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的迪士尼,连个水龙头都没给我留下
如果2018年寒假在家是一场回忆杀之旅,那么在走之前的最后一天跑到昌河公园,则是将这种恋旧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不是所有昌河的小孩子都去过迪士尼,但大家一定都去过昌河公园;自己家靠着公园后门、爷奶家靠着公园前面的我,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我在童年时代,见证了这个公园从繁华到衰败,但无论在哪个时期,它带给我的乐趣却是一样的。因此当今年过年财大气粗的昌飞又把昌河公园整修了一番时,我决定再次去看看这个布满了重重回忆的集合体。当这样一个亲民工程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和欢迎时,只有我一个人仿佛失足少女般在里面游荡。
昌河公园门口的这家小超市,是每次进公园前必须光顾的。记得那时喜欢吃两块五一盒的一种名叫千层雪的雪糕,每次掀开冰柜上的棉被,翻开盖子,去寻找深蓝和雪白相间的包装。奶奶总嗔怪道,为什么我总是有水平从这么多种类的雪糕中挑出最贵的哪一种。这家店的对面曾是一家露天的麻辣烫,那常常是我逛完公园的必备。我从最开始围着巨大的铁皮锅吃,一直吃到了开了店面。
昌河公园门口的怪石,小孩子最爱玩耍的地方之一,不知道怎么的,我一向对它提不起兴趣,大概是因为从小就深知自己缺乏各种攀爬技能。
公园门口做沙画和胶画的摊子,我小的时候更多是摆在刚一进门的位置,但是现在可能不允许了。很高兴现在还有小学生不是痴迷于王者荣耀而是仍有心于我国传统手工艺制作啊。这也是我小时候一见必定吵着要玩的项目。从一开始的审美还是非常的乡土的,认为一定要把颜色弄得越多越好,而且非常的野兽派,完全不顾现实情况,比如美少女的脸经常是紫色的这种。后来逐渐有了心得,知道了配色的重要性,大概也是有过不少代表作的,当然现在一幅也找不到了。在现在成人的世界再说沙画,已经是那种在美术学院成为一种专业,拿着黄色的细沙在光屏上的做的那种了,而我当年所需的只是用牙签把胶纸撕掉,把沙子铺满再倒回碗里。
一层的这片区域,是孩子们的乐园。我记得最丰富的时候,这里有一个巨大的碰碰车的场地,旁边还一度有过动物园和植物园。但这些后来都不开放了。持续时间最长的是一个大型的滑滑梯、秋千和月亮船。在这三个项目上,我可都是留下了宝贵的相片。滑梯有两个,一个高一个低。而那张经典照片就是在高滑梯的顶端照的,我的脸上带着快要哭了的表情,原因当然是因为真的害怕。我记得我似乎死也不敢从高滑梯上滑下去,直到我最后已经大到坐不进滑梯,我还是没有克服这种恐惧。月亮船是拆的最早的一个,因为掉漆太严重,我在那张照片上两只手仅仅扶着月亮船的两边,生怕会掉下去,即使我留着一个寸短的头型,却依旧没有男孩子的勇敢,怯弱可见一斑。秋千当然是我的最爱,因为这似乎是最没有危险性的一个,但其实恰恰是在这个秋千上发生了一次危险的情况。那时我和奶奶一起去公园玩,我觉得普通的秋千玩法太无聊了,于是决定倒着坐在上面,把脚丫伸进了后背和座椅之间的缝隙,然而没想到的是,伸进去之后就拿不出来了,无论我怎么调整角度,脚就死死地卡在里面。后来好像是在一个陌生人的合力帮助下,才把我的脚从秋千的钢管中抽出来。我想当时如果我没抽出来,大概就会像现在那些新闻中报道的孩子在家不幸卡在防盗窗里一样,需要叫消防拿来各种破拆工具然后成为注意儿童安全的反面典型。但是对比那些因为父母不在家被关在家里的小孩的情况看,我被卡在秋千里,看来还是比较浪漫的?
从一层到二层的平台,要经过一个直而长的上坡,在快到二层的坡一边有一条水渠和一个水龙头,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经过那里,大人都会叫我们在那洗个手,后来我们自己去的时候,也莫名地留下了这个习惯。但今日再看,这个最特殊的水龙头已经不见了踪影。
二层刚一上去的时候,曾经是有两架直升机的,一家红色的,一架就是我现在身后的这架,如今只有它还留守在这里了。我记得我在这里和小刘同学手牵手拍过一张,还在阿姨的怂恿下以一个类似于大的十分狂放的造型贴在围栏边照过一张,完全不似现在的动作这样俗气乖巧。昌河的小孩,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小孩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说我们是看着飞机长大的吧,从小到大,几乎每天都有直升机从头顶飞过,留下一条美丽的拉烟悬挂在蔚蓝的天际,用老叔写专题报道的标题,这叫“鹰舞蓝天”。
昌河公园的这个人造瀑布,也算是非常少见地开放了,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大部分时间它是断水的,主要成为了小孩子的攀岩场所,虽然旁边立者警示牌明令禁止。我也是昌河的小孩中少有的没有爬过的人,并不是因为我规范意识强或者安全意识高,其实就是我不敢。最顶端做成了一个类似于岩洞的东西,还有大的夸张的钟乳石,其实可以看到就是四块大石板拼接而成的,拼接线都清晰可见,小时候觉得,这是可见的最劣质的人造品之一。
瀑布下的这个水潭,人们经常踩着中间的石头到中间去。那也曾是我一直不敢尝试的一个项目,我记得直到初一的时候,小刘同学终于不愿再纵容我的懦弱,鼓励我一定要走一下,他走在我前面,向我保证说,我离你这么近,你要是摔倒了,我一定会拉住你的。我记得站在中间的石头上,感受到从上面飞溅下的水花在我身旁跳跃的感觉,仿佛头一次如此具象地知道了勇敢的意味。但之后我和小刘同学就突然很少联系了。我爸妈常回忆,最喜欢小刘同学特别胆怯地趴在我家门缝里,想找我玩;我妈说有一次放学忘了去接我,结果就看到我和小刘同学两个人晃晃悠悠地就回来了。有时候一个人在外强硬久了,就会突然很想念小时候那种被人悉心关注着的感觉,虽然这种感觉永远封存在了记忆里。
以前上山的路程,全是这样的阶梯,现在都变成了没有阶梯的塑胶小路。不到一会就可以爬到顶上,在山顶的亭子里坐一坐,俯瞰一下昌河的全景。亭子后面的小树丛,映山红特别多。我们有一段时间还喜欢拉上一帮小学同学去公园野餐,就一张塑料布,放上一堆零食,就恣意妄为地吃起来。08年参加阳光伙伴,我们还曾来过这边的阶梯训练,我记得我跑上去的速度很快,但是下来的时候因为胆小,总是会被赶超掉到最后。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次训练前运动鞋突然鞋底开胶了,我从同学那借了胶带就把鞋底和鞋帮一捆就继续跑了,也不知道那时的自己是哪来的这股劲。
走到稍微后面一点的深山中,突然看到了这个被废弃在这的大寿桃,那时它是一进门就能看到的标志性内容,几次翻新也未被挪动,这次却还是逃不过啊。
山特别深的地方有一个水池,旁边围绕着环形的小路,老妈和我说,她怀我的时候,特别喜欢在这走圈。这大概解释了,为什么我现在如此执迷与在操场上溜达。
从这里往下看,有几排平房,里面的第七栋就是我从零岁到九岁生活的地方。那里有数不清的小伙伴,有夏天可以看星空的老沙家的房子,有菜园,有狼狗,有四个神经病,有喜欢说我是哭鬼的邻居阿姨。那里贮存着我原始的欢乐、幻想、怯弱以及姗姗来迟的勇敢。
我小时候特别特别地爱哭,每次一哭,我爸妈就会逗我说,水龙头又打开了,然后就在我旁边伴唱“给我一杯忘情水,让我从此不流泪”。现在,伴我度过整个童年的昌河公园没有了,甚至连一个水龙头都没有给我留下,而我也突然不会哭了。每次看到从小就在上海和美国长大的老弟,我总是说,虽然你老姐小时候没有你们这么优渥的条件,但我确确实实是玩到了。我十八年都没走出昌河,却一下就从北纬30来到了北纬40,而未来又将要去向多么陌生遥远的地方,我无从而知。记得第一次打开宿舍的水龙头,北京的自来水冰凉彻骨,我知道这里不再相信眼泪,这里没有人会在前面随时准备好拉着要摔倒的你。但上天还是仁慈的,它把水龙头给你带走了,但把勇敢给你留下了。
![]() |
昌河公园门口的这家小超市,是每次进公园前必须光顾的。记得那时喜欢吃两块五一盒的一种名叫千层雪的雪糕,每次掀开冰柜上的棉被,翻开盖子,去寻找深蓝和雪白相间的包装。奶奶总嗔怪道,为什么我总是有水平从这么多种类的雪糕中挑出最贵的哪一种。这家店的对面曾是一家露天的麻辣烫,那常常是我逛完公园的必备。我从最开始围着巨大的铁皮锅吃,一直吃到了开了店面。
![]() |
昌河公园门口的怪石,小孩子最爱玩耍的地方之一,不知道怎么的,我一向对它提不起兴趣,大概是因为从小就深知自己缺乏各种攀爬技能。
![]() |
公园门口做沙画和胶画的摊子,我小的时候更多是摆在刚一进门的位置,但是现在可能不允许了。很高兴现在还有小学生不是痴迷于王者荣耀而是仍有心于我国传统手工艺制作啊。这也是我小时候一见必定吵着要玩的项目。从一开始的审美还是非常的乡土的,认为一定要把颜色弄得越多越好,而且非常的野兽派,完全不顾现实情况,比如美少女的脸经常是紫色的这种。后来逐渐有了心得,知道了配色的重要性,大概也是有过不少代表作的,当然现在一幅也找不到了。在现在成人的世界再说沙画,已经是那种在美术学院成为一种专业,拿着黄色的细沙在光屏上的做的那种了,而我当年所需的只是用牙签把胶纸撕掉,把沙子铺满再倒回碗里。
![]() |
一层的这片区域,是孩子们的乐园。我记得最丰富的时候,这里有一个巨大的碰碰车的场地,旁边还一度有过动物园和植物园。但这些后来都不开放了。持续时间最长的是一个大型的滑滑梯、秋千和月亮船。在这三个项目上,我可都是留下了宝贵的相片。滑梯有两个,一个高一个低。而那张经典照片就是在高滑梯的顶端照的,我的脸上带着快要哭了的表情,原因当然是因为真的害怕。我记得我似乎死也不敢从高滑梯上滑下去,直到我最后已经大到坐不进滑梯,我还是没有克服这种恐惧。月亮船是拆的最早的一个,因为掉漆太严重,我在那张照片上两只手仅仅扶着月亮船的两边,生怕会掉下去,即使我留着一个寸短的头型,却依旧没有男孩子的勇敢,怯弱可见一斑。秋千当然是我的最爱,因为这似乎是最没有危险性的一个,但其实恰恰是在这个秋千上发生了一次危险的情况。那时我和奶奶一起去公园玩,我觉得普通的秋千玩法太无聊了,于是决定倒着坐在上面,把脚丫伸进了后背和座椅之间的缝隙,然而没想到的是,伸进去之后就拿不出来了,无论我怎么调整角度,脚就死死地卡在里面。后来好像是在一个陌生人的合力帮助下,才把我的脚从秋千的钢管中抽出来。我想当时如果我没抽出来,大概就会像现在那些新闻中报道的孩子在家不幸卡在防盗窗里一样,需要叫消防拿来各种破拆工具然后成为注意儿童安全的反面典型。但是对比那些因为父母不在家被关在家里的小孩的情况看,我被卡在秋千里,看来还是比较浪漫的?
![]() |
从一层到二层的平台,要经过一个直而长的上坡,在快到二层的坡一边有一条水渠和一个水龙头,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经过那里,大人都会叫我们在那洗个手,后来我们自己去的时候,也莫名地留下了这个习惯。但今日再看,这个最特殊的水龙头已经不见了踪影。
![]() |
二层刚一上去的时候,曾经是有两架直升机的,一家红色的,一架就是我现在身后的这架,如今只有它还留守在这里了。我记得我在这里和小刘同学手牵手拍过一张,还在阿姨的怂恿下以一个类似于大的十分狂放的造型贴在围栏边照过一张,完全不似现在的动作这样俗气乖巧。昌河的小孩,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小孩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说我们是看着飞机长大的吧,从小到大,几乎每天都有直升机从头顶飞过,留下一条美丽的拉烟悬挂在蔚蓝的天际,用老叔写专题报道的标题,这叫“鹰舞蓝天”。
![]() |
昌河公园的这个人造瀑布,也算是非常少见地开放了,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大部分时间它是断水的,主要成为了小孩子的攀岩场所,虽然旁边立者警示牌明令禁止。我也是昌河的小孩中少有的没有爬过的人,并不是因为我规范意识强或者安全意识高,其实就是我不敢。最顶端做成了一个类似于岩洞的东西,还有大的夸张的钟乳石,其实可以看到就是四块大石板拼接而成的,拼接线都清晰可见,小时候觉得,这是可见的最劣质的人造品之一。
![]() |
瀑布下的这个水潭,人们经常踩着中间的石头到中间去。那也曾是我一直不敢尝试的一个项目,我记得直到初一的时候,小刘同学终于不愿再纵容我的懦弱,鼓励我一定要走一下,他走在我前面,向我保证说,我离你这么近,你要是摔倒了,我一定会拉住你的。我记得站在中间的石头上,感受到从上面飞溅下的水花在我身旁跳跃的感觉,仿佛头一次如此具象地知道了勇敢的意味。但之后我和小刘同学就突然很少联系了。我爸妈常回忆,最喜欢小刘同学特别胆怯地趴在我家门缝里,想找我玩;我妈说有一次放学忘了去接我,结果就看到我和小刘同学两个人晃晃悠悠地就回来了。有时候一个人在外强硬久了,就会突然很想念小时候那种被人悉心关注着的感觉,虽然这种感觉永远封存在了记忆里。
![]() |
以前上山的路程,全是这样的阶梯,现在都变成了没有阶梯的塑胶小路。不到一会就可以爬到顶上,在山顶的亭子里坐一坐,俯瞰一下昌河的全景。亭子后面的小树丛,映山红特别多。我们有一段时间还喜欢拉上一帮小学同学去公园野餐,就一张塑料布,放上一堆零食,就恣意妄为地吃起来。08年参加阳光伙伴,我们还曾来过这边的阶梯训练,我记得我跑上去的速度很快,但是下来的时候因为胆小,总是会被赶超掉到最后。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次训练前运动鞋突然鞋底开胶了,我从同学那借了胶带就把鞋底和鞋帮一捆就继续跑了,也不知道那时的自己是哪来的这股劲。
![]() |
走到稍微后面一点的深山中,突然看到了这个被废弃在这的大寿桃,那时它是一进门就能看到的标志性内容,几次翻新也未被挪动,这次却还是逃不过啊。
![]() |
山特别深的地方有一个水池,旁边围绕着环形的小路,老妈和我说,她怀我的时候,特别喜欢在这走圈。这大概解释了,为什么我现在如此执迷与在操场上溜达。
![]() |
从这里往下看,有几排平房,里面的第七栋就是我从零岁到九岁生活的地方。那里有数不清的小伙伴,有夏天可以看星空的老沙家的房子,有菜园,有狼狗,有四个神经病,有喜欢说我是哭鬼的邻居阿姨。那里贮存着我原始的欢乐、幻想、怯弱以及姗姗来迟的勇敢。
我小时候特别特别地爱哭,每次一哭,我爸妈就会逗我说,水龙头又打开了,然后就在我旁边伴唱“给我一杯忘情水,让我从此不流泪”。现在,伴我度过整个童年的昌河公园没有了,甚至连一个水龙头都没有给我留下,而我也突然不会哭了。每次看到从小就在上海和美国长大的老弟,我总是说,虽然你老姐小时候没有你们这么优渥的条件,但我确确实实是玩到了。我十八年都没走出昌河,却一下就从北纬30来到了北纬40,而未来又将要去向多么陌生遥远的地方,我无从而知。记得第一次打开宿舍的水龙头,北京的自来水冰凉彻骨,我知道这里不再相信眼泪,这里没有人会在前面随时准备好拉着要摔倒的你。但上天还是仁慈的,它把水龙头给你带走了,但把勇敢给你留下了。
![]() |
-
天麻麻亮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06 20:59:42
-
Gggggk哒哒哒🦋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16 09: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