计最高峰的穆夏,金钱和名誉可谓唾手可得。到底是什么让他急流勇退,回到祖国专心于《斯拉夫史诗》的宏伟创作之中?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了解下这位充满戏剧性的伟大艺术家的人生历程。

穆夏的一生并不顺利,可谓挫折与机遇交织。1877年,17岁的穆夏报考了布拉格美术学院,但没有被录取。
后来他接受库恩伯爵弟弟的赞助,于1885年正式进入慕尼黑美术学院接受美术教育,连年以后又辗转到了巴黎朱利安学院深造。
再后来由于库恩伯爵停止了资助,他迫不得已停止了学画,开始为布拉格、巴黎两地的杂志制作插画来维持生计。

1895年,穆夏与萨拉·贝纳尔(Sarah Bernhardt)的邂逅是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因为他为这位巴黎当红女星创造的石版画海报《吉斯蒙达》(Gismonda),一经贴出,震惊巴黎,不仅公演十分成功,而且约稿纷至沓来。
由此穆夏开始走上商业艺术家的道路,并顺利签下五年宣传海报、服装设计合约,一夜成名。

穆夏真正成为新艺术风格代言人是在1900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他被委托设计奥地利馆与波西米亚·捷克馆,并斩获银奖,被授予荣誉骑士勋章,被选为捷克科学艺术学院美术科的会员。
而在场馆的设计期间,穆夏前往巴尔干岛考查南部斯拉夫人的历史风俗习惯。正是这场游历,让他产生了为斯拉夫绘制一篇史诗巨作的想法,在考察期间的许多资料也为后期创作准备好了素材。

如同穆夏在巴黎邂逅贝纳尔一样,旅美期间聆听的那首由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的,捷克民族音乐运动领导者斯美塔那作曲的《我的祖国》,让穆夏民族意识的种子生根发芽。
于是他决定回到故乡去创作《斯拉夫史诗》组画,将自己的余生都投入到传递斯拉夫的历史文化中,从而又回到纯粹艺术的道路。
《斯拉夫史诗》的解读

穆夏曾这样自我解读:“艺术创作是为了构建一个历史的桥梁,让曾经和过去更好地连接在一起,为的是让人类在这样的情感中团结与进步。”
其实这也是对《斯拉夫史诗》最好的解读了。

《斯拉夫史诗》像是一本描绘斯拉夫历史进程的故事书,通过一幅幅细微生动的画面来讲述那些难以磨灭的瞬间。
不管是充满爱国情怀的开篇之作《原乡的斯拉夫人》(The Slav in Their Original Homeland),还是表达斯拉夫民族文化根源的《圣阿托斯山》(The Holy Mount Athos),亦或者是融合了前十九幅作品的完结庆祝篇章《斯拉夫人的典范》(The Apotheosis of the Slavs, Slavs for Humanity)。


在《斯拉夫人的典范》中,画面的中心被阳光照亮的是一位张开双臂的青年男子,代表了希望与重生,来迎接这个崭新崛起的独立共和国的诞生。
在画面中,我们不但看到了斯拉夫人民曾经经历的苦难与战火,也看到了斯拉夫人为追求幸福自由生活而付出的努力。穆夏通过不同的色调与光影变化描绘出几个世纪的斯拉夫民族的变迁,辉宏大气,却又娓娓道来。
艺术的归途

曾经大家眼里的穆夏是被商品物欲和世俗娱乐所包裹着的,以唯美的女性形象和复杂的花草纹饰,加以通透明快的色调,构成了我们熟悉的那个“穆夏风格”。
在解读《斯拉夫史诗》组画的同时,另一个穆夏出现在大众面前,他超脱了商品社会的束缚,转而重新审视未来的艺术人生,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创作空间,来描绘心中那个伟大坚强的斯拉夫民族。
这二十幅《斯拉夫史诗》正在布拉格国立美术馆对外展出,如果有机会亲眼观看,一定也不禁感叹这些巨幅史诗带给你的震撼是如此深入灵魂,就这样从面前慢慢地流淌而过历史长河,好像什么都没有来过,却又不再相同。

如果没有机会去布拉格也不必遗憾,国内的穆夏展一样精彩(但是没有斯拉夫史诗这一节哦)。不用走出国门,也可以欣赏穆夏的系列新艺术风格画作以及捷克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工艺、雕塑、玻璃等精美展品。喜欢穆夏的同好们,千万不要错过~
穆夏——欧洲新艺术运动瑰宝展览(广州)
时间:2017年11月25日~2018年3月25日 9:00-17:00(16:00停止派票及入馆)逢周一闭馆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三
门票:50元(全价),30元(优惠价)
官网:www.gdmuseum.com
穆夏——欧洲新艺术运动瑰宝展览(南京)
时间:2018年5月18日—8月28日 周一 9:00~12:00(11:00停止入场)周二-周日 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一逢国家法定节假日全天开放
地点:南京博物院特展馆2楼8号展厅、9号展厅
官网:http://www.njmuseum.com
文 by 穷游锦囊作者 小凯Zachary

欢迎关注:
穷游锦囊微信公众号:qyerguide
知乎机构号:@穷游锦囊
下载有用、有趣、能救命的 “穷游锦囊APP”,获取全新的旅行灵感及实用的旅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