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校园,怀念不留恋。
1月16日开始,大四上学期的寒假开始;3月15日,因为有事要处理,实习请假回到大学,回到大学这所在的城市。
整整两个月,由于实习的关系没有在三月初应该开学的时候回校。一个月在习惯性的假期中度过,肆意娱乐,无规律,无印象,有事情。二月底至今,办了张两年的健身卡,加上实习,过上了久违的较为规律的生活,平淡,安静,恬恬的,像阳光下清澈海滩底下闪闪发光的砂石一样。
这件事在我心里一直盘踞,最近才认真考虑着手解决,于是,便觉得这时候是要回去一趟了。如往常下班后,不往常的吃了一顿饭,和发小久违小聚后,我回到家,打开电脑,拿着手机放着音量中等的音乐走进卫生间,洗澡的时候我决定了,明天(即今天)回学校吧!决定之后的事也就很简单了,洗完澡收拾了下衣服,把笔记本塞进15.6寸的电脑包,想着鼠标键盘还留在宿舍,特意留下了大二买的鼠标,买好车票,一切妥当之后,赶紧疲惫了,调整一下闹钟,也就睡去了。
早上6.35分左右起床,也就比平时早了20分钟,仍决定眼皮有些打架,洗漱完吃完早饭,背上包拿着电脑、爸爸送我到了车站,我拿出身份证,进站,放包,通过传送带,走过检测门、拿起包,一切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如这三年多来无数次的回校一样。
不是节假日,不是双休日,车上乘客不多,我把包放在了身边的空位,取出白色耳机,熟练的点开音乐软件。窗外阴雨迷蒙,不剧烈,是温柔、湿润的小雨,内外的温差使我脸边的窗玻璃蒙上白雾,我也无意去擦拭清楚。
我从包里抽出《金阁寺》开始慢慢读着,这是我最近养成的习惯,每天早上坐公交去单位的四十分钟,大抵都如此度过,读的不紧不慢,不深入也不粗略,是刚刚好的感觉。
大概大巴驶上高速不久,我困了,放下书,放松身体沉进音乐和虚无睡去了。长途大巴上的睡眠,进入的快,深度一时间也足够,期间会迷迷的醒来一下,摇晃一下脖子,改变一下坐姿,再次睡去,大致睡到旅程3/4的时候会逐渐清醒,看着窗玻璃上、不断呈阶梯状滑落连接的雨滴,我感到十分安静美好。打开地图,看了下当前位置,发现车子没有走往常的线路,所以时间久了些。
大巴终于开进了车站,开进了下车点处的黑暗,我下车走向了明亮的台阶和车站。坐上直达校门口的公交,在窗边久违的观察这个阔别两个月的城市。
一如即往的经过湖上大桥,远处的摩天轮映入眼帘,桥边的车道线不断向后滑过。哦,从前的某个夜晚,我曾在这个假设三脚架拍照,冷风吹着我的头发,远处的汽车快经过时纷纷减速,当时一起的学长笑称,我们在这吓退了超速的老司机~那晚这是属于我和学长的大桥,远处的摩天轮也不必看了,我已看过无数次。
出了大桥,周围的景色一变,挖掘机在远处开动翻滚着,这里不同以往,像在假设新的道路?哦哦,我意识到,这座城市也在变化,属于我的终究只能是一个片段。
回到学校,步行在进门口小路上,我想着无数次曾这样穿行,一个人,两个人,步行,骑行,安静,嘈杂,那是繁茂的紫藤只剩铮铮细骨,与印象中比缩小了许多。年轻的男女们不紧不慢在道路上穿行,无忧无虑似的,踏着步子,互相欢笑的走着。
习惯性地从衣袋中掏出校园卡,故作镇静地开门,走进宿舍,走过社团机构的办公室,步行上五楼的楼梯,回到宿舍。
从窗外俯瞰、澡堂那的树都被砍光了,又一片阴影消失在记忆之海。天闷闷的,真是暴雨前的宁静。
走在前往图书馆的路上,一如几个期末前去复习的步调。一楼的外国文学书架仍在那个位置,凉爽的空气感也一如既往,三年多来从未离开的书名和新出现的书名以奇异的协调感竖列在一起,我心中小声对他们说:我回来了,好久没来看你们了。
半日的时间,我就有些进入了这个校区这几年感染我养成的情绪状态。
暗藏的焦急、无法畅快沟通的堵塞、无意义消磨时光堆积的百无聊赖,这是一种无法安定住自我的心理状态。至此,我的怀念感受也就基本到头了,心底涌起一股尽快离开的愿望。
也许我习惯了在家的生活状态,也许我离开学校太久了,也许我已经开始抗拒强迫自己适应这个环境了。我想起了大四刚开学时曾经担忧,啊,学生时代就要结束了!不要啊!还想再当几年学生,还想在无忧虑的逍遥几年啊!那种担忧与期望是真切的!但是,现在我的想法却截然不同,又一样真实。
在这里发生所有事情,只要愿意,都能想起,确实怀念,在这个角落,那个教室,一个人、一群人、欢笑、气馁、紧张、言语、字句、心情、触摸……都能记得,却也都能随时隐去。
这是一种在纠结中开出的洒脱,不是真正的洒脱,而是我意识到了,是时候了,可以怀念,却不在留恋,虽然还有些为时尚早,还是对这说声:
谢谢!再见。
我的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