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猎场》剧评(34-41)
郑秋冬和袁昆间的角力以一种安静的方式结束了,这让搓手等着黑天鹅的我措手不及还有点失望。不过仔细回想,冲突虽然安静地化解,整个化解的过程却如大海一般,表面平静下是一次又一次的惊涛骇浪;能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用出的能量必定也非同凡响,只不过旁人往往看不出其中玄妙罢了。罗伊人在大事上评论向来精准,这次的“于无声处”点出了易看清的事件经过,可是还有话含而不发——别忘了,那四个字的出处本是一句诗:“于无声处听惊雷”。
陈修风的去向不仅是他自己的职场问题。袁昆的美人计引发了陈修风夫妇的感情危机,压力重重的陈修风被逼到悬崖边缘;米娜弄假成真,最后为了爱情不惜放弃事业的诱惑,连工作都不要了。即便不是当事人,罗伊人、郑秋冬和贾衣玫也被这场风波牵动着心弦,因为当事者中有他们的朋友;在朋友身上,还寄托着人生的理想与期待。不过说起来,在三个当事人之外受到影响最直接的,应当还是袁昆。
袁昆的资深毋庸置疑,但当林拜激动地说袁昆是“猎神”时,我还是有点吃惊。如果不是剧组剪去了某些情节,那么这个“神”确实在前期立得不够充分——至少在我这种圈外人士眼里是如此。不过有了这个“猎神”的设定,袁昆的自负与输不起就更有说服力,而且他的失败也多了一层隐喻的意义:猎场的王者要更新换代了。上一次猎曲闽京只是初露端倪,这次则几乎(没看完全集,我还是先留点余地)是彻彻底底了。不择手段都落得走投无路,从内在的道德品质到外在的技巧能力,袁昆都输了,输得无话可说。尽管他还能为自己谋求一个不错的职位,可自此以后,“猎神”的光环将再也不会在他身后闪耀。他在听到总部接受辞呈时有刹那的错愕,想必是仅存的一丝幻想也破灭了。为一家企业奉献人生中最好的时光,也取得无数的荣耀,却被毫不留情地抛弃,袁昆的离去固然令人唏嘘,但这还不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吗?经过这场风波,他的东家和客户都被牵连,冤有头债有主,总得有人出来承担责任。
长江后浪推前浪,郑秋冬和林拜的个人实力和默契合作愈发突出。陈修风的事对袁昆有什么影响,对郑秋冬也就有什么影响——只不过要反过来看。这两人在事业上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林拜的倾向就是一个例子:袁昆的一意孤行把林拜推开,使他和袁昆乃至特慧专猎渐行渐远(尤其是对袁昆的失望,参见面试日程确定后他和袁昆的单独谈话。开始他避嫌不看日程安排,听了袁昆一番自我辩护后沉默片刻便主动问面试时间,这是心里有了定论了),却和郑秋冬越走越近。在个人社交方面,林拜因为郑秋冬结识罗伊人,又因为罗伊人和陈修风夫妇有了联系。他和妻子能收到结婚纪念庆典的请柬,可见陈氏夫妇是把他们当朋友,而并没有给他们打上“特慧专猎”的标签。如果再拿袁昆对比,关系亲疏就更加清楚。这份情谊可不仅仅是为了展现人性美好,还有推动剧情的作用:如果没有越来越近的距离,葵黄对林拜的了解恐怕不足以让她对罗伊人、郑秋冬和林拜的合作抱有期待。
战胜袁昆以后,郑秋冬在猎场的登顶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还想让这个人物取得更大的发展,就要开辟新的领域,而葵黄的设想指出了新疆域的方向。除了罗伊人相对自由,另外两个人都是有牵绊的,一是现在的公司,二是身边人。要想大展宏图,这些牵绊不得不面对。不过我们知道,主角们的事业一定前途光明,郑秋冬和罗伊人也一定会纠缠到最后,长长久久。
PS.贾衣玫越来越让人有好感了。在她的身上能看到郑秋冬的影子,只可惜先天不足,即便成长再快也无法超越强大的罗伊人。不过到了现下的地步,她不依靠郑秋冬也可以过得很好,愿望实现的那天应该不远了,这多少让人感到欣慰。
PPS.那个庆典会场谁布置的?别说海归,就是区政府领导也未必看得上,可别埋汰主角们了。
© 本文版权归 深水submarin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